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愧是我看中的人,蘇晴同誌真的很不錯。”周誌高滿心欣喜,要不是他當初選中了蘇晴,他的班底可能就要錯過這麼一個真心為民辦事的好成員。
“現在所有人都知道蘇晴是我的人,打上了我的印記,就算她得罪了人,也會掂量掂量是不是能動得了她,畢竟她的背後是我,而我的背後是爺爺!”
“這種有人當靠山的感覺,真的很好,難怪那麼多腐敗分子喜歡送禮送女人送房子,隻為給自己找個靠山,因為有靠山和沒有靠山,完全是兩個概念。”
官場內的鬥爭是複雜的,你要是沒有足夠強大的靠山,說不定就會因為一件小事萬劫不複。
但你有背景有靠山,彆說是小事情,就算是大事件大問題,也有可能隻是一個警告處分,真正擔責的用不著你。
伸了個懶腰,雖說有靠山是好事,但要是這靠山和找靠山的人是腐敗分子,對於人民群眾來說,可不是什麼好事,甚至是讓他們過得水深火熱的罪魁禍首。
翌日。
周誌高召開了一次會議,這次的會議全部是他培養起來的人參加,一共十九人,他們分管著國土局各個部門。
蘇晴負責土地糾紛,有人負責土地審批,有人負責土地調查等等。
他們十九人的雙眼內有光,不像那些腐敗分子們,雙眼渾濁不說,隻有對金錢和美女帥哥的渴望。
“各位同誌,今天召集大家前來是有一個議題,想要和大家討論討論。”周誌高到來時,所有人都站了起來,直到周誌高坐下,手掌虛壓示意大家坐,大家這才坐下。
“之前我與蘇晴同誌聊過,關於如何獲得人民群眾信任度的問題,並有了一定的收獲,現在請大家踴躍發言,有些什麼具體建議,可以獲得人民群眾的信任。”
“這個信任不隻是片麵的,而是當他們遇到不公時,也敢於站出來舉報,而非忍氣吞聲!”
在周誌高開口後,蘇晴第一個開口,“關於如何獲得人民群眾的信任,我認為可以從將心比心方麵下手,比如有民眾的土地被強占時,他又不敢舉報霸道的開發商與腐敗分子。”
“我們得第一時間發現問題,也就是說,我們要經常下基層去了解民眾的需求,沒有問題就找到問題,再解決問題!”
蘇晴話音剛落,負責土地審批的老陳推了推眼鏡,翻開手邊的筆記本:“我補充一點。現在審批流程太複雜,有些老百姓跑十幾趟都辦不下來。”
“咱們能不能搞個‘陽光審批’係統,把每個環節都公開,像網購一樣能實時查看進度?”
他掏出手機,展示自己做的簡易流程圖,“你看,從提交材料到現場勘測,再到最終批複,全程留痕,老百姓還能在線評價。”
會議室的氣氛頓時熱烈起來。負責土地調查的小李噌地站起來:“我覺得還得發動群眾參與!就像之前蘇姐在西北,讓村民代表一起查文件。”
“我們可以成立‘土地監督員’隊伍,讓熱心群眾參與土地巡查,發現違建、非法占地立刻拍照上傳係統。”
他興奮地比劃著,“這樣既能減輕我們的工作量,又能讓老百姓覺得自己是土地的主人!”
周誌高認真聽著,不時在本子上記錄。
這時,角落裡的小王突然開口:“我提個尖銳的問題。就算我們流程透明、主動下基層,可老百姓被欺負怕了,還是不敢舉報怎麼辦?”
“我在紀委辦案時發現,很多舉報人前腳剛反映問題,後腳就被威脅。”
他的聲音低沉下去,“所以我建議設立‘舉報人終身保護機製’,不僅要保護他們的人身安全,連子女入學、家人就業都得納入保障範圍。”
這話像顆石子投入深潭,激起千層浪。
負責信訪工作的張姐皺著眉頭說:“小王說得對,上個月有個老農來舉報村長私賣耕地,回去後他家的羊全被毒死了。”
“這種事不解決,信任就是空中樓閣。”
會議持續到傍晚,窗外的天色漸漸暗下來。
周誌高看著白板上密密麻麻的建議,笑著說:“大家的想法都很好,但光說不練假把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