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日一夜乃是十二個時辰,分攤三個班次恰好四個時辰一輪,如此一來,工匠哪怕高強度勞作也不至於累出問題!”
“但是匠作間的生產卻不會停頓,三波工匠可以日日夜夜輪番的乾。”
“第一波工匠,乾四個時辰,給他們放工休息,足足八個時辰之久……”
“然後第二波接上,也是一樣乾四休八……”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再然後,第三波開工!”
“如此循環往複,保證匠作不停,然而每一波工匠的休息時間都足夠,可保證所有的工匠在勞作之時全都精力充沛。”
……
伴隨著楊一笑的簡單講解,滿朝官員無不目瞪口呆。
足足良久之後,隻聽一人喃喃自語,道:“此方式一聽就懂,按說並沒有什麼技巧,然而為什麼我們就想不到呢,為什麼千百年來一直沒人想到呢?”
“三班倒的方式,可以讓工部擴招大量的人手,匠作間還是原來的那個匠作間,然而原本出產一份器具卻增長成了三份。”
“最關鍵的是,工匠們不會疲累!”
“每班休足八個時辰,這簡直是全天下最輕鬆的活計。”
“嘶……”
“本官忽然驚喜意識到,我們鹽場也可以這麼乾啊。”
“普通海鹽熬煮之後,有一部分需要提煉精鹽供應有錢人,並且這個缺口很大,我們鹽場的工匠哪怕起早貪黑也難以滿足。”
“如果按照陛下的辦法,我們也搞一套三班倒章程,豈不是意味著精鹽產量會翻三倍,從此以後能為國庫賺取三倍的錢財。”
鹽業本就暴利,翻三倍簡直要嚇死人!
而如果利潤真的翻了三倍,意味著負責鹽業的官員們功績也會翻上三倍,升遷考核之時,必然優先拔擢。
所以這官員越說越感覺興奮,忍不住把目光看向柳長生懷裡的冊子。
很明顯,他想借閱,詳細研讀之後,在鹽場也搞三班倒。
然而老柳看到他興奮的眼神時,立馬十分警惕的雙手捂住了胸口,怒氣衝衝道:“滾蛋,想都彆想,這是陛下賜給工部的,你們鹽場都是煮鹽的老粗……”
“就算給你們看,你們也看不懂!”
哪知那官員立馬反駁,當場叫囂道:“陛下方才說了,以後大唐的很多行當都要推行此政。我們鹽業乃是國之重器,憑什麼我們不能看這本寶書?”
老柳明知他說的有理,偏卻當庭耍起了無賴,同樣也叫囂道:“貧道才不管這些,貧道隻知道這是陛下賜給工部的,你如果真的想要借閱,乖乖喊一聲道爺來求啊。”
那官員雖然不是尚書級彆,但卻是掌管鹽業的一位大佬,最關鍵乃是很早之前就追隨楊氏,屬於當初涇縣十六家大戶的一家族長。
自古以來,最大莫過從龍之功,所以這位官員的底氣很足,絲毫不畏懼柳長生的尚書身份。
當即就惡狠狠的逼問道:“喊你道爺?想都彆想!姓柳的,你就說借不借吧?”
結果老柳直接仰頭‘哈’的一聲,分明是不打算給對方一絲一毫麵子。
……
如此爭吵一幕,落入楊一笑眼中。
其實他完全可以再寫一本冊子出來,賜給鹽業那邊就能完美的解決糾紛,但是帝王行事不能以常理而論,所以這本冊子隻能先讓工部獨享。
世上之事,道理相通,無論是器物還是學識,一旦泛濫了就失去珍貴。
獨一份的東西,那叫做瑰寶,而如果人手一件,再寶貴也不被重視。
故而,這本冊子就得讓臣子們爭。
總有一天,臣子們會從柳長生手中借閱到冊子,但是肯定要付出天大的代價,恰恰天大的代價會讓他們對冊子中的技術極其珍惜。
如此一來,不需要楊一笑強行下旨意逼迫,臣子們自己就會主動賣力,達成楊一笑推行各種技術的意圖。
這便是太上皇老爺子教導過的帝王權術!
……
【失眠睡不著,起來寫一章,先更新給大家,咱們今天繼續爆發】
喜歡臣本布衣,為何逼我稱帝?請大家收藏:()臣本布衣,為何逼我稱帝?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