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利想儘腦汁,又提出了新的疑惑:“草原如今的牛羊都已經被唐軍繳獲了,不知太子殿下未來準備如何讓突厥百姓吃飽呢?”
這也是突利歸降大唐準備提出的條件。
絕對不能讓跟著自己的牧民餓肚子,他們實在是夠慘了,被頡利剝削的就差易子而食了。
對於糧食的問題,李承乾都不帶考慮的就回答道:“很簡單,朝廷會批一筆救濟糧,以貸款的形式發放給牧民。”
“至於繳獲的牛羊未來是大唐的,那麼永遠都是大唐的。牛羊會平均分給一百個鎮官府,鎮官府統一登記之後發放給鄉官府,鄉官府做好統計再發放給村裡,一個村為一個集體。既然是集體,那麼收成除去稅收,要按照勞動所得分配,乾得多拿得多,乾得少拿得少,我們就已計分為例。”
“村裡分配到你家養的牛羊,如果一年內下了十隻羊羔或者牛仔,那麼一隻羊羔記十分,牛仔就記二十分。要是分配到你家的牛羊丟了,或者是被你養死了,那麼就要接受賠償,到時按照官方來宣判,這牛羊到底是怎麼死的。”
“一分在年底的時候,可以分得相應的糧食。”
“另外還有耕種,在草原開荒一畝地,可以得十分,開荒十畝地,那就是一百分,同樣年底可以按照計分發放一定的糧食。”
“總之,在未來的十年時間,突厥百姓是沒有財產的,除了你居住的房子是你的,鍋碗瓢盆是你的,地是大唐朝廷的,牛羊也是大唐朝廷的。但十年之後......”
後麵的話,李承乾沒有說。
但突利已經聽得很明白了。
也就是大唐要讓突厥百姓給他們放牧,加開荒。
“太子殿下,您說的這個分,一分到底有多少糧食呢?”突利突然關心起了這個問題。
因為之前的牧民也是給貴族放牧,可吃都吃不飽。
給大唐放牧和貴族放牧,反正都是放牧,最主要的是能分多少糧食。
李承乾沉吟片刻,看了眼衛規有些為難道:“關於這一點,我們還會進一步的優化。但孤能夠保證,隻要牧民肯乾,願意乾,分的糧食足夠他們吃一年的。而且孤還能保證,未來不會再有餓死的突厥百姓,為了更好的實施這個政策,家中沒有糧食的,可以找集體借,集體不給的,可以去鄉或者鎮去告,主要就是讓突厥的百姓都能夠安穩的活下去。”
“十年的開荒,孤相信未來突厥百姓的生活一定會非常的美好。”
每一個問題都得到了回答,突利已經沒有繼續問下去的必要了。
因為從李承乾的語氣和眼神之中能夠看出來,太子是一個好太子,是一個真心為百姓著想的太子。
所有的政策都是圍繞著百姓。
雖然聽上去很震撼,覺得百姓並沒有得到什麼實際性的東西。
但突利知道,這是一個漫長的計劃,李承乾試圖在打破原有的規則,創立一個新的規則。
這個規則一旦創立成功,突厥將會是一個嶄新的突厥。
“太子殿下,我沒話可說了。”突利忽然歎息一聲。
李承乾滿意的點點頭,然後由他提出了一個問題:“突利可汗,你什麼時候歸降大唐啊?”
額......
本來還感歎的突利,忽然抬頭看向了李承乾。
這麼直白的嗎?
他不要麵子的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