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inf/b/div貓兒莊城外。
朱祐樘望著前麵一望無際的草原,陷入到沉思之中。
先祖曾幾次出征草原,但結果基本上都是無功而返,甚至還釀成大禍,而自己作為一個中庸保守的皇帝,竟禦駕親征進入到草原的領地,卻還能進得如此坦然,甚至不用擔心韃靼人來襲。
麾下有精兵猛將,還有值得信任的帶兵之人,朱祐樘覺得自己人生很滿足。
“父皇,兒臣能去那邊看看嗎?好壯觀啊。”
朱秀榮騎在馬上。
她剛學會騎馬沒多久,本來朱祐樘是不允許她騎馬的,但在出關後,朱秀榮似乎非常喜歡這種騎馬而行的感覺,在多次懇求之下,朱祐樘心軟也就答應了。
朱秀榮騎的馬相對來說會矮一些,且顯得很溫順,朱祐樘並不允許她騎馬疾行,一路上都是有人牽著她的馬。
朱祐樘道“你要騎馬過去?”
“是啊父皇,我想騎馬到處走走。”朱秀榮道,“騎馬真好玩,就是不知道過了那座山會是什麼地方。”
說著,朱秀榮指著遠處的山峰道。
朱祐樘道“還是草原,具體是哪,朕也不清楚。”
朱秀榮笑著問道“那威寧海在哪?距離這裡很遠嗎?”
“沒有多遠了。”旁邊的楊鵬笑著回答道,“公主殿下,再往前走個一百多裡,就是威寧海,走得快一些,兩三天就能到。”
朱祐樘搖搖頭道“兩三天才能走一百裡,那也太慢了。先鋒人馬一天都能行軍一百二三十裡,這邊也要加快,及早到威寧海。正是春暖花開的地方,朕想到威寧海看看駐牧的情況,如果有時間,朕還想去河套走一走。希望秉寬能把草原平定,朕想去的地方太多了。”
……
……
草原深處。
一場戰事,接連進行了一天一夜。
唐寅所部經受了自從進入草原之後,最為嚴峻的一戰。
大明此時仍舊基本上無兵員的損失,卻是在這一戰中,折損將士超過千人……同樣的,令韃靼人造成了四五千人的兵馬折損,雙方近乎是硬碰硬的較量。
一直到天黑之後,韃靼人材終於撤兵。
“從昨夜到現在……韃子瘋了。”徐經從前線回來。
所謂的前線陣地,距離中軍營帳也就二三裡的距離,這是唐寅為了保證大軍駐紮的縱深,不得不安排如此的紮營格局。
徐經回來之後,第一時間找到唐寅。
這一戰唐寅並沒有在第一線,而一直在留意後方韃靼人的動向。
因為在山巒的另一邊,也就是西北方向,韃靼人也有兩三萬的兵馬在活動,在這一戰中,這些韃靼兵馬雖然形成了一定的滋擾,但沒有發動大規模的突襲。
唐寅抬頭看了徐經一眼,道“照如今這形勢看來,援軍已經距離我們不遠了。”
徐經道“伯虎你是說,朝廷派援軍來?韃靼人是覺得我們要兩軍彙兵了,所以跟瘋狗一樣與我們交戰?”
這邊唐寅還沒回答,就見到張銳帶著兩三名護衛回來,而張銳身上還有血跡,胳膊上的盔甲都碎了,但並沒有見到張銳受什麼傷。
“小公爺,您這是?”徐經打量過去。
張銳道“韃子從東邊埋伏了一路人馬,突然殺過來,給擊退了。東邊守軍的數量太少,火彈都打完了,最後是靠兵器的肉搏才打退他們……折了二百多弟兄……現在將士們已經在換防了。”
徐經突然想到什麼,對唐寅道“伯虎,現在麻煩也來了,南邊第一線的將士,火彈數量也在急劇減少。如今火彈數量,可能連入草原時的三成都不到了,如果再這麼損耗下去,咱連突圍的火彈都沒有了。”
唐寅冷聲道“都到這份上,還想著突圍?”
“不然呢?”徐經道,“除了火彈,咱甚至都指望不上弓箭。咱將士帶的弓箭極少,如果是要靠搶韃靼人的箭矢去打仗,更不靠譜了。難道要靠最後那把刀去打仗嗎?缺軍糧就算了,如果跟以前一樣,隻能靠近身作戰,隻怕將士們折損會比他們大得多,對麵可是有超過十萬的兵馬。”
唐寅沒有正麵去解決徐經所說的困難,他道“該換防就換防,也讓將士們節省火彈,韃靼人不到射程之內,一定不能用火銃,現在能用的炮彈數量也不多了,我們還要再堅持個十天左右,等到大明的援軍到來。”
“十天?”
徐經差點要發表抗議。
張銳道“糧草基本上已經空了,搶也搶不來,韃靼人還會繼續攻擊。咱的馬匹已經宰殺了不少,其餘的牲口基本上都沒剩下。將士們先前的來的乾肉基本上也沒什麼剩的……堅持個四五天還好說,如果是十天的話……”
唐寅無奈道“有一口吃的,就能多堅持幾天。韃靼人這幾天攻勢越是猛烈,說明他們也是強弩之末。”
徐經道“他們十萬兵馬來打我們,算什麼強弩之末?或者十萬都是少說了,若是算多點,可能二十萬兵馬也不止……”
……
……
韃靼人接連襲營。
當晚韃靼人又發動了新一輪的攻勢。
唐寅非常頭疼。
而當晚馬儀也是從第一線撤回來,他是換防回來的,又趕緊來拜訪唐寅,尋求突破困境之法。
“大人,末將有一句不知當講不當講。”馬儀道。
“說。”唐寅繼續研究地勢圖。
馬儀歎道“實在不行的話,我們就先撤回到西北方向,那邊雖有兩三萬韃靼人駐守,但好在我們有機會將其一舉殲滅,但一定要打韃靼人一個措手不及。如果能打下來,我們或還能獲得一些軍糧物資,能堅持更久的時間。”
唐寅道“平虜侯,你覺得朝廷的援軍,還有多久能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