顧硯山嘿嘿一笑:“不用,你們彆插手東院的事就行!”
他已經知道三老太爺和五老太爺去李員外那裡,沒有得到好話,被訓斥一頓回來的。
借著這機會,顧硯山就要好好表現一下,讓關口鎮上的人知道自己也是一個人才,西院這邊能安穩著彆添麻煩就好。
當然,如果這個族妹能幫自己就更好。
這自然是他的想象。
他清楚這幾十年對西院的欺壓,可不是三言兩語能消除。
顧沐雲可不是普通姑娘,自己多說幾句恐怕還要被套住。
西院能在這時候不拆自己台,就是憨厚善良了。
顧硯山走了之後,顧二伯帶著翠青和小陸子趕來了。
他說在金針堂待不住,就找了鄰居幫忙看著,趕緊過來幫忙。
在見過團結又強硬的西院後,三老太爺幾人就再沒有來找麻煩,他們沒有這個精力也沒有這個時間。
因為顧沐雲的幾句話,大房顧硯山正式翻臉。
顧家內鬥進入公開階段,這在不大不小的關口鎮頓時掀起小小波瀾。
就連金針堂這裡都有人打聽消息。
顧沐雲此時不添亂:“我們西院跟東院已經多年不合,這些事情跟我們也沒有關係,發生了什麼也不清楚,隻要彆再來找我們麻煩就是。”
多話的人也知道是這樣的,西院本來在顧家就沒有話語權。
東院已經亂了,這些天顧硯山都在孝泉縣找人查顧家財產,走訪各房叔伯姐妹,聯絡感情。
其實顧檀亦早年對族長之位也惦記過,他是官身更有資格,但三房死攥著不放,又拘於“孝道”二字,不得不放棄。
於是顧硯山雖然輩分低,但身後有縣衙任職的叔叔撐腰,實力不凡。
三老太爺和五老太爺也在忙,一趟一趟往鎮上各個鄉紳家走,要他們出麵主持公道。
如今已經得到李員外支持,東院分裂,雙方旗鼓相當、勢均力敵,很是鬨熱。
顧沐雲沒有管東院的事,現在能做的就是遠離矛盾,沒有摻和任何一方。
無論怎樣,打鐵還得自身硬,自己強才能真的強。
西院的孩子們需要時間成長,要有出息才說得起話,說到底如今能安穩也隻是夾縫中求生存,人家騰不出手來找麻煩。
東院鬨得沸沸揚揚,西院低調行事,該上工的上工,幾個媳婦關上門做自己的事。
不過花堂嫂每天上街買菜,都會來金針堂溜達一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