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朕的旨意,內容如下……”
“工部在近期之內要加緊生產,必須保證下轄五大匠作間日夜不歇,采用三班倒的方式,即使夜間也要燈火通明。”
“至於生產何種器具和品類,等散朝之後朕會派人去工部跟你詳細分說!”
“現在,朕先說說準備下發給工部所有的任務……”
然而還沒等楊一笑詳細講解,隻見柳長生已經急急行禮發問,滿臉好奇道:“敢問陛下,何謂三班倒?”
楊一笑沒有回答,而是目光向老太監黃裳微微示意,隨即就見老太監取來一本冊子,當著滿朝文武的麵遞給了柳長生。
這時楊一笑才開口道:“此冊之中,詳細記載,關於三班倒的章程,以及流水線生產的辦法,朕已經全都寫在其上,柳尚書你讀過之後便可知曉。”
老柳連忙把冊子塞進懷裡,宛如藏下寶物怕人覬覦的守財奴,滿臉堆笑道:“竟然是陛下親筆所寫,這必然是天工格物的神書,從今以後,這就是工部的第一瑰寶。”
這話看似吹捧楊一笑,然而楊一笑卻鄭重其事點點頭,語帶深意道:“冊中所記,諸多機巧,說它是一本神書並不為過,以後確實可以當做工部壓箱底的秘本。”
柳長生笑的直接咧開大嘴。
如此一幕,引的滿朝官員抓耳撓腮一般好奇,每個人都在揣測,這本書中寫下了何種技術。
當今天下所有人都知道,大唐皇帝楊一笑有著通天徹地之才,不但詩詞冠蓋當世,而且精通格物之學,能釀美酒,提煉精鹽,改良水車,發明各種新式農具……
總之一句話,這位皇帝是全才!
隻要是楊一笑搞出來的東西,必然是能讓整個天下垂涎的寶物。
而現在,楊一笑在眾目睽睽之下賜給工部一本秘冊。
滿朝官員都知道,老柳屬於隻進不出的混不吝,這本冊子一旦到了他的手裡,大家幾乎沒有借來一閱的可能。
但是,大家心裡的好奇該如何滿足啊?
老柳肯定不講情麵,誰也彆想從他手裡借出來,但是陛下性格溫厚,或許可以求陛下開開恩。
因此,官員們齊齊把渴求的目光看向楊一笑。
隻見一個青年官員,仗著是楊一笑的小輩,於是主動站了出來,嬉皮笑臉替所有人說出了心聲。
“陛下,小臣鬥膽啟請……”
“方才陛下所言的三班倒,臣等也和柳尚書一般從未聽聞,現在柳尚書被陛下賜給了寶冊,閱讀之後必然能解除心中迷惑。”
“然而陛下啊,臣等卻依舊不得而知呢!
“尤其是小臣這種毛躁性子,必然滿心好奇搞得睡不著覺……”
“嘿嘿嘿,陛下您開開恩,要不,給臣等稍微講一講唄。”
“您放心,我們不探聽機密,如果涉及工部匠作的特殊技巧,我們肯定不會求陛下說給我們聽。”
“我們隻求陛下簡單說一說就行!”
這青年一邊說著,一邊眼巴巴看向龍椅,他是朝堂小輩,而且是楊一笑的子侄,因此敢求這種事,不擔心會惹的楊一笑不喜。
最主要的是,這小子是替所有好奇的官員說出心聲。
……
眼見所有官員全都翹首以待,楊一笑倒也沒有敝帚自珍的打算。
但他先是抬手指了指青年,笑罵一句假裝不悅的訓斥道:“你這小東西,整天不學習,咱們楊氏族內早就教授過這些知識,甚至當初楊家村的酒坊就曾采用過三班倒的勞作方式……”
“你爹你娘,你姐你哥,他們都對這事熟悉的很,偏生你這臭小子糊裡糊塗!”
“也罷,朕今日便給你講講!”
“順帶也讓諸位愛卿稍微了解一些,畢竟我大唐以後要在很多行當推行此政。”
楊一笑說到這裡時,揮揮手示意青年退下,而在青年行禮退下的同時,他解說的聲音已經傳進官員們的耳中。
“所謂三班倒,就是把一日一夜的勞作分成三個班次……”
“朕現在就以工部的匠作間為例,給大家說說這裡麵的門道!”
“比如,工部負責生產民用器具的匠作間,值此雪災急需賑濟之時,必須超數額的生產出大量鐵鍋。”
“每多一口鐵鍋,朝廷便能多搭建一個向災民施粥的棚子,因此這是極為重要並且迫在眉睫的任務,工部無論多難也要給朕把這塊硬骨頭啃下來。”
“但如果仍舊沿用以前的生產方式,那麼即便工部臨時招募大量工匠也完不成,原因很簡單,以前的方式會窩工。”
“而如果采用三班倒的辦法進行,就可以把一日一夜分成三個班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