嶽震川坐在廳中懊悔,“一子錯滿盤皆落索。”
為了把沈箏爭回工部,他心中已有了打算,就待明日上朝。
正想著,又一個差役跑了過來,“尚書大人,沈大人派人送了東西過來!”
嶽震川兩眼放光,猛一個起身,將差役手中的草紙搶了過來。
他就知道,沈箏不會生他的氣!
正午天光無比明亮,紙上,沈箏的字跡清晰可見——大型高爐初步構思與圖紙。
紙上那些語句有些晦澀難懂,但他能感覺出來,沈箏已經儘力在細化那些文字與思路,讓觀看之人更加易懂。
看著看著,嶽震川早已沉溺在其中,兩個差役站在他對麵,大氣都不敢喘一個。
直到水司官端著一盆“四不像”水泥入廳,才打破了那可怕的靜謐。
“尚書大人,下官......”
水司官剛開了個口,便被嶽震川“嘖”聲打斷。
嶽震川近乎貪婪地看著紙上一字一句,卻依舊無法想象,若此高爐鑄造出來,該有何等雄偉高大。
他差點掬不住自己的腳,這會兒便想衝進戶部,將沈箏搶回來。
但當他想翻到最後一張草紙,看看高爐最終樣貌時,發現了沈箏在紙上特意注紅的一段小字。
——乾坤之大,高爐之難,此圖解僅乃十中一二,剩餘鑄造細節,僅在構思,還請嶽大人及工部同僚先行解讀,來日再集思廣益,共同商討。
嶽震川感覺腦袋有點疼。
那麼複雜一遝紙,他費了老牛鼻子勁,都沒嚼透徹的圖紙,竟還隻是是十之一二?
他若這時去將沈箏搶過來,那不是丟工部的臉、浪費沈箏的時間嗎?
不行!他得先自己摸索摸索,等稍懂一些後,再叫上人一起解圖。
圖紙被“啪”一聲叩在桌上,他滿臉不耐問道水司官:“你又什麼事兒?”
水司官可太了解他這個神情了,連忙往後退道:“下官沒事兒,就是想問問您......”
“說實話!”
“水司造出來的水泥一直不凝固,下官想,下官能不能去戶部問問沈......”
水司官的聲音越來越小,最後自己都閉上了嘴。
嶽震川感到丟臉,但好在不用當麵丟臉。
他沒好氣說:“沈箏就在戶部,你這會兒去,說不定還趕得上趟,再過會兒,他們就不在戶部了。”
水司官端著盆跑了出去。
戶部門口,沈箏剛一隻腳跨上馬車,便聽見了有人在叫自己。
那人從工部而來,經過吏部之時都還在高喊,喊得有幾名吏部官員都探出了腦袋。
等到來人氣喘籲籲,將一盆黏噠噠的水泥遞到她麵前時,她突然覺得對方很值得尊重。
“是你啊。”沈箏笑著說:“水司的曾大人。”
她仔細看了一會兒盆內水泥,又割下一截衣布纏在手指上,挖了一些水泥出來看。
“粉磨太細了,還有這種石膏應該比較純,可以酌量少加一些。曾大人先回去試試,明日若還是不對,咱們再做商討。”
曾同實發誓,沈箏,是他在大周朝廷上下,遇到過最好說話的官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