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97章 屍易無限(202)_盜墓:白家勝利,萬事順意_线上阅读小说网 

第2297章 屍易無限(202)(1 / 2)

我知道,我們的文物保護之路還遠未走到儘頭。西周特展閉幕後,我們收到了來自河南博物院的邀請——他們在洛陽偃師發現了一座東周時期的貴族墓,墓中可能藏有大量竹簡,希望我們能協助進行竹簡的提取與保護。

出發去洛陽的前一天,老煙槍特意去了趟青溪鎮,回來時背著個沉甸甸的布包,裡麵除了新曬的艾草,還有一捆用紅繩捆著的竹簡。“這是我鎮上老秀才家傳的,說是清代的仿製品,上麵刻著《論語》選段,”他把竹簡遞給阿貴,“你不是想學生字嗎?先從這上麵的字認起,以後碰到真的東周竹簡,也能有點底子。”

阿貴接過竹簡,手指輕輕撫過竹片上的刻痕,眼眶有些發紅:“謝謝煙槍叔,我一定好好學,以後爭取能自己解讀竹簡上的文字。”

火車抵達洛陽時,正值初秋,偃師的田野裡滿是金黃的玉米。河南博物院的周館長親自來接我們,他手裡拿著一張剛出爐的考古勘探圖:“這座東周墓在偃師商城遺址附近,是我們在進行遺址普查時發現的。墓坑呈‘中’字形,有兩條墓道,從規格來看,墓主人應該是東周時期的卿大夫。最關鍵的是,我們在主墓室的東側發現了一個竹笥,裡麵裝滿了竹簡,初步判斷有上千支,但竹簡已經嚴重碳化,稍微一碰就可能碎掉,必須用專業的技術進行提取。”

sey楊聽到“竹簡碳化”,立刻皺起眉頭:“碳化竹簡的保護難度很大,需要在恒溫恒濕的環境下進行提取,還要用特殊的試劑加固竹纖維。咱們得先在墓坑周圍搭建保護棚,再準備好低溫提取設備,不能讓竹簡在提取過程中受到二次損壞。”

我們跟著周館長來到古墓所在地,墓坑已經被臨時的防雨棚覆蓋,幾名考古隊員正拿著溫濕度計測量墓內環境。周館長指著主墓室東側的一個土台:“竹簡就放在那個竹笥裡,我們已經用探鏟取了少量樣本,竹簡上的文字是‘蝌蚪文’,也就是東周時期的古文,內容可能涉及當時的禮製或曆史記載。”

胖子蹲在墓坑邊,探頭往裡麵看:“這麼多竹簡,要是都能解讀出來,說不定能填補東周曆史的空白!咱們趕緊搭保護棚,早點把竹簡取出來。”

搭建保護棚的工作花了三天時間,我們在棚內安裝了恒溫空調和加濕器,將墓內溫度控製在18c,濕度保持在65。提取竹簡的那天,阿貴特意穿上了新買的白大褂,戴上無菌手套,跟在sey楊身邊幫忙遞工具。

sey楊拿著一支特製的竹鑷子,小心翼翼地從竹笥裡夾起一支竹簡:“每支竹簡都要單獨編號,用無菌紗布包裹後放進特製的密封盒裡,盒內還要墊上泡過加固試劑的脫脂棉,防止竹簡在運輸過程中碎裂。”

阿貴按照sey楊的指示,認真地給每支竹簡編號、登記,遇到不認識的字,就用小本子記下來,等休息時再問sey楊。老煙槍則在保護棚外負責看守,防止無關人員進入,他還在棚子周圍撒了一圈雄黃,驅趕附近的蛇蟲。

提取工作進行到第五天,我們在竹笥的最底層發現了一支比較完整的竹簡,上麵的文字清晰可辨。sey楊用放大鏡仔細觀察後,興奮地說:“這段文字提到了‘盟誓’!說的是東周時期,卿大夫之間舉行盟誓的儀式流程,這對研究東周時期的政治製度太重要了!”

就在我們沉浸在發現的喜悅中時,突然聽到保護棚外傳來一陣爭吵聲。我們跑出去一看,隻見幾名當地村民正和考古隊員爭執,為首的村民手裡拿著一把鋤頭,情緒激動地說:“這墓在我們村的地裡,挖出來的東西憑啥都運到博物館?我們要求分一部分文物,不然就不讓你們繼續挖!”

周館長趕緊上前解釋:“老鄉,這些文物是國家的,不是哪一個村子的。我們把文物運到博物館,是為了更好地保護它們,等修複完成後,還會在博物館舉辦展覽,你們隨時都能去看。而且,我們還會在村裡建一個文物保護宣傳站,讓大家都能了解咱們偃師的曆史文化。”

村民們顯然不相信周館長的話,依舊不肯讓步。阿貴見狀,突然走上前,從背包裡拿出那捆清代竹簡,遞給為首的村民:“大叔,您看這竹簡,是我煙槍叔家傳的,上麵刻著老祖宗的字。咱們挖出來的東周竹簡,比這個珍貴多了,要是留在村裡,沒有專業的保護條件,用不了多久就會碎掉,到時候咱們的子孫後代就再也看不到這些老祖宗留下的東西了。”

老煙槍也上前幫腔:“我年輕的時候在山裡挖過藥,見過有人把老碑刻當石料用,結果沒幾年碑上的字就全磨沒了。文物這東西,得靠專業的人保護,才能傳下去。你們要是想了解自己村裡的曆史,我們可以幫你們整理資料,還能請博物館的專家來村裡講課,讓咱們村的娃娃都知道自己家鄉的故事。”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村民們看著阿貴手裡的竹簡,又聽了老煙槍的話,情緒漸漸平靜下來。為首的村民沉默了一會兒,說:“我們也不是想搶文物,就是覺得這墓在咱們村,總得有點念想。要是你們能在村裡建宣傳站,給娃娃們講曆史,我們就不攔著你們了。”

周館長立刻答應:“沒問題!我們明天就安排人來村裡選址,爭取儘快把宣傳站建起來,還要給村裡捐一批關於文物保護的書籍,讓大家都能學習文物保護知識。”

一場風波就這樣平息了。接下來的日子裡,我們繼續有條不紊地提取竹簡,村民們還主動來幫忙,有的幫著看守保護棚,有的給我們送水送食物。阿貴利用休息時間,在村裡的小學辦了個臨時的“文物小課堂”,用簡單的語言給孩子們講東周時期的曆史,還教他們認竹簡上的簡單文字。

竹簡提取工作結束後,我們跟著周館長回到河南博物院,開始對竹簡進行修複與解讀。修複室裡,sey楊正用顯微鏡觀察一支竹簡,她手裡拿著一支細如發絲的毛筆,蘸著特製的加固試劑,小心翼翼地在竹簡的裂縫處塗抹:“這支竹簡上的文字提到了‘鄭伯克段於鄢’,和《左傳》裡的記載有些不同,可能是當時的另一種版本,對研究這段曆史有很重要的參考價值。”

阿貴坐在sey楊身邊,手裡拿著一本《東周文字字典》,一邊對照竹簡上的文字,一邊在小本子上記錄:“楊姐,這個‘盟’字,竹簡上的寫法和字典裡的不太一樣,是不是當時的異體字?”

sey楊笑著點點頭:“沒錯,東周時期的文字還沒有統一,不同地區的寫法會有差異,這就是異體字。你能注意到這一點,說明你看得很仔細。”

老煙槍則在修複室的角落裡,用艾草和薄荷煮了一鍋水,分給大家:“這水清熱解暑,還能提神,你們天天對著竹簡,眼睛和腦子都累,多喝點對身體好。”

胖子雖然對解讀竹簡興趣不大,但也沒閒著,他主動承擔了文物運輸的工作,每次都小心翼翼地把修複好的竹簡從修複室運到儲藏室,生怕出一點差錯。“這些竹簡比黃金還珍貴,要是被我弄壞了,可就成千古罪人了,”他一邊搬著密封盒,一邊念叨,“等解讀完了,咱們可得好好慶祝一下,我聽說洛陽的水席特彆有名,到時候我請大家吃!”

日子一天天過去,竹簡的解讀工作取得了重大進展。我們發現,這些竹簡主要記載了東周時期的禮製、盟誓儀式以及部分曆史事件,其中有一段關於“弭兵之會”的記載,比《左傳》中的記載更為詳細,補充了很多曆史細節。周館長拿著解讀出來的文字,激動地說:“這些竹簡填補了東周曆史研究的空白,是繼甲骨文之後,又一重大的曆史文獻發現!你們為中國的考古事業做出了巨大的貢獻!”

就在我們準備慶祝竹簡解讀工作完成時,周館長突然接到一個電話,臉色變得凝重起來。掛了電話,他對我們說:“有個緊急情況,在河南三門峽發現了一座西周時期的虢國墓,墓中可能藏有大量的玉器,但古墓已經遭到了盜墓賊的破壞,很多玉器被盜走了。當地文物局希望我們能派專家過去,協助進行搶救性發掘,還希望能幫忙追回被盜的玉器。”

胖子一聽有玉器,立刻來了精神:“虢國墓!我聽說虢國的玉器特彆有名,尤其是玉璧和玉琮,要是能找到幾件完整的,那可就太好了!咱們趕緊收拾東西,去三門峽!”

sey楊也說:“虢國是西周時期的重要諸侯國,虢國墓中的玉器不僅具有很高的藝術價值,還能反映當時的禮製和文化。盜墓賊對古墓的破壞肯定很大,我們得儘快過去,爭取能追回更多的玉器,保護好剩下的文物。”

老煙槍把艾草和竹簡都收好,說:“三門峽那地方多山,蛇蟲也多,我再去準備點雄黃和艾草,路上也能派上用場。阿貴,你把解讀竹簡的筆記帶上,路上還能再看看,說不定到了虢國墓,能用到裡麵的知識。”

阿貴趕緊把小本子放進背包,又把那捆清代竹簡小心翼翼地收起來:“我已經能認不少東周文字了,要是虢國墓裡有文字資料,我一定能幫上忙!”

我們很快就收拾好了行李,告彆了周館長和河南博物院的工作人員,踏上了前往三門峽的旅程。火車在豫西的群山間穿行,窗外的景色從平原變成了峽穀。我看著身邊的夥伴,他們臉上都充滿了期待,仿佛已經看到了虢國墓中那些璀璨的玉器。

我知道,前方等待我們的,可能是未知的危險和挑戰,但隻要我們齊心協力,就一定能克服困難,保護好那些珍貴的文物,讓它們重見天日,綻放出應有的光彩。我們的文物保護之路,還在繼續,而那些沉睡在地下的曆史,也正等待著我們去喚醒。

火車駛進三門峽境內,窗外的秦嶺餘脈愈發陡峭,黃河像一條金色的帶子在山穀間蜿蜒。阿貴趴在窗邊,手裡捧著那本快被翻爛的《東周文字字典》,時不時抬頭看看遠處的山巒:“你們說,虢國墓會不會像西周陳倉侯墓那樣,也有很多青銅器?我還沒見過真正的虢國玉器呢,書上說虢國的玉璧上會刻龍紋,特彆好看。”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sey楊正對著平板電腦裡的虢國墓葬資料分析:“虢國墓的玉器以‘組玉佩’最為著名,一套完整的組玉佩由玉璧、玉璜、玉管等組成,佩戴時要按照嚴格的禮製排列,不同等級的貴族佩戴的組玉佩數量和紋飾都不同。這次發現的古墓在三門峽上村嶺,這裡是虢國墓地的核心區域,之前已經發掘過好幾座虢國貴族墓,出土過不少珍貴的玉器,這次的墓主人身份可能不低。”

老煙槍從背包裡拿出個小布包,裡麵是他特意準備的雄黃粉和艾草繩:“三門峽多丘陵,山裡蛇多,尤其是蝮蛇,毒性強。這些雄黃粉撒在營地周圍能驅蛇,艾草繩點燃後能驅蚊,還能提神。咱們這次去的是盜墓賊破壞過的墓,說不定裡麵還留有他們設置的陷阱,得提前做好準備。”

胖子靠在椅背上,嘴裡嚼著牛肉乾:“管他什麼陷阱,有咱們這幾次的經驗,什麼屍蟞、流沙、毒箭,不都過來了?這次主要是追回被盜的玉器,順便看看能不能挖點好東西,比如虢國的青銅劍,聽說比漢代的環首刀還鋒利。”

火車抵達三門峽站時,當地文物局的鄭局長已經在出站口等候。他約莫五十歲年紀,皮膚黝黑,手上布滿老繭,一看就是常年在野外工作的人:“吳老師、王老師、楊老師、煙槍老師、阿貴老師,辛苦你們了!古墓就在上村嶺的半山腰,我們已經在附近搭了臨時營地,張教授也從西安趕過來了,正在營地等著你們。”

汽車往山裡開,沿途能看到不少掛著“文物保護區域”牌子的山坡。鄭局長指著窗外說:“上村嶺這地方,從上世紀五十年代就開始發掘虢國墓,光是貴族墓就發現了二十多座。這次被盜的墓是上個月村民放羊時發現的,盜洞挖得很隱蔽,藏在一片灌木叢裡,要不是村民的羊掉進盜洞,我們還不知道這裡有座古墓。”

抵達營地時,張教授正和幾名考古隊員圍著一張古墓勘探圖討論。見到我們,他立刻迎上來:“可算把你們盼來了!這座虢國墓的規模不小,墓坑呈‘甲’字形,有一條南墓道,從勘探情況來看,墓主人應該是虢國的卿大夫。盜墓賊從墓道東側挖了個盜洞,直接通到了主墓室,我們在盜洞裡發現了幾件玉器碎片,還有盜墓賊留下的洛陽鏟和手電筒,估計他們是半個月前盜掘的。”

我們湊到勘探圖前,圖上用紅筆標注著古墓的結構:主墓室在中央,周圍有三個耳室,分彆存放兵器、禮器和生活用品。張教授指著主墓室的位置說:“我們用探地雷達掃描過,主墓室裡有一個很大的木箱,應該是存放玉器的,現在不知道裡麵的玉器還在不在。最擔心的是,盜洞沒有封堵,最近幾天可能會下雨,雨水灌進墓室,裡麵的文物就全毀了。”

胖子蹲下身,用手指在圖上的盜洞位置劃了劃:“咱們明天一早就進去探查,先把盜洞清理一下,看看裡麵的情況。要是木箱還在,就算玉器被盜了,說不定還能留下點線索。”

sey楊點點頭:“盜洞周圍的泥土很鬆散,清理的時候要小心,彆發生塌方。我帶了幾支光纖內窺鏡,可以先伸進盜洞看看裡麵的情況,避免直接進去遇到危險。”

當天下午,我們跟著張教授和鄭局長去了古墓所在地。盜洞藏在一片茂密的灌木叢裡,洞口直徑約一米,周圍散落著一些泥土和碎石。sey楊拿出光纖內窺鏡,小心地伸進盜洞:“裡麵很黑,能看到一些木質結構,應該是墓室的槨板,槨板已經被撬開了一個缺口,盜墓賊應該是從缺口進入主墓室的。”

老煙槍在盜洞周圍撒了一圈雄黃粉:“先把蛇蟲驅趕走,明天清理盜洞的時候也能安全點。阿貴,你跟我一起去附近看看,有沒有盜墓賊留下的腳印或露營痕跡,說不定能找到他們的線索。”

阿貴跟著老煙槍在周圍探查,很快就在不遠處的一塊空地上發現了幾個腳印,還有一堆篝火的灰燼。阿貴蹲下身,仔細觀察腳印:“這腳印是男士皮鞋留下的,尺碼大概42碼,周圍還有車轍印,應該是越野車的,輪胎花紋很特彆,像是米其林的越野胎。”

老煙槍在篝火灰燼裡翻了翻,找到一個煙蒂:“這煙蒂是‘中華’牌的,還很新,應該是盜墓賊留下的。咱們把腳印和煙蒂的樣本取回去,交給警察,說不定能通過dna找到盜墓賊的線索。”

第二天一早,我們開始清理盜洞。胖子和幾名考古隊員拿著小鏟子,小心翼翼地把盜洞周圍的泥土挖開,避免觸動塌方。sey楊則用光纖內窺鏡實時觀察洞內情況,隨時提醒大家注意安全。

清理到約五米深時,胖子突然喊道:“有東西!”我們趕緊湊過去,隻見盜洞壁上卡著一塊綠色的玉片,上麵刻著精美的龍紋。sey楊小心地把玉片取下來,用放大鏡仔細觀察:“這是虢國典型的‘龍紋玉片’,應該是組玉佩上的部件,從玉片的磨損程度來看,應該是西周晚期的文物。”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阿貴湊過來,仔細看著玉片上的龍紋:“這龍紋和我在書上看到的不一樣,它的身體更細長,鱗片是三角形的,是不是虢國特有的紋飾?”

張教授點點頭:“沒錯,虢國的玉器紋飾有自己的特點,龍紋多為細長形,鱗片呈三角形或菱形,和其他諸侯國的玉器紋飾有明顯區彆。這塊玉片說明,主墓室裡確實存放著大量玉器,而且等級不低。”

清理到約十米深時,盜洞終於通到了主墓室。我們打開手電筒,往裡麵照去——主墓室裡一片狼藉,槨板被撬開,散落在地上,中央的木箱已經被打開,裡麵空空如也,隻剩下一些玉器碎片和木屑。

“太可惜了!”鄭局長看著空蕩蕩的木箱,心疼地說,“這麼重要的一座虢國墓,竟然被盜墓賊洗劫一空。我們一定要儘快追回被盜的玉器,不能讓它們流落到黑市上。”


最新小说: 奇俠係統 滬上來了個小神獸,叉腰旺全家! 末世重生,掠奪男女主異能會上癮欸 純恨夫妻雙重生,我嫁權貴你哭啥 怪物們說祂們愛我 舊愛晚成 安得一廈 渣男搞大替身肚子,我轉身高嫁京圈太子 雷神大洪 被家族拋棄後,我卻撿垃圾成女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