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月後。
四艘鐵甲艦出現在了登州碼頭遠處,後麵更是跟著三十餘艘戰船。
登洲碼頭的高句麗士卒看見大唐的海軍來了,瞬間緊張了起來。
白江口一戰,不少高句麗士卒都參加了,那一戰倭國的慘烈程度,他們還曆曆在目。
畏懼之心立即升起。
帶頭的鐵甲艦上,李承乾和李世民拿著望遠鏡,眺望登洲碼頭。
“太子接下來,你打算怎麼打這一仗?”李世民放下望遠鏡問道。
李靖也是好奇的看向李承乾。
如今大唐的海軍不一樣了,不能按照以往的方式打。
他們也想看看太子是如何指揮海軍作戰的。
李承乾放下望遠鏡,升起右手握拳。
指揮室的劉仁軌和楚二見狀,立即明白了意思,對旁邊的傳令兵發號施令。
“擊鼓,下戰書。”
咚~
咚咚咚~
咚~
咚咚咚。
三十餘艘戰船同時擂鼓,氣勢浩大。
李世民和李靖等人對視了一眼,十分不解。
而李承乾等一通鼓過後,解釋道:“海軍的優勢,那就是炮。”
“登州碼頭是大唐建造的,用炮去轟碼頭肯定是不可取,那是迫不得已才會乾的事情。”李承乾輕蔑的看著登洲碼頭幾十艘高句麗戰船已經出動,冷笑道:“把高句麗的戰船引出碼頭作戰,才能將海軍的勢力發揮到最大。”
聞言,李世民頷首。
登洲碼頭可是大唐第三大的碼頭,若是炮轟毀了,事後還需要花費巨資重建,確實得不償失。
拿起望遠鏡,李世民確實發現高句麗戰船出戰了。
李承乾握拳伸起右手,五指張開。
在指揮室裡的楚二見狀,立馬對傳令兵下令道:“戰船出擊,適當距離一字陣型排列。”
傳令兵跑出指揮室,對著後麵的戰船不斷地揮舞著旗語。
足足重複了三遍。
戰船緩緩前進,超越了四艘鐵甲艦。
在甲板上的李靖等人也往四周看去。
發現三十餘艘戰船,浩浩蕩蕩的向前進發。
然後在不遠處一字陣型排列。
“一字陣。”李靖拿著望遠鏡道。
李承乾頷首:“沒錯,陣型已經擺開了,剩下就看高句麗的水軍如何應對了。”
三十餘艘戰船一字排開,而李承乾他們所在鐵甲艦的身後,三艘鐵甲艦也一字排開。
這讓李靖不解。
“太子殿下,鐵甲艦距離如此之遠排一字,能行嗎?”
聞言的李世民也是回頭望了過去,確實發現後麵的三艘鐵甲艦一字型排開。
李承乾對李靖的問題笑了兩聲。
“鐵甲艦的射程是戰船的兩倍有餘,距離足夠了,隻需要等待著高句麗水軍戰船自投羅網就行了。”
果不其然,高句麗水軍戰船對大唐戰船不夠了解,輕敵冒進。
高句麗的水軍將領看大唐隻有三十餘艘戰船,就有有種看不起的態度,讓船隊加快前進。
“十~”
“九~”
“八~”
......
李承乾舉著望遠鏡數著拍子。
“三~”
“二~”
“一~”
看高句麗已經進入了炮擊範圍,李承乾右手高高的舉起,但沒有下達命令。
其餘人不解。
明明已經進入炮擊範圍了,為什麼不下令開炮。
就連指揮室裡的楚二和劉仁軌也是焦急無比。
“太子殿下還在等什麼,難道要等高句麗水軍戰船到懟臉上嗎?”
“不知道,但我相信太子殿下。”
。。。。。。
就連李世民都看出來了,蹙眉道:“為什麼還不炮擊?”
“等等,再等等。”李承乾專心致誌的看著望遠鏡裡,高句麗水軍戰船慢慢的靠近,喃喃道:“一次就要消滅他們一半,不能心急。”
“等等。”
“等等。”
忽然,李承乾猛地放下了望遠鏡,右手高高舉起,隨後揮下。
楚二眼神直直的盯著李承乾背影,直到看見右手揮下,立即明白了意思。
也不需要傳令兵了,自己就跑到了外麵,開始揮舞旗語。
轟~
轟~
轟~
三十餘艘戰船幾百發炮彈齊射,百炮齊鳴。
轟轟轟~
轟轟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