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夜的濱海市紀委辦公室燈火通明,周誌高揉了揉發脹的太陽穴,麵前的卷宗堆成了小山。
郭濟民的銀行流水單像一條扭曲的黑色藤蔓,從濱海市延伸至海外賬戶,每一筆巨額轉賬都標注著時間與金額——2015年5月17日,轉入“香港華宇貿易公司”800萬。
2017年3月9日,分三筆向美國“太平洋信托”彙入共計5000萬美金……
“周部長,”小林抱著一摞房產登記信息走進來,臉色凝重,“郭濟民名下的二十一套房產查清楚了,其中十五套在濱海市黃金地段,另外六套分布在京城、滬市等一線城市。”
“更離譜的是,這些房產大多登記在他情婦或‘遠房親戚’名下,其中一個叫‘李娜’的女人,名下有七套豪宅,我們查了,她是郭濟民的第三個情婦,入職市場監管局才半年,月薪三千五。”
周誌高拿起李娜的房產登記複印件,上麵“全款購買”四個字格外刺眼。他想起白天在監管局會議室,李娜曾坐在後排,穿著香奈兒套裝,手指上的鴿子蛋鑽戒閃閃發光——當時他隻當是哪個富商太太,沒想到竟是郭濟民豢養的情婦。
“還有這個,”小林又遞過一份離婚協議,“郭濟民和前妻王麗的離婚手續辦得很‘乾淨’,財產分割上他‘淨身出戶’,但我們查了王麗的公司‘濱海遠洋貿易’,近五年的主要業務來源,都是郭濟民利用職權牽線搭橋的政府項目。”
“去年他們公司接了濱海市旅遊區改造工程,光這一個項目就獲利兩個億。”
周誌高翻開王麗公司的審計報告,嘴角勾起一抹冷笑:“名義上離婚,實際上是‘白手套’。郭濟民把臟錢洗到老婆公司,再通過合法業務洗白,算盤打得倒是精。”
淩晨三點,周誌高的手機震動起來,是妻子劉曉雅發來的微信,附帶一張女兒的照片:小姑娘趴在書桌上睡著了,手裡還握著給爸爸畫的“英雄勳章”。
周誌高放大照片,看著女兒稚嫩的筆跡寫著“爸爸最棒”,心裡某處柔軟的地方被輕輕觸動。他回複:“快睡吧,爸爸忙完就回。”
放下手機,他重新投入工作。郭濟民的兒子郭曉在國外的消費記錄被調了出來——倫敦哈羅德百貨單次消費120萬英鎊,購買限量版跑車380萬歐元,在拉斯維加斯賭場一晚輸掉200萬美金……這些數字像一記記耳光,扇在“人民公仆”的臉上。
“周部長,”負責海外追逃的同誌打來電話,“郭曉在我們發出紅色通緝令前,已經從美國轉機去了南美,我們正在聯係當地警方協助抓捕。”
“另外,郭濟民轉移到海外的資金,初步估算超過十億元,大部分通過地下錢莊和虛假貿易流出。”
“一定要追回來!”周誌高的聲音斬釘截鐵,“那是老百姓的血汗錢,一分都不能少!”他想起在情人街維權站遇到的大學生,想起那些被宰客後敢怒不敢言的遊客——郭濟民們揮霍的每一分錢,都沾著普通人的淚水。
就在調查緊鑼密鼓進行時,紀委調查組卻遭遇了阻力。一天晚上,負責財務審計的老張在回家路上被幾個蒙麵人毆打,幸好特勤隊員及時趕到,才沒造成嚴重後果。
老張躺在病床上,握著周誌高的手,聲音嘶啞:“周部長,他們威脅我‘彆查太狠’,但我不怕!郭濟民把濱海市搞得烏煙瘴氣,我就算拚了這條老命,也要把證據查清楚!”
周誌高拍了拍老張的手背,心裡湧起一股熱流。他知道,這不僅僅是他一個人的戰鬥,而是無數有良知的公務人員,在為正義而戰。
“老張,你安心養傷,調查組有我們在。”他走出病房,對特勤隊長說:“加強所有調查組成員的安保,24小時不離人。另外,給我查清楚,今晚動手的人是誰,背後是誰指使的。”
調查很快有了結果——動手的是濱海市一個叫“青龍幫”的黑惡團夥,而他們的頭目,正是“海味閣”老板的拜把兄弟。這根線再次指向郭濟民——他不僅收受賄賂,還豢養黑惡勢力,為自己的腐敗行為保駕護航。
“有意思,”周誌高看著“青龍幫”的犯罪記錄,“郭濟民這張網,織得夠大啊。”他想起郭濟民在雙規期間寫的“懺悔書”,裡麵全是“一時糊塗”“對不起黨和人民”的套話,沒有一句真正的反思。這樣的人,必須嚴懲不貸。
隨著郭濟民案的深入調查,越來越多的官員被牽扯出來:
濱海市旅遊局副局長趙某,多次接受郭濟民安排的“海外考察”,實則是去澳門賭博,賭資由郭濟民提供;
國土局地籍科科長錢某,為郭濟民的情婦李娜辦理房產登記時“開綠燈”,收受好處費200萬;
甚至連濱海市某區的副區長孫某,都曾在郭濟民的“運作”下,將自家親戚的公司塞進政府招標項目,獲利千萬。
周誌高將這些名字一一列在白板上,形成一張錯綜複雜的關係網。他想起在中田市打掉的腐敗網絡,想起明老板那句“中田市的天不是你想的那樣”——如今濱海市的“天”,又何嘗不是被這些腐敗分子一手遮天?
“周部長,”小林指著白板上一個名字,“這個孫某,是郭濟民的大學同學,他們還有經濟往來。我們在孫某的辦公室搜出一本日記,裡麵記錄了郭濟民教他‘如何利用職權撈錢’的‘心得’。”
周誌高翻開日記本,上麵的字跡娟秀,卻寫著令人不齒的內容:“濟民說,審批權要‘捏在手裡’,商家來辦事,先‘卡一卡’,等他們‘懂事了’,事情就好辦了。”
“他還說,錢要分散著收,用親戚朋友的賬戶……”
“真是觸目驚心。”周誌高合上日記本,“他們把官場當成了生意場,把權力當成了撈錢的工具。”他想起自己剛當鎮長時,帶著村民修路的日夜,想起那時對“為人民服務”的純粹信仰——對比眼前這些腐敗分子,簡直是天壤之彆。
為了徹底斬斷這條貪腐鏈,周誌高決定召開一次特殊的“警示教育會”。
他讓人將郭濟民受賄的部分贓物——包括那瓶價值不菲的紅酒、李娜的鑽戒、郭曉在國外揮霍的照片——在濱海市會議中心公開展示。
會議當天,濱海市各部門的主要領導都來了。看著展台上擺放的奢侈品和流水單,不少人臉色發白,額角冒汗。
周誌高站在展台前,聲音沉重:“同誌們,這些不是普通的奢侈品,是郭濟民們從老百姓身上刮來的民脂民膏!”
“他們住著豪宅,包養情婦,子女在國外揮金如土,可你們知道嗎?”
“情人街的商家宰客,遊客不敢報警,濱海市的漁民因為壟斷,賣不出海鮮,甚至連環衛工人,都拿不到足額的加班費!”
他的目光掃過全場:“權力是用來乾什麼的?是用來為人民服務的!不是讓你們中飽私囊的!”
“郭濟民的下場,就是最好的警示——莫伸手,伸手必被捉!”
會後,不少有問題的乾部主動找到紀委,交代了自己的違紀行為。周誌高知道,這隻是開始。他要做的,不僅是查處郭濟民一個人,更是要建立長效機製,讓權力在陽光下運行。
接下來的日子裡,周誌高主持製定了《濱海市旅遊市場監管條例》,明確規定餐飲行業必須明碼標價,禁止任何形式的價格欺詐;建立了“陽光執法”平台,所有市場監管執法記錄都要上網公示;還開通了市長熱線“濱海直通車”,24小時接受群眾監督。
這天,周誌高接到女兒的電話,小姑娘在那頭興奮地說:“爸爸,我們班同學的爸爸媽媽去濱海市旅遊了,說現在那裡再也沒有宰客的了,還誇你呢!”
周誌高笑了,心裡的疲憊一掃而空,這就是他想做的,想看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