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雄榜樣!
從來都是一個國家不可或缺的人物,可以提升國民的凝聚力,可以讓下一代學習。
龍國以前有很多這樣的榜樣,可近代以來這樣的榜樣越來越少,起到的影響力也越來越小。
正因如此,龍老等人看到周誌高後,才會全力培養他。
而周誌高也沒有讓他們失望,不但在這條路上走得比較遠,更是得到了民眾的認可。
因為他是腳踏實地的在做事,人民群眾可以感受到他的善意,實實在在的得到了好處。
像周誌高這樣的領導乾部,要是有老百姓不喜歡,說明這個老百姓自己才是有問題的那個,是想要侵占他人財產的惡霸。
京城這邊,各個部門都安分了很多,因為周誌高不會和你講什麼人情世故,隻要是被逮住了小辮子,肯定會讓你付出代價,以往犯的那些事全部會給你查個清清楚楚,底褲都扒個乾乾淨淨。
麵對這樣不留情麵,隻想為國為民的紀委部負責人,他們能怎麼辦?
當然是夾住尾巴做人,在周誌高退下來前,他們越低調越好,不敢有任何暴露的行為。
但就算是如此,周誌高也會得到線索和民眾的舉報,不過,總比主動暴露要好得多,說不定運氣好就能躲過一劫。
現在周誌高盯上了一個疾控專家,這個疾控專家在十年前建議讓多種重大傳染病者開放國門,允許他們進入龍國。
當時網絡還沒有這麼發達,但也引起了巨大的反響,無數人抗議。
甚至,這個疾控專家的老家祖墳被挖,老宅被人一把火燒了。
就連他之前住的房子,也天天有人送菊花,潑油漆和大糞,成了人人喊打的過街老鼠。
他的子女工作沒了,孫輩在學校讀書天天被欺負,典型的一個人害了全家。
但他不但沒有悔改,一周前又發布了建議讓兩性疾病傳染者開放國門,涉及數種重大傳染疾病。
甚至還說婚檢應該保護個人隱私,對於臟病、艾滋病等檢查結果,不應該告知患者的另一方,這個消息一出,這名專家發生意外住進了重症病房,被人捅了十七刀,刀刀避開要害!
現在周誌高要查的,就是這個疾控專家黃衛軍。
周誌高的手指在辦公桌上有節奏地敲擊,電腦屏幕上黃衛軍的資料不斷刷新。
最新的輿情報告顯示,網絡上關於“黃衛軍遇刺”的話題閱讀量已突破5億,評論區“活該”“罪有應得”等字眼刷屏,卻也有幾篇署名“醫學自由聯盟”的文章,指責對黃衛軍的調查是“對學術自由的迫害”。
“周書記,”林昊推門而入,手裡抱著密封的檔案袋,“黃衛軍辦公室的搜查有發現。保險櫃裡除了大量現金,還有和境外醫藥公司的往來郵件,涉及多款尚未在龍國獲批的特效藥推廣。”
他頓了頓,壓低聲音,“其中一家公司,和江市礦產案的洗錢賬戶有資金往來。”
周誌高的目光猛地銳利起來,想起張成在審訊室說的“冰山一角”。
他打開檔案袋,一張泛黃的照片滑落——二十年前的學術研討會上,黃衛軍與西南某落馬官員勾肩搭背,背景牆上“國際合作,共築健康”的標語格外刺眼。
與此同時,重症監護室外,黃衛軍的兒子黃凱正對著鏡頭哭訴:“我父親隻是提出學術建議,何錯之有?現在他生命垂危,紀委還要調查,這不是落井下石嗎?”
直播畫麵裡,他手腕上的百達翡麗手表在燈光下閃爍,與身後“水滴籌”的捐款二維碼形成詭異對比。
網絡輿論瞬間撕裂。一部分網友開始人肉黃凱的奢侈生活,另一部分人則發起“保護學術自由”的簽名活動。
劉老打來電話時,周誌高正盯著電腦上不斷彈出的威脅私信:“小周,這件事牽扯太廣,境外勢力已經開始帶節奏,你千萬要小心。”
周誌高握緊電話:“爺爺,十年前黃衛軍的提議導致多少家庭被傳染?”
“現在他又想打開潘多拉魔盒,背後還藏著利益輸送。這不是學術問題,是拿國民健康換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