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箏將滾輪從驢背上取下,比作石碾。
“大家且看。”沈箏站在滾輪後,身後推動滾輪,“將這個滾輪比作石碾,本官使力推動石碾。”
她使力不大,所以滾輪受力後隻緩緩滾了一圈。
“石碾開始滾動受的力,是從本官手上傳遞過去的。”
眾人看著沈箏的手,點點頭。
這個他們知道。
“而石碾受力開始滾動,它開始滾動的方向,則是本官使力方向,也就是滾動力來源的切向。”
說著,沈箏又給他們解釋了一遍什麼叫做切向——大致可理解為,沿著運動方向的力。
梁複眸光一閃,他好像有些明白了。
但他依舊沒說話,而是認真聽著沈箏嘴裡每一個字,看著沈箏手上每一個動作。
沈箏拍了拍滾輪,看向他們道:“方才程愈所說,想用石碾夯地,最大的弊端不是牲畜會踩壞地麵。而是牲畜拖動石碾運動所產生的力,幾乎隻會在石碾接觸地麵的那一刻有切力,至於之後石碾施加給地麵的力,其實大部分都源自它本來的重力。”
其實這些事例,在生活中都隨處可見,隻是沈箏用力學的角度來解釋,對沒接觸過係統力學的人們來說,難免會複雜一些。
複雜歸複雜,複雜也有好處。
將“複雜”融會貫通,便可舉一反三。
除了梁複與喬老,不少人麵上露出疑惑之色。
沈箏在心中直歎,今天果真是和理科作伴的一天。
方才才合計完化學,這會兒又來合計物理。
哦對了,早上還在縣學教了數學——果真是數理化不分家。
梁複還在細細回味著沈箏的話。
切力......力的方向......
他難以描述眼下的感覺——就好像是他有一個老朋友,但他卻一直不知道對方的名字,因此對方在他眼中朦朧無比,也總擔心對方會不辭而彆,往後再難相見。
而如今“切力”這個詞從沈箏口中說出來,梁複就好像知道了“老朋友”姓甚名誰,有了“老朋友”的家中住所,與對方的關係也更近了一步。
他明白了!
梁複腦子轉得飛快,第一個便對喬老炫耀:“老喬,老夫是明白沈大人口中所說之意了,不知你可以明白?”
所以喬老明不明白?
明白一半吧,不是完全明白了。
但此時此刻,他怎可認慫?
“老夫也自是明白了。”他眼珠一轉,看向自己的得意大弟子:“就是不知愈小子明白與否?”
“弟子明白了!”程愈激動上前,“沈大人,不知學生如此理解可對?之前學生選用石碾的目的是壓地,可石碾被牲畜帶著滾動,力的方向不對,對壓地來說,便是浪費了力!”
他想得沒錯,力也能被浪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