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堂上的爭論還在繼續!
已經不止鹽業官員和老柳爭!
而是許多官員都參與進去,唇槍舌劍爭的臉紅脖子粗。
楊一笑表現的耐性十足,宛如看戲的吃瓜群眾,足足兩三盞茶時間過去,他才微微咳嗽了一聲,打斷朝堂群臣道:“諸位愛卿,可否暫停?朕需要提醒諸位一句,今日早朝要議的是賑災……”
他聲音有些輕淡,語氣也一如既往溫潤,仿佛勸架的鄰家小哥,給人一種和顏悅色的親切。
然而滿朝官員先是一靜,隨即臉色全都浮現惶恐,紛紛躬身行禮道:“臣等有罪,聒噪朝堂。”
楊一笑微微擺手,依舊和顏悅色,道:“無妨,朕不生氣,雖然諸位於朝堂之上怒目而爭,但你們爭的東西是朕之書冊,所以,這不算有錯。”
“況且你們之所以爭奪書冊,是因為想更好的辦好各部差事,在朕看來,此乃勸勸報國之心,故而,朕越發不會認為諸位有錯。”
“隻不過,朕還是剛才那句話,今日早朝的議題,主旨乃是針對賑災。”
“民間有句老話,事有輕重緩急,朕深以為然,國事也該如此。”
“所以,你我君臣繼續最重要的事……”
……
滿朝官員躬身傾聽,這一次再也無人敢發聲音,哪怕是混不吝的柳長生,此時臉上也全是肅穆神情。
恰恰,楊一笑下達的旨意並未說完,因此,他聲音平緩的繼續下旨。
“柳尚書……”
“朕方才已經說過,你工部的任務極重,故而,五大匠作間必須日夜開工。”
“要儘可能的多生產民用器具,諸如鐵鍋炊具等物一刻不能停,但凡出爐一車,立馬運送前線。”
“朕說的前線想必你能明白,它不是兵馬作戰的戰場前線,而是此次賑災大戰中的流民,流民聚集之地就是前線……”
“鐵鍋多產出一口,送過去便可多搭建一個施粥的棚子,而每多出一個粥棚,便可多賑濟幾十個百姓。”
“這是大事,是儘量保證大批災民不被餓死的天大之事,所以呀,朕不得不拜托柳尚書你一定要儘力而為。”
楊一笑說到這裡時,目光看向下麵的柳長生,溫聲問道:“此旨意可願領取?”
老柳幾乎沒有任何吃力,當場行禮大聲高呼起來:“請陛下放心,臣必然竭儘所能。”
楊一笑不由點點頭,話鋒一轉竟然再次下旨,有道:“此外,朕還有旨意……”
“今日早朝之上,你我君臣約定,朕允諾會去珠兒那裡安寢,你們則是整個道門出山襄助。”
“既然如此,朕就不客氣了。”
“接下來的聖旨旨意,下達的乃是給你道門!”
“柳長生,你且代為道門領旨吧……”
楊一笑說著聲音拔高,語調也充滿了正式嚴肅,沉聲道:“朕第一個要求,道門加派人手在民間遊走,凡是遭受雪災之地,必須有擅長醫術的道士前往。”
“至少要做到每個縣域出現十個道醫,能夠隨時應對該縣任何村莊的突發病患。”
“第二個要求,也可稱之為一份允可,此前你們道門曾經多次發出請求,希望朕允許你們在大唐境內設立道館,然而朕一直推辭拖延,始終不曾答應這件事。”
“之所以如此,想必你們心裡明白,自從漢朝黃巾起義開始,曆朝曆代都在防備道門會尾大不掉……”
“如果放任你們發展,教派必然威脅皇權。”
“然則現在,朕鬆開口子,允可你們設立道館,並且不限製道館設立的地域和數量!”
“也就是說,你們想設立多少就設立多少,想在何處設立就在何處設立……”
“隻要你們道門舍得在這件事上猛猛砸錢,朕甚至允許你們在大唐的每一個村莊都建造一座道館。從此以後,道門的意圖在我大唐境內算是得償所望了。”
“但是,柳長生,你心裡應該明白,朕這份允可是要收獲回報的!”
由於是公事公辦,涉及大唐和道門的談判,因此楊一笑全程都是肅然口吻,並且直呼老柳的名字而不是稱呼柳愛卿。
此時柳長生同樣一臉肅然,雖然恭敬行禮但卻目視楊一笑,直接問道:“敢問陛下想要的回報是什麼?”
楊一笑沒有回答,反而語帶深意反問一句:“你為什麼不問問朕為何突然改變態度,畢竟朕此前對此事表現的態度是不允許。”
隻見柳長生微微一笑,當即道:“回稟大唐陛下,道門心知肚明,此前陛下不允可我們在大唐發展,是因為曆朝曆代防備道門的慣例……”
楊一笑不等他說完,立馬故意追問一句:“那麼現在朕為何不防備了呢?”
老柳再次一笑,神情全是欣喜,道:“這自然是因為陛下已經看清了道門並無危害,認定我們和大唐的利益捆綁已經到了不可分割的境地,今後無論道門壯大到何種程度,大唐陛下您都是位列第一的受益人。”
楊一笑輕輕一拍龍椅,大笑道:“然而,正是此理。”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他目光看向柳長生,語氣由肅重改為隨和,微笑道:“朕允可你們道門,隨意在大唐建造道館,這既是不再防備的緣故,同時也是借助道門的力量。”
“每設立一座道館,就會有道士入主其中,而你們道家講究功德濟世,必然會對附近的百姓扶危濟貧。”
“除此之外,還有原因……”
“”道門財大氣粗,自漢代以來積攢了巨大財富,所以你們建好道館之後,一定會購買周邊土地,即可作為維持道館的開支來源,同時也是置辦一份固定的田產。”
“朕專門讓人調查過,發現道門有個值得稱讚的習慣,你們道館購買田產之後,並不像佛門那般租給百姓!”
“佛門動輒向百姓收取高額租子,你們道士則是自己親自耕種糧食。”
“並且,你們吃不完的糧食絕不會拿出來放高利,而是用於周濟窮苦,讓附近百姓有所受益。”
“這讓朕不由心生感慨,你們道門不愧是中原漢家的教派,如果不是曆朝曆代喜歡造反,你們絕對是任何一個朝代最喜歡的存在。”
“朕說句實話,此前朕對你們確實有所警惕,但是朕和曆朝曆代的皇帝不一樣,朕不知為何打從心裡很喜歡道門。”
“恰是因為如此,朕才會賭上一賭,允許你們大肆發展,以此借助你們的力量。”
“我大唐,原有縣域五百十七個,倘若加上南雲剛剛割讓的二十州,以後縣域將會增加至七百多。”
“而如果統計村莊,數量則是高達三萬之巨。”
“朕一直在想,如果道門的道館布滿每一個縣,那麼,最起碼就有七百個道館可以周濟百姓……”
“而如果你們魄力夠足,能把道館建造到每一個村莊,那麼,三萬多個村級小道館的存在意義會如何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