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後,劉肇則是在後宮皇後大位的變遷中,使得國家變亂,外戚政治又一次登上中國的政治舞台。
皇帝劉肇本來設立了一個皇後叫小陰氏,但是後來卻改立了鄧綏為後。這又是為何呢?
其實論起才情相貌,小陰氏都遠遠比不上鄧綏,鄧綏六歲就通讀史書,十二歲精通《詩經》《論語》,每次與其兄長對答之時,號稱飽學之士的兄長們也常常隻能甘拜下風。因為鄧綏聰慧好學,才華超群,故而家人都稱她為“諸生”。父親鄧訓更是對女兒異於其他女子的言談舉止暗暗稱奇,認為她將是兒女中最有前途的,事無巨細都與這個小女孩商量後再行。本來,鄧綏是能夠和小陰氏一起入宮的,那樣小陰氏也就不會先自己而被冊立為後了。然而,就在自己即將入宮的前夕,鄧綏的父親鄧訓卻離開了人世,為了守孝儘喪,鄧綏隻得在三年之後才得以入宮。
三年艱苦的守孝生活結束,鄧綏已然變得形容枯槁,雖然此次又一輪選妃入宮開始了,鄧綏因為三年前就被選取,這次去宮內也必定是水到渠成的事情。然後在入宮的前三天夜晚,她卻做了一個奇怪的夢鄧綏夢見自己以手撫天,還抬頭飲用青天上的鐘乳。
第二天,鄧綏將這個夢告訴了自己的家人,其家人便找來善於占卜之人為她解夢。占卜者聽後大驚失色、遂肅然起敬地說道“過去帝堯曾經夢見自己攀天而上,商湯也夢見登天而食,這都是千古帝王的先例。如今你家姑娘也做這樣的夢,她的前途大吉大利難以言傳。”
後鄧家人又請來相士,相士一見鄧綏,當即恭敬的說道“小姐不同凡響,必走成湯之路!”
鄧氏族人一聽,當然高興不已,遂命人嚴守這個秘密。
可惜,在鄧綏入宮之前的永元八年(公元96年),小陰氏陰孝和就已然做了皇後。因此,鄧綏本應該一片坦途的後宮之路就這樣布滿荊棘。鄧綏一入宮,其絕世的容顏便傾倒了眾人,更彆說年方十八、正值年少輕狂的漢和帝劉肇了。劉肇一眼就看中了鄧綏,此後便甚得寵幸,次年便被封為地位僅次於皇後的貴人。這年,她才十六歲。
隨著鄧綏受到的恩寵日益厚重,深宮後院之內無一人可以與之相提並論,鄧綏也深刻地感受到自己所麵臨的危機。
俗話說得好,木秀於林、風必摧之。和帝劉肇如此地寵幸鄧綏,當然會讓陰孝和覺得自己的地位正在被動搖。因此,每次鄧綏都會相讓於皇後,恭肅小心,動有法度。因為她清楚地知道,一旦自己有半點爭寵之心,皇後發現,自己會招來殺身大禍,皇上知道,也必定會對自己不那麼寵幸。恰在當時,鄧綏和陰孝和都沒有子嗣,鄧綏見此,忙向皇帝推薦彆人,以便讓皇帝能夠早生龍子,承繼大業。皇帝劉肇見鄧綏如此為漢室著想,不禁對她格外高看。
有一次,鄧綏染病,劉肇還特彆恩準鄧氏家人可不限人數地出入皇宮,探望鄧綏。這在當時可是莫大的恩典,然而鄧綏卻說道“宮禁至重,乃天子所居。若使妾外家久在內省,有違聖製,不合禮法。此雖是皇上殊恩,但這樣一來,上使陛下有親幸私家之譏,下使賤妾遭不知足之謗。上下交損,得不償失,實在不想搞到這種地步。陛下不棄賤妾陋質,妾縱死亦感泣於九泉之下。”
皇帝聞言,愈加喜歡這個鄧綏。隨著鄧綏德名日盛、聲譽日隆,皇後陰孝和也日益感到自己再不出手,怕是這皇後大位也要拱手讓人了。百般無奈之下,陰孝和決定,以巫蠱妖法去詛咒鄧綏,這當然沒有什麼效果。可到了永元十三年(公元101年)夏,陰孝和見和帝病危,便想趁機向鄧綏暗下毒手。幸好鄧綏在宮中頗有人緣,連皇後身邊的小太監也感到陰氏過於陰毒,於是便悄悄地將這個消息傳到了鄧綏的耳中,鄧綏聽聞,吃驚不已,再看皇帝,已經病入膏肓、命如遊絲,此番皇上如有不測,自己難免會遭受殺身滅族之禍,皇後獨掌大權,難免會重蹈竇氏兄妹之亂。
一念及此,鄧綏頓時冷汗如雨,揚言要自殺以報皇恩。鄧綏此舉,可謂高明之至,一旦皇宮有變,自己自殺之舉興許會換來百官的同情,可免遭禍患。如果皇上病好,則自己就可以獲得一個好名聲,賢德之名更加遠揚。當然,鄧綏最終沒有自殺,皇帝劉肇也病好如初。
和帝病好之後,得知鄧綏被逼得險些自殺,心中不免對陰孝和之狠毒不滿。皇後身邊之人也對陰孝和很不滿,不久,皇後行巫蠱之術的事情便傳到了皇上的耳中,這在當時可是了不得的大事,前朝舊曆,多少人因這巫蠱之禍魂斷九泉。皇上聞言,心下大怒,急忙命人徹查此事。
永元十四年(公元102年)夏天,皇後因行巫蠱之事證據確鑿,便遭到廢黜。陰孝和被廢後遷於桐宮,最終憂懼而死。陰孝和到死也不明白,自己隻是試著施行巫蠱之術,卻並沒有取得任何的效果,何以會招致如此大禍。其實,這一切都是在潛移默化中造成的結果。自鄧綏入宮,得到皇帝寵幸,再到鄧綏和陰氏兩個人的所作所為的強烈對比,劉肇要廢黜陰孝和的心早就暗自增長。說起來,陰皇後還是光武帝皇後陰麗華之兄陰識的曾孫女,與劉肇大有淵源。她與鄧綏也是姑表親戚,且低鄧綏一輩。劉肇一向以仁治國,此番卻犯了東漢一乾皇帝的大忌。
樹倒猢猻散,在皇帝下令徹查此事之後,陰氏族人陰軼、陰輔、陰敞都被打入天牢,其中會不會有屈打成招之事就不得而知了。事發之後,陰孝和的父親陰綱服毒自儘,其族人被劉肇全部流放到南方遙遠的蠻荒之地日南郡。
自此,這個事件才全部結束。其實從後來鄧綏所展現的才智手段來說,這件事情也有可能是她策劃的,而且因為鄧綏並沒有和竇氏兄妹一樣,中途被誅。因此,史書也就可能對其有所刪改,而且這一期間鄧綏的作為史書記述的很少,功過隻能讓後來者去發現了。
inf。inf
(www.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