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種感覺有些新奇,還有些令人緊張,以至於沈箏沒問衛闕賀禮的事。
二人一同站在了祭祀桌前,隨著又是一聲鑼響,吳裡正開始念祭詞,沈箏熟悉地做起動作。
二人麵對寬闊大河,背對眾人,三拜結束,舉岸歡呼。
“咱們同安縣也有自己的碼頭了!”
“咱們是不是第一個擁有碼頭的縣城啊!”
“往後咱們想出遠門,是不是可以乘船了?”
“咱們往後,是不是能見著更多新奇玩意了?聽說東邊沿海地區,可多魚蝦了!不知道有沒有機會吃上那麼一口。”
眾人正美美暢想著未來,突然一聲驚呼響起,“那......快看!那是什麼!”
眾人循著河水看去。
河麵上,幾艘船越駛越近,最開始隻是幾個小黑點,待到最後,這些船隻逐漸顯了真容。
三艘大船,一艘小船,正先後朝碼頭駛來。
其實小船也不小,約莫近一棟小樓大小,但在那三艘大船旁,倒將它顯得有些嬌小起來。
而那三艘大船,體積雖比不上運棉花的那艘大船,但也有兩棟樓大。
“船!”百姓們驚呼,“這麼快就有商船來了嗎?這不是掐著時間點兒來的!”
沈箏看著衛闕,福如心至,“衛大人,這便是您送的賀禮?四艘船......您也太大方了吧,下官怎麼好意思收下呢。”
誰料衛闕看著那船,也在愣神,“不對啊.......那個,沈大人你莫要誤會,船是漕運司的,本官哪裡來的本事將公家的船送人......”
沈箏一噎。
得,沒唬到。
她又問:“那您的賀禮呢?可是船上的東西?”
“是......”衛闕皺著眉,看著越來越近的船隻,“也不是......本官沒看錯的話,隻有兩艘船是漕運司的,另外兩艘......”
另兩艘也不是他安排的啊?
沈箏定睛一瞧才看出來,這幾艘船,還真有不同之處。
最前方的兩艘大船,一看便是有些年歲的老船,上頭有幾處修補痕跡,且木料顏色與後麵兩艘船比起來,也稍深一些。
說難聽點,便是這兩艘船賣相不咋好。
但後頭兩艘船就不一樣了。
後頭兩艘船,一大一小,皆是嶄新的新船,且桅杆上頭和甲板欄杆上,還都掛了卷成花的大紅布綢,一眼過去好不喜人。
餘時章幾人也很是好奇,一同過來問道:“哪兒來的船?”
“前兩艘是衛大人送咱們的。”沈箏看著後兩艘船搖了搖頭,“後兩艘不知,得船停靠後才知道。”
餘時章一聽,難得震驚。
他看向衛闕,麵上寫滿了“本伯欣賞你”,“你小子真行,這麼大兩艘船,說送就送啊?那咱們咋好意思收下呢,真是......”
“不是......!”衛闕看了一眼沈箏,“不是,伯爺,沈大人,船上的東西,才是漕運司給縣裡的賀禮,船......還是漕運司的。”
這倆人咋老想著敲漕運司竹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