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野在暴雨裡踩碎第七片積水時,終於看到了那座藏在武夷山深處的古寺。青灰色的瓦簷被雨水衝得發亮,寺門上方的“雲棲寺”三個字漆皮剝落,卻仍透著股舊時光的沉鬱。他懷裡的青銅羅盤硌得肋骨生疼,羅盤指針瘋了似的轉,最後死死指向寺後那片被藤蔓纏滿的竹林——這是他爺爺臨終前攥著他的手說的“藏龍地”,說那裡埋著能解開“武夷懸棺”秘密的東西。
“林哥,這雨也太大了,要不咱先找地方躲躲?”跟在後麵的阿凱抹了把臉上的雨水,背上的防水包被風吹得歪歪斜斜,裡麵裝著洛陽鏟和夜視儀。他剛大學畢業,跟著林野跑了半年野外,還是第一次見這麼邪門的天氣——明明出發時還是晴天,一靠近武夷山就下起了瓢潑大雨,連手機信號都斷得乾乾淨淨。
林野沒說話,隻是從背包裡掏出個用油布裹著的東西,打開是塊巴掌大的玉佩,玉色發暗,上麵刻著看不懂的紋路。這是爺爺留下的唯一遺物,上次在龍虎山遇到的老道士說,這玉佩能“引氣尋脈”,隻要靠近古物,玉紋就會變亮。此刻玉佩上的紋路果然泛著淡淡的綠光,順著綠光望去,竹林深處隱約有個被雜草蓋住的洞口。
兩人踩著沒踝的泥水往竹林走,剛靠近洞口,就聽見裡麵傳來“滴答”的水聲,混著風穿過竹林的“沙沙”聲,像有人在暗處低語。阿凱打了個哆嗦,從包裡摸出強光手電:“林哥,這洞看著像人工挖的,不會是盜墓賊留下的吧?”
“不是。”林野蹲下身,用手指摳了摳洞口的泥土,指尖沾到的土帶著股淡淡的檀香,“這是‘封門土’,古代寺廟用來封存重要東西的,你看這土的顏色,至少有五百年了。”他說著從背包裡拿出折疊工兵鏟,小心翼翼地挖開洞口的封門土,沒挖幾下,就碰到了一塊冰涼的石頭——是塊青石板,板上刻著和玉佩上相似的紋路。
就在林野的手指碰到青石板紋路的瞬間,懷裡的青銅羅盤突然“嗡”的一聲震動,指針直直指向石板中心。他心裡一緊,想起爺爺日記裡寫的:“雲棲寺後,紋合則門開,紋錯則氣散。”他趕緊掏出玉佩,將玉佩上的紋路對準石板紋路,剛對上,青石板就“轟隆”一聲,緩緩向一側移開,露出個黑黢黢的通道,一股帶著黴味的涼風從裡麵湧出來。
“走。”林野打開夜視儀,率先走進通道。通道很窄,隻能容一個人側身走,牆壁上刻著密密麻麻的圖案,有山有水,還有些穿著古裝的人抬著棺材往懸崖上走——這是武夷懸棺的場景!阿凱跟在後麵,用手電照著牆壁,越看越驚訝:“林哥,這圖案跟咱們在博物館裡看的懸棺壁畫一模一樣,難道這裡真的跟懸棺有關?”
林野沒應聲,注意力全在腳下——通道地麵上有很多細小的凹槽,像是某種機關。他想起爺爺日記裡的另一句話:“步步踏紋,方可前行。”他低頭仔細看,發現地麵凹槽和牆壁上的圖案能對應上,便踩著凹槽的位置慢慢走,每走一步,牆壁上的圖案就亮一下,像是在指引方向。
走了大概五十步,通道突然變寬,眼前出現一個圓形的石室。石室中央放著一個半人高的銅匣,銅匣上刻著一條盤旋的龍,龍嘴裡含著一顆紅色的珠子,珠子泛著紅光,將整個石室照得暖融融的。林野剛想靠近,就聽見石室角落裡傳來“哢嚓”一聲,他趕緊拉住阿凱,往旁邊一躲,隻見剛才他們站的地方突然落下一排尖刺,紮在地上發出“滋滋”的聲響。
“好家夥,這機關也太狠了!”阿凱嚇得臉都白了,緊緊抓著林野的胳膊。林野盯著銅匣,發現銅匣周圍的地麵上刻著八卦圖案,每個卦象對應一個方位,而銅匣上的龍嘴珠子正好對著“離卦”的位置。他想起爺爺說過,古代藏寶地常用八卦設陣,得按“相生”的順序走才能靠近。
林野深吸一口氣,按照“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金生水、水生木”的順序,踩著八卦圖案往銅匣走。每踩對一個卦象,銅匣上的龍紋就亮一下,等他走到銅匣前,龍嘴裡的珠子突然“啪”的一聲彈開,露出裡麵一張折疊的絲絹。
他小心地拿出絲絹,展開一看,上麵用朱砂寫著密密麻麻的字,還有一幅畫,畫的是武夷山的地圖,地圖上標注著十幾個紅點,其中一個紅點旁邊寫著“懸棺主墓”。絲絹上的字是古漢語,林野勉強能看懂大意:武夷懸棺並非普通墓葬,而是古代“越族”用來存放“鎮族之寶”的地方,雲棲寺的銅匣裡藏著打開主墓的“鑰匙”——就是那顆龍嘴珠子。
“林哥,你看這個!”阿凱突然指著銅匣的底部,那裡刻著一行小字:“月圓之夜,珠映懸棺,門自開。”林野抬頭看了看石室頂部,發現有個圓形的孔洞,雨水正從孔洞裡滴下來,落在地上形成一個小水窪。他心裡一算,明天就是農曆十五,正好是月圓之夜。
就在這時,石室外麵突然傳來“咚咚”的腳步聲,伴隨著有人說話的聲音:“剛才明明看到這邊有光,怎麼不見了?”林野心裡一緊,趕緊把絲絹和珠子收好,拉著阿凱躲到石室的角落裡,用旁邊的石塊擋住身體。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進來的是三個穿著黑色外套的人,為首的是個留著絡腮胡的男人,手裡拿著一把獵槍,眼神凶狠。他身後的兩個人扛著撬棍和繩索,顯然也是衝著銅匣來的。絡腮胡走到銅匣前,用獵槍敲了敲銅匣:“就是這個,老大說裡麵有打開懸棺的鑰匙,趕緊撬開!”
其中一個瘦高個剛想動手,就被絡腮胡攔住:“等等,這銅匣看著有機關,彆亂動。”他從口袋裡掏出個小巧的儀器,對著銅匣掃了掃,儀器屏幕上顯示出密密麻麻的紅線:“好家夥,裡麵全是炸藥,一動就炸。”
林野躲在角落裡,手心全是汗。他知道,這些人肯定是“盜寶團夥”,之前在龍虎山就聽說過,有夥人專門盜掘古代墓葬,手段狠辣。他悄悄從背包裡摸出個煙霧彈,這是上次在野外求生時買的,沒想到現在派上了用場。
就在瘦高個準備用儀器破解機關時,林野突然拉開煙霧彈的保險,往石室中央一扔,煙霧瞬間彌漫開來。“誰!”絡腮胡大喊,舉起獵槍對著煙霧亂射。林野拉著阿凱,趁著煙霧往通道口跑,身後傳來追打的聲音,還有獵槍的轟鳴聲。
兩人跌跌撞撞地跑出通道,顧不上外麵的暴雨,往山下跑。跑了大概半個小時,才甩掉後麵的追兵。他們躲在一棵大樹下,渾身濕透,卻都興奮得不行——絲絹和珠子都在,明天就能去尋找懸棺主墓了。
“林哥,那些人是誰啊?也太凶了。”阿凱喘著粗氣,喝了口礦泉水。林野搖搖頭:“不知道,但他們肯定也想要懸棺裡的東西,明天咱們得早點去,不然就被他們搶先了。”他掏出絲絹,借著手機的微光剛才跑的時候手機信號恢複了一點)仔細看地圖,發現懸棺主墓在武夷山的“天遊峰”附近,那裡有一處懸崖,懸崖上有十幾個懸棺,其中最大的一個就是主墓。
第二天一早,雨停了,天空放晴,一輪圓月掛在天上。林野和阿凱背著裝備,按照絲絹上的地圖往天遊峰走。路上遇到不少遊客,他們隻能假裝是登山的,避開遊客的視線,往懸崖下麵走。懸崖下麵有一條小路,是古代越族開鑿的,隻能容一個人走,旁邊就是萬丈深淵,看得人頭暈目眩。
走到懸崖中間,他們終於看到了那個最大的懸棺。懸棺用楠木製成,表麵刻著精美的花紋,棺材蓋緊閉著,旁邊有一個圓形的凹槽,正好能放下那顆龍嘴珠子。林野掏出珠子,對著月光舉起,珠子突然發出耀眼的紅光,照在懸棺上。
就在紅光碰到懸棺的瞬間,懸棺蓋“嘎吱”一聲,緩緩打開,露出裡麵的東西——不是屍體,而是一個方形的玉盒,玉盒上刻著越族的圖騰,周圍放著十幾個青銅器,有鼎、有爵,還有一把青銅劍,劍身上刻著“越王某年”的字樣。
林野小心地拿出玉盒,打開一看,裡麵放著一本用獸皮做封麵的書,書裡夾著一張金箔,金箔上刻著越族的文字。阿凱湊過來,用手機拍了照片:“林哥,這金箔上的字是什麼意思啊?”林野搖搖頭:“我也看不懂,得找懂古文字的專家看看。”
就在這時,身後突然傳來腳步聲,絡腮胡帶著那兩個手下走了過來,手裡的獵槍對準了他們:“把玉盒和金箔交出來,不然彆怪我們不客氣!”林野把玉盒藏在身後,盯著絡腮胡:“這些是國家文物,你們不能拿走!”
“國家文物?”絡腮胡冷笑一聲,“誰拿到就是誰的,識相的就趕緊交出來,不然我讓你們倆都掉下去喂魚!”他身後的瘦高個慢慢靠近,手裡拿著一把匕首。阿凱嚇得往後退了一步,差點踩空,林野趕緊拉住他。
就在這危急時刻,遠處傳來警笛聲,絡腮胡臉色一變,對著手下大喊:“快走!”他們轉身就往山下跑,沒跑幾步就被趕來的警察攔住,戴上了手銬。原來林野昨天在石室裡的時候,悄悄用手機報了警,警察根據他提供的位置,一直在附近蹲守。
一個穿著警服的中年男人走過來,遞給林野一張名片:“我是市文物局的張科長,感謝你們保護了文物。剛才那夥人是專門盜掘古墓的團夥,我們跟了他們很久了,沒想到被你們給撞見了。”林野把玉盒和金箔交給張科長,心裡鬆了一口氣——爺爺的心願終於完成了,武夷懸棺的秘密也終於要揭開了。
當天下午,林野和阿凱跟著張科長去了市文物局。專家們看到玉盒裡的書和金箔,都激動得不行。經過專家解讀,金箔上的文字記載了越族的曆史:越族是古代生活在武夷山一帶的少數民族,他們創造了燦爛的文化,懸棺裡的鎮族之寶是“越族玉璽”,據說擁有玉璽就能統領整個越族。而那本書是越族的“史書”,記錄了他們的生活習俗和祭祀儀式。
“林先生,根據史書記載,越族玉璽應該還在懸棺主墓的暗格裡,隻是我們剛才沒找到。”張科長看著林野,“你們對古墓的機關比較熟悉,能不能跟我們一起再去一次?”林野點點頭,他也想親眼看看那個傳說中的玉璽。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第二天一早,文物局的考古隊就帶著裝備出發了,林野和阿凱作為向導,跟著一起去天遊峰。這次他們有專業的設備,很快就找到了懸棺主墓的暗格——就在懸棺底部,需要用特殊的工具才能打開。
考古隊的李教授小心翼翼地打開暗格,裡麵果然放著一個方形的玉印,印麵上刻著越族的圖騰,印紐是一條盤旋的龍,和雲棲寺銅匣上的龍紋一模一樣。李教授激動得手都抖了:“這就是越族玉璽!沒想到真的存在!”
就在大家圍著玉璽歡呼的時候,林野突然注意到暗格的角落裡還有一個小小的銅盒,他小心地拿出銅盒,打開一看,裡麵放著一封信,信封上寫著“留予有緣人”。林野拆開信,裡麵的紙已經泛黃,上麵的字是用毛筆寫的,字跡工整:
“吾乃越族最後一任族長,因族人離散,故將玉璽藏於懸棺,盼後世有緣人能將其取出,讓越族文化重見天日。雲棲寺銅匣中的絲絹,不僅有地圖,還有‘越族祭祀舞’的圖譜,若能在月圓之夜,於懸棺前跳此舞,可喚醒‘守護神獸’,得其指引,尋得越族的‘寶藏’——非金銀珠寶,乃吾族世代相傳的‘天文曆法’和‘醫術秘籍’。”
林野把信遞給張科長,大家都驚呆了。李教授看著信,激動地說:“越族的天文曆法和醫術在古代非常先進,如果能找到這些秘籍,對研究古代科學文化有重大意義!”張科長看著林野:“林先生,你願意跟我們一起尋找這些秘籍嗎?”
林野想起爺爺臨終前的眼神,想起這一路上的經曆,笑著點點頭:“我願意。”阿凱在旁邊興奮地跳起來:“林哥,咱們又有新冒險了!”
當天晚上,考古隊在天遊峰的懸棺前搭起了帳篷,準備等月圓之夜跳越族祭祀舞。林野拿著絲絹上的圖譜,跟著文物局的舞蹈專家學習祭祀舞。圖譜上的動作很複雜,有不少模仿鳥獸的姿勢,林野學得很認真,阿凱在旁邊跟著瞎比劃,惹得大家哈哈大笑。
月光漸漸升高,照在懸棺上,泛著銀白色的光。林野深吸一口氣,按照圖譜上的動作,緩緩跳起祭祀舞。他的動作越來越熟練,越來越舒展,像是真的和古代的越族人產生了共鳴。就在他跳完最後一個動作時,懸棺突然發出“嗡”的一聲,懸崖周圍的石頭開始震動,遠處傳來“嗷”的一聲長嘯,像是某種神獸的叫聲。
大家都驚呆了,看著懸崖下麵,隻見一道綠光從穀底升起,在空中形成一個箭頭,指向武夷山的“玉女峰”方向。李教授激動地說:“這就是守護神獸的指引!秘籍肯定在玉女峰!”
林野看著綠光,心裡滿是期待。他知道,這隻是一個開始,接下來還有更精彩的冒險在等著他們——玉女峰下,越族的天文曆法和醫術秘籍,還有那些未知的秘密,都在等著他們去發現。而他,也將帶著爺爺的心願,帶著對古代文化的敬畏,繼續走下去,讓更多的曆史寶藏重見天日。
綠光在夜空中停留了約莫三分鐘,才緩緩消散在玉女峰的方向。林野收回目光時,手心還殘留著跳舞時攥緊的汗意——方才起舞時,他總覺得有股莫名的力量在牽引著動作,仿佛石壁上的懸棺在靜靜注視,連風穿過峽穀的聲音都變得格外柔和。
“得趕緊準備,明天一早就去玉女峰。”張科長收起相機,把拍下的綠光軌跡照片傳給考古隊總部,“剛才總部回消息,說玉女峰西側有片從未開發過的古林,裡麵可能藏著越族遺跡,但那片林子地形複雜,還有不少沼澤,得請當地向導帶路。”
阿凱湊過來,指著手機裡的地圖:“林哥,你看,玉女峰離咱們現在的位置有十公裡,走路得三個小時,要是走小路的話,能近一半,但小路旁邊就是懸崖,聽說之前有遊客迷路掉下去過。”
林野沒接話,從背包裡翻出爺爺的日記,翻到最後幾頁——那裡畫著一張潦草的地圖,標注著“玉女峰下,水映石開”。他指著地圖上的一個紅點:“咱們不用走大路,也不用走遊客說的小路,爺爺日記裡標了條‘越族古道’,從這裡順著溪流走,能直接到古林入口,而且路上沒有懸崖。”
李教授湊過來看了看日記,眼睛一亮:“這地圖上的溪流走向,和咱們之前衛星圖上看到的一模一樣!越族古道應該是當年越族人進出古林的通道,說不定還能找到他們留下的標記。”
當晚,考古隊就在懸棺附近搭了帳篷。林野躺在帳篷裡,翻來覆去睡不著,索性拿出那封越族族長的信,借著帳篷裡的應急燈再看——信的末尾還有一行小字,之前沒注意到:“古林入口,需以‘龍珠’為引,方可見路。”他心裡一緊,趕緊摸出那顆從雲棲寺銅匣裡取出的龍嘴珠子,珠子在燈光下泛著淡淡的紅光,和信上的朱砂字跡莫名呼應。
第二天一早,天剛蒙蒙亮,考古隊就收拾好裝備出發了。當地向導是個五十多歲的大叔,姓王,世代住在武夷山腳下,對山裡的路熟得很:“古林那地方邪乎得很,進去的人很少有能完整出來的,裡麵的樹長得比房子還高,太陽都照不進去,而且沼澤地裡的泥能把人整個吞下去,你們可得跟緊我。”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林野走在最前麵,手裡拿著爺爺的地圖,順著溪流往古林走。溪流的水很清,能看到水底的鵝卵石,偶爾有小魚遊過,泛起一圈圈漣漪。走了大概一個小時,前麵的樹木突然變得茂密起來,陽光被樹葉擋住,隻剩下零星的光斑落在地上——古林到了。
古林入口處有一塊巨大的石頭,石頭上刻著和懸棺上相似的花紋,隻是花紋中間有個圓形的凹槽,正好能放下龍珠。林野掏出龍珠,輕輕放進凹槽裡,剛放進去,石頭就“轟隆”一聲,緩緩向一側移開,露出一條狹窄的通道,通道裡泛著淡淡的綠光,和之前在懸棺前看到的綠光一樣。
“這就是越族古道!”李教授激動地說,趕緊拿出相機拍照。大家順著通道往裡走,通道兩側的牆壁上刻著很多圖案,有越族人耕種、狩獵、祭祀的場景,還有一些星星和月亮的圖案——這應該就是越族的天文曆法!
走了大概二十分鐘,通道突然變寬,眼前出現一個圓形的廣場,廣場中央有一個石台,石台上放著一個方形的石盒,石盒上刻著越族的圖騰。林野剛想靠近石台,就聽見廣場四周傳來“哢嚓”的聲音,他趕緊拉住身邊的王向導,往旁邊一躲,隻見剛才他們站的地方突然升起一排尖刺,紮在地上發出“滋滋”的聲響。
“又是機關!”阿凱嚇得臉都白了,緊緊抓著林野的胳膊。林野盯著石台,發現廣場地麵上有很多細小的線條,組成了一個巨大的星圖,而石盒正好在星圖的中心——“北極星”的位置。他想起爺爺日記裡寫的:“星隨鬥轉,步隨星移。”
林野深吸一口氣,按照星圖上的星星位置慢慢走,每走一步,地麵上的線條就亮一下,像是在指引方向。走了大概三十步,終於到了石台邊,他小心地打開石盒,裡麵放著兩本用獸皮做封麵的書,還有一個青銅羅盤,和他懷裡的青銅羅盤一模一樣!
“這就是越族的天文曆法和醫術秘籍!”李教授激動得手都抖了,趕緊戴上手套,小心翼翼地把書拿出來。秘籍的紙張已經泛黃,但上麵的字跡依然清晰,有很多關於星星運行規律的記載,還有一些草藥的圖譜,旁邊標注著治療疾病的方法。
就在大家圍著秘籍歡呼的時候,廣場突然開始震動,地麵上的線條漸漸變暗。王向導臉色一變:“不好!這地方要塌了!咱們趕緊出去!”大家趕緊收拾好秘籍和石盒,順著通道往回跑,剛跑出通道,身後就傳來“轟隆”一聲巨響,廣場和通道都被泥土掩埋了。
“好險!”阿凱拍著胸口,大口喘著氣。林野看著被掩埋的通道,心裡鬆了一口氣——還好把秘籍拿出來了,不然就永遠埋在地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