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不及細想,沈箏先帶著府中眾人跪了下去。
洪公公笑眯眯地宣旨:“奉天承運皇帝,詔曰:同安縣令、工部檢校拾遺沈箏,敏慧端方,恪儘職守。自任職以來,輔政勤謹,興利除弊,政績昭然,朕心甚慰。”
府上眾人的心這才放了下去。
當今下旨和先帝不一樣。
先帝讓人擬旨之時,無論賞罰,聖旨開篇都會先誇誇兩句,將領旨官員的政績道上那麼一二,然後才說正事。
比如先帝想罰你,但聖旨開篇完全聽不出來,拐個彎兒的功夫,一個“但”字後頭,可能接的就是“抄家滅族”,讓人心緒直衝雲霄,但又頃刻落下。
而當今就更實在一些。
當今要罰你,聖旨開篇就會罵你,若是要賞你,開篇就是誇誇,讓領旨之人少了份煎熬。
“今者,沈箏於工部之任,潛心鑽研,首創高爐之法,竟得精鋼。其質堅逾金石,其澤亮若星辰,實乃開天辟地之創舉!此鋼一出,可固城防、利農具、強甲兵,於國於民,功莫大焉。昔段鄴鑄劍,僅利一時;今沈箏煉鋼,福澤萬代。朕心,甚慰!”
洪公公念得抑揚頓挫,沈箏眼眸微睜,抬頭,“洪公公,鋼......煉出來了?”
高爐多久鑄造完成的?她怎麼一點風聲都沒聽到?
“昨日煉出來啦!”洪公公今日也高興得很,笑道:“嶽尚書瞞著大家呢,今日突然帶鋼上殿,可給大家嚇了一跳!皇上可高興了,說要賞賜嶽尚書,賞賜工部,您猜.....嶽尚書說什麼?”
沈箏腦子轉了一下,“嶽大人該不會讓陛下......賞本官吧?”
“就是這麼說的,嶽尚書一直在為您討功!”
洪公公想了想,又趕緊補充道:“不過您彆誤會,陛下可不是聽了嶽尚書的話才下旨的。陛下當即就說了——‘該賞誰,朕比你清楚。工部功不可沒,但究其根本,沈卿才是總攬綱要者。’哎呀,旨還沒宣完,沈大人,咱先辦正事......”
沈箏有些期待了。
財來,財來——
“朕念其功勳卓著,特賜:黃金千兩,白銀五千兩,雲錦百匹,流光錦百匹,東珠百顆,頭麵十套,京郊良田五百畝附佃戶......”
正當沈箏以為差不多之時,洪公公深吸一口氣:“特許佩金魚符,可攜侍從三人自由出入皇宮;賜“慧心濟世”金匾一塊,準於宅門懸掛;其親族可蔭三人入仕。望卿續展奇才,欽此——”
金魚符?
聞言,饒是古嬤嬤這位宮中老人都瞪了眼。
金魚符是朝官身份象征,除卻親王之外,就隻有三品以上的官員可佩戴。
這則聖旨雖沒給她家大人升官,但“特許佩戴金魚符”,又何嘗不是另一種形式的“升官”呢?
陛下待她家大人,真真極好......
所有人的注意力都被“金魚符”吸引,但沈箏卻在思考另一件事。
“其親族可蔭三人入仕”,意為她可以給三個親人謀官,當朝廷關係戶。
聽起來挺美的,可......她沒血親啊。
所以陛下這是......催婚?
管他的,先把賞賜收下。
這回的賞賜,可比上頭兩回都還要豐厚!
“臣沈箏,領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