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當西門慶心中胡思亂想之時,童貫突然開口了。
“若你是一軍之主將,你又如何攻取橫山。”
西門慶心中一凜,考試題終究還是來了。
不過,這道題太複雜,牽扯麵太廣,著實不好回答。
不好回答也得回答,老丈人出題,硬著頭皮也得上。
西門慶再次衝著童貫恭敬的抱拳施禮,邁步向前來到沙盤近處,眼睛慢慢仔細掃過沙盤,心中醞釀著應該從什麼地方說起。
“橫山,西夏之門戶,橫山丟則西夏東南門戶洞開,再無險可守,西夏必亡,若我朝攻打橫山,則西夏必出傾國之兵以應戰。”
“顧,攻取橫山,則兩國必是國戰,輕視不得。”
西門慶先從戰略高度給出結論。
攻打橫山可不能三心二意,抱著僥幸心理。
“即是國戰,則所動用的兵力和糧草恐怕是個天文數字,並且戰爭持續時間以數年計,這就要求後方的糧草兵員物資的補充及時充足,以我大宋朝之國力,應該沒多大問題。”
西門慶將目光投向沙盤北方。
“夏遼兩國互為從屬,夏國危,則遼國必救,如何才能抗住遼國大兵壓境所造成的恐慌,是個巨大的問題,所以需要給遼國以足夠好處,拉攏遼國,讓其袖手旁觀,但效果不會很好……。”
西門慶搖頭。
“通過隴右都護拉攏高昌回鶻,許以重利,讓其出兵威脅西夏大後方,從而從西,東,南,三麵對夏形成包圍之勢,出兵對西夏進行騷擾,讓其疲於奔命。”
西門慶把目光再次集中在橫山地域。
“西夏對橫山經營近百年,橫山早已是銅牆鐵壁,易守難攻,兼且西北地形複雜,糧草運輸困難,決不能輕敵冒進,還需要堅持修築堡寨,穩紮穩打,逐步蠶食的策略,曆經數年,甚至十數年,方可成功。”
西門慶所說之戰略,正是前段時間與張叔夜談論的結果。
其實,從大的戰略上來講,西門慶所說毫無新意,對童貫而言,這些都是他和他的前輩,思考過無數次的方略。
不過,能在如此短時間內總結的如此全麵,思維如此清晰,語言表達能力如此簡潔準確,也算十分難得。
童貫嗬嗬一笑,讓你作為一軍之主將,你卻直接化身為統禦全局的主帥,並且站位之高,直接到了我的層次。
西門慶在童貫心目中的第一印象算是不錯。
童貫順著西門慶的戰略再次思考下去。
如何讓遼國袖手旁觀,這一點幾乎很難做到。
又如何讓高昌回鶻出兵,又是一個難題。
戰爭曆經數年,甚至數十年,誰也吃不消,那些一直反對戰爭的文人士大夫,會把你噴的體無完膚。
所有這些不確定因素,才是童貫真正頭疼的問題。
戰爭絕不可拖的太久。
“若出奇兵,當如何?”
西門慶畢竟沒打過仗,是軍事的門外漢,如何能給出正確答案。
“童帥,屬下並無多少帶兵作戰經驗,也沒有親自到過西北與西夏人真正交過手,方才所說也隻是紙上談兵,所以說錯了童帥勿怪。”
“但說無妨?”
西門慶再次看向沙盤,橫山之後是一片荒蕪之地,再後,就是西夏都城興慶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