濱海市的反腐風暴席卷全城時,周誌高的辦公桌上始終放著一張特殊的地圖——紅色圖釘標記著郭濟民轉移海外資金的路徑,從香港到瑞士,再到南美的離岸賬戶。
淩晨兩點,他對著電腦屏幕上跳動的資金流數據,指尖在鍵盤上敲擊出指令:“重點核查‘太平洋信托’的受益人變更記錄,郭濟民慣用‘代持’手段。”
“周部長,”負責國際追贓的專員小陳揉著通紅的眼睛,“瑞士銀行那邊回複了,郭濟民以‘慈善基金’名義開設的賬戶,實際控製人是他的遠房侄子。”
“但根據當地法律,我們需要更直接的證據。”
周誌高拿起一份泛黃的親子鑒定——郭濟民的侄子實為他與情婦李娜的私生子。
“把這個發過去,”他語氣冰冷,“告訴他們,這就是‘實際控製人’的證據。另外,聯係國際刑警組織,務必在郭曉變賣南美房產前凍結資產。”
窗外,濱海市的黎明正穿透雲層。周誌高想起昨晚接到的匿名電話,對方用變聲器威脅:“周誌高,彆太過分,海外的錢不是你想動就能動的。”
他冷笑一聲,將電話錄音交給技術部門——這些隱藏在暗處的勢力,以為用跨國屏障就能逃避製裁,卻忘了正義從不受地域限製。
上午九點,周誌高主持召開濱海市製度整改會議。
投影幕布上,“權力清單公示係統”的設計草圖清晰可見:每個部門的審批權限、流程、時限都將在官網公開,附帶群眾評價端口。
“郭濟民案暴露的不僅是個人腐敗,更是製度漏洞。”周誌高敲了敲講台,“為什麼商家敢宰客?因為他們知道監管可以‘打招呼’。”
“為什麼遊客不敢維權?因為他們擔心‘官商勾結’。”
“我們要做的,就是讓權力在陽光下運行,讓老百姓看得見、摸得著、信得過。”
市場監管局新任局長王海濤站起身,聲音洪亮:“周部長,我們已經擬定了《餐飲行業誠信紅黑榜》方案,每月公示投訴率最高的三家餐館,聯合媒體曝光。”
“另外,正在開發‘掃碼查價’小程序,遊客掃碼就能看到菜品的市場指導價。”
“好!”周誌高點頭讚許,“還要建立跨部門聯合執法機製,旅遊、市場監管、公安定期會商,絕不能讓‘九龍治水’的局麵再出現。”
他想起在“海味閣”被堵的那晚,若不是多部門聯動,恐怕難以迅速撕開黑幕。
會議進行到一半,周誌高的手機震動,是女兒周落汐的視頻請求。
他走到窗邊接通,小姑娘舉著獎狀歡呼:“爸爸!我作文比賽拿第一了,寫的是《我的英雄爸爸》!”
屏幕裡,劉曉雅笑著遞過作文本,上麵稚嫩的筆跡寫著:“爸爸抓壞人時像大老虎,但回家給我剝蝦時像貓咪。”
周誌高的眼眶微熱,揉了揉女兒的頭像:“汐汐真棒,爸爸回去給你買草莓蛋糕。”掛了電話,他深吸一口氣,重新投入工作——所有的奔波,都是為了守護這樣的人間煙火。
下午,濱海市中級人民法院公開審理郭濟民案。周誌高坐在旁聽席,看著被告席上形容枯槁的郭濟民。
當公訴人念出“受賄金額10.23億元,濫用職權造成國家損失1.7億元”時,旁聽席傳來一陣低低的驚呼。
“被告人郭濟民,”審判長聲音威嚴,“你可知罪?”
郭濟民抬起頭,眼神空洞地望向窗外,仿佛在看某個遙遠的過去。“我……知罪。”他喃喃道,聲音裡充滿了悔恨,“我對不起黨,對不起人民,更對不起……我的家人。”
周誌高想起卷宗裡郭濟民兒子郭曉的懺悔視頻——那個在國外揮霍無度的年輕人,如今在南美看守所裡消瘦不堪,對著鏡頭痛哭流涕:“爸爸,我錯了,我不該花那些臟錢……”
庭審結束後,周誌高接到國際刑警的電話:“周部長,郭曉已在巴西落網,初步查獲其名下房產、豪車總價值約2.3億歐元。”
“瑞士銀行那邊也有突破,同意配合解凍3.5億美金資產。”
“太好了!”周誌高握緊拳頭,“這些錢,要全部用於補償受害遊客和改善濱海市民生。”他想起情人街維權站裡,那些拿到退款後激動不已的遊客,想起漁民老陳收到補貼時濕潤的眼眶——讓腐敗分子吐出贓款,是對正義最好的詮釋。
接下來的半個月,周誌高忙於推動濱海市的製度建設:
主持上線“濱海陽光監管”app,遊客掃碼即可投訴,執法人員必須在24小時內響應;
推動建立“公職人員財產申報區塊鏈係統”,所有申報信息上鏈存證,杜絕造假;
聯合高校製定《旅遊市場服務標準》,從餐飲、住宿到導遊服務,都有了量化考核指標。
這天傍晚,周誌高來到情人街,看到“海味閣”舊址已改造成“遊客服務中心”,牆上公示著最新的餐飲價格指導表。
一個賣珍珠項鏈的老奶奶拉住他,認出了這位“為民做主”的周部長:“同誌,現在好了,沒人敢欺負我們老百姓了,遊客也多起來了!”
周誌高笑著接過老奶奶遞來的珍珠手鏈,硬塞了五十元錢:“奶奶,您這手鏈真值這個價。”看著老人開心的笑容,他想起自己的母親——如果母親還在世,看到如今的景象,一定會為他驕傲吧。
深夜,周誌高接到張同偉的電話:“誌高,中央紀委對你在濱海市的工作很認可,讓你整理一份‘製度反腐’的經驗報告。”
“乾爹,”周誌高站在民宿窗前,看著濱海市璀璨的夜景,“郭濟民案給我們最大的教訓,就是權力必須關進製度的籠子裡。光靠查案不行,得讓想腐的人沒機會腐。”
“說得對,”張同偉讚許道,“下一步,中央準備在全國推廣‘權力清單’和‘陽光執法’,你濱海市的經驗正好做樣本。”
掛了電話,周誌高打開筆記本,開始撰寫報告,他想起郭濟民在懺悔書裡寫的:“我一開始隻是收點小禮物,後來膽子越來越大……”——腐敗的開端,往往都是從小缺口開始的。
淩晨四點,報告初稿完成。
周誌高走到陽台,海風吹拂著他的頭發。
遠處,第一艘漁船鳴著汽笛駛向大海,漁民們的號子聲在晨霧中回蕩。
他知道,濱海市的反腐風暴雖然暫告一段落,但鏟除腐敗土壤、建設廉潔政治的任務,永遠在路上。
郭濟民的十億貪腐鏈被斬斷,不是終點,而是新的起點——一個讓權力真正為民所用,讓公平正義普照每一個角落的起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