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僅僅是麻煩而已,日軍之所以戰力強橫,其仰仗的可不是拚刺,而是他們的飛機大炮。
敢於拚刺隻是證明軍隊的鐵血和勇武精神,但戰場上真正見真章的,還是雙方的武器和官兵素質。
所以在昆山之戰的2天後,隨著日軍第五軍十餘萬人在杭州灣金山衛登陸,整個戰局依然向著對日軍有利的方向發展。
此時的周文在乾什麼呢?
他和他的傭兵團都成了名副其實的礦工,隻是他們不是在挖礦,而是在挖洞,很深很深的洞。
就在淞滬會戰結束後,南京軍委會就於昆山之戰爆發前召開了一次高級軍事會議,議題就是南京保衛戰。
曆史上,南京保衛戰是在戰於不戰之間形成了兩派針鋒相對的意見。
當時由於淞滬會戰的大潰敗,導致南京守衛的力量大為減弱,幾乎都是從淞滬戰場潰敗下來的殘兵敗將,德械師、中央陸軍軍官學校教導總隊等精銳部隊,幾乎都是隻剩下原來兵力的三分之一不到,南京如何守得住?
第(2/3)頁
第(3/3)頁
這個時候,南京到底守不守就成了國民政-府最迫在眉睫的問題。
校長多次召集國民黨高級幕僚開會討論,參會的包括陳上將、白上將等諸多高級軍官,甚至德國顧問法肯豪森等人都不主張重兵固守南京。
有的高官建議,最多用12到18個團象征性防守一下在主動撤退。
在這些高級將領來看,南京在軍事角度上看已是死地,從淞滬會戰撤下來的軍隊都已經損失慘重,而日軍則來勢洶洶。
更何況南京北靠長江,東西南三麵無險可守且全都是日軍,這明顯已經是必敗之局。
然而就在這時,參會的國軍訓練總監部總監,軍委會執行部主任唐上將卻站起來大喝:“南京是我國首都,又是孫總理陵墓所在,如果不戰就放棄南京,何以對總理在天之靈?因此,南京必須死守。”
其實彼時的校長也知道南京是守不住的,以其白白損耗兵力,不如撤退到武漢整軍再戰。
但被唐上將這麼一說,好似不守南京就對不起先總理,對不起國人似的。加上這個校長老是對列強的乾預存在幻想,又想著萬一能將南京保衛戰當成一個大型四行倉庫保衛戰,豈不是又一次證明了國民政府的能力,讓列強們高看一眼。
所以校長就定下了守衛南京城的決定。
當然,稍有一點軍事常識的人都知道,南京是不可能守住的,就是守上一個月都很難,南京的一眾高級將領,誰也不願站出來承擔南京保衛戰的重任。
這個時候又是唐上將站了出來,信誓旦旦一力當之,並在會議上慷慨陳詞,誓與南京城共存亡。
第(3/3)頁
非法請求-2非法請求-2非法請求-2非法請求-2非法請求-2非法請求-2非法請求-2非法請求-2非法請求-2非法請求-2非法請求-2非法請求-2非法請求-2非法請求-2非法請求-2非法請求-2
(www.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