陳希真點點頭,“此人與我有過一麵之緣,雖然他年紀甚輕,但天縱奇才,無論道法還是武功,均勝我甚多,據傳言,林靈素少時曾為東坡居士之書童。”
“哦~?”
蔡京來了興趣,身軀微挺,說道:“你且仔細說說。”
陳希真搖搖頭,微微一笑,“丞相,這隻是傳言,當不得真。”
“傳言絕非空穴來風,你且說來聽聽。”
“林靈素天資聰穎,少有大誌,據說,東坡居士對林靈素很是喜歡,雖問其誌。”
蔡京仔細傾聽,就連蔡京身旁的四名少女也被吸引。
“林靈素笑而答曰:生封侯,死立廟,未為貴也,封侯虛名,廟食不離下鬼,願作神仙,予之誌也!”
蔡京腦海中出現林靈素恍如神仙般的身姿,乾淨清爽的麵容,寬廣的額頭,深邃的眼神,乾淨的素白色道袍。
一動一靜,真如人間仙人。
蔡京長歎一聲,“好個封侯虛名,願作神仙,卻又為何來到朝堂,與佛教開戰?並且大有愈演愈烈的滅佛之勢。”
陳希真說道:“還有一則傳言,說是林靈素少時,乞討於僧寺,而僧人對他惡語相向,拳腳相加,多有為難,所以……,不過這也是謠言,我想以林真人的胸襟氣量,斷然不會如此。”
蔡京嗬嗬一笑,輕撫自己梳的一絲不苟的花白胡須,若有所思。
“聽說仙長之弟陳希義是八十萬禁軍的教頭,必然武功了得,三天後的八月十四,仙長兄弟二人一同前往樊樓,我設宴款待二位,如何?”
陳希真起身揖禮,“希真先行謝過丞相。”
送走清虛真君陳希真,蔡京重新坐回椅內,陷入沉思。
對於像蔡京這樣的人物,貴為一國之宰相,可謂一人之下,萬萬人之上,每天需要處理的重大事項繁多。
而需要蔡京深度思考的事情隻有兩件事。
其一,最近皇帝陛下喜歡什麼?不喜歡什麼?
其二,在朝堂上,自己的政敵在想些什麼?
當今陛下徽宗皇帝又在想什麼呢?
蔡京微眯雙眼,透過石榴樹葉,看向明亮甚至有些刺眼的天空。
徽宗皇帝起始無嗣,請來茅山上清三景法師劉混康問道,跟隨其學習道法,聽其言,而抬高皇宮東北方地勢建艮嶽園林。
自此,徽宗子嗣不絕,雖開始寵信道教,學習道法、修煉采陰補陽之術,煉製丹藥以求長生不老之法。
遇到林靈素後如著了魔,更加一發不可收拾,自封為教主道君皇帝,其用意一是求的長生之道,二是強化自己的君權神授的正統地位。
而佛教平穩發展近百餘年,無論在西夏,還是北遼,還是在大宋,佛教都發展迅猛,信徒甚廣,勢力龐大,佛產無數,已經嚴重侵占地方和國家利益。
難道,陛下想借助林靈素等人來打擊佛教勢力?
想到此處,蔡京深吸一口氣,心中大為震驚,這位徽宗皇帝其政治智慧,和他書法繪畫的造詣一樣高。
徽宗偶得帝位,初始依靠向太後,請向太後垂簾聽政,向太後死後,利用新舊兩黨之爭,全麵鞏固自己的權力,又對西北用兵,培養宦官集團掌控了軍權。
此時的徽宗皇帝,可以說是自宋太宗趙光義之後,最有權勢的皇帝,甚至可以說已經超越了趙家曆代帝王。
自己三起三落就很好的說明了一切,陛下的政治手腕很高超。
想到此處,蔡京已經大致明白了徽宗皇帝的心思,隻要明白了皇帝的真正用意,難道還會不知道要怎麼辦嗎?
蔡京臉上露出笑容。
此時,蔡京心腹張乾辦手捧一封信箋恭恭敬敬候在廊下。
蔡京衝其微微點頭,張乾辦趕緊快步來到近前,低頭彎腰雙手封上信箋。
蔡京身邊一個美麗女子起身來到張乾辦近前,取了信箋,再恭敬遞給蔡京。
拆開信箋仔細看過,蔡京心中不悅,手拿信箋陷入沉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