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著李靖的話,李世民瞬間止住了笑。
李靖是一個非常合適的人選,不管是指揮能力還是統軍能力,都是很優秀的。
可李世民其實想禦駕親征。
消滅突厥這一仗,如果不能禦駕親征,不能消除內心的仇恨,渭水之盟的恥辱。
李承乾發現李世民的異樣,生怕李世民多心,上前拱手道:“父皇,李師戰場經驗豐富,非常適合做此時出征的主帥,有李師出馬,絕對能夠凱旋而歸。”
周圍的大臣們也是紛紛頷首,覺得有李靖出馬,確實勝算更高。
既然阻止不了陛下和太子,那隻能挑選一個適合的主帥。
“臣附議。”
由裴寂等人帶頭,房玄齡和杜如晦也是一樣拱手上前。
李世民看著一眾大臣拱手同意,他臉色很不好看。
其實李承乾多心了,李世民覺得提防李靖是從突厥回來之後,因為功勞實在是太大了。
這一次,李世民猶豫是想自己出征。
想了想,他試探的開口:“這次朕要禦駕出征。”
什麼?
大家都懷疑自己聽錯了。
陛下要禦駕親征?
房玄齡第一個站出來反對:“陛下,萬萬不可啊。”
“是啊,陛下,身為一國之君,怎能深陷戰場,萬萬不可啊。”杜如晦也在一旁附和。
很快三省六部的官員都紛紛的上前阻止。
李世民臉色更難看了。
一國之君怎麼就不能禦駕親征了?
“陛下,國不能一日無君啊。”裴寂也是在極力勸阻。
雖然是老臣派,效忠的是李淵,可裴寂還是心係大唐的。
誰都不想大唐在陷入混亂之中。
安穩日子,他們還沒有過夠呢。
李承乾明白了李世民的意思,在大臣們紛紛阻止後,他站了出來拱手道:“父皇,貞觀剛穩,不宜受波折。父皇乃是定海神針,一旦定海神針不在長安,朝堂會如何混亂,難以想象。”
“如若父皇是為了報渭水之恥,兒臣願為父皇分擔,替父出征。由李師為主帥,兒臣為監軍,共同討伐突厥。”
替父出征?
官員們也是一愣。
李世民則是聽懂了李承乾的話。
貞觀剛穩,暗示著長安城還有一個太上皇,他要是禦駕親征的話,太上皇要是惦記皇位
後麵他都不敢想象。
深深歎了口氣,自己不能出征總是有些遺憾,李世民目視一直彎著腰的李承乾。
讓太子替父出征?
不是不可以,隻是李承乾才十歲,還是太小了。
“此事,再議。”李世民見自己沒希望出征突厥,也不想讓太子去,又找不到很好拒絕的理由,起身道:“六部先準備大軍出征的事宜,由代國公為主帥,其他人選待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