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我全神貫注地投入到對不明飛行物相關研究時,突然手機鈴聲響了起來。我一看屏幕,原來是汪部打來的電話。按下接聽鍵,那頭傳來了他那熟悉而又沉穩的聲音:“喂,小同誌啊,聽說你正在搞些研究呢?能不能跟我講講具體情況呀?”
我連忙回應道:“報告汪部,目前我已經成功編製了一套專門的程序,正用於深入探究那些不明飛行物所發出光芒的各種行為表現以及其攜帶信息的邊界範圍等方麵呢!”
聽完我的彙報,汪部爽朗地笑了起來:“哈哈,不錯嘛年輕人,還真沒看走眼,就知道把這任務交給你準沒錯!你可真是夠機靈的,一下就能明白我讓你去調查的可不是一般的苦差事。”接著他話鋒一轉,“不過話說回來,如今這時代ai技術發展得如此迅猛,還有那麼多優秀的同僚們也都在負責嚴密監控工作,按常理來說似乎確實不太需要你親自出馬啊。”
稍稍停頓片刻之後,汪部語重心長地繼續說道:“但之所以會選中你來參與這個項目,正是因為期望憑借著你獨特的思維方式和視角,能夠為近來發生的一係列與不明飛行物有關的事件提供一些全新的見解和指引方向呐!所以啊,千萬不要辜負組織對你的信任喲!”
最後,汪部囑咐我說:“等會兒那個模擬結果一出來,記得立刻給我發送一份過去哦。我倒要好好瞧瞧,通過你的努力到底能挖掘出什麼樣的寶貴線索來。”說完便掛斷了電話。
那台計算機依舊不知疲倦地運轉著,它所編製的精密程序猶如一台高效運作的機器,正有條不紊地將海量的視頻逐幀分解開來。
與此同時,這神奇的程序也在對每一道光線進行細致入微的歸類與解碼工作。
它仿佛擁有一雙敏銳無比的眼睛,能夠洞察那些隱藏在光芒之中的微妙規律。
然而,身處這片數據海洋中的我,隨著對這些資料的深入研究,心中對於那隻隱匿於幕後的“大手”越發感到驚歎不已。
就在剛剛被打開的那份資料裡,其中所闡述的觀點簡直令人振聾發聵!
一直以來,我們都自以為已經足夠了解光——這種看似平常無奇的自然現象。
但實際上,所謂的“光”僅僅隻是人類基於自身認知所下的定義罷了。
在我們有限的感知範圍內,所能觸及到的僅僅隻是那可見光與不可見光之間狹窄無比的邊界罷了。
如此這般的認知,實在是顯得過於淺薄且具有極大的局限性!
事實上,那個真實存在的光的世界遠遠超出了我們想象力的範疇,它廣袤無邊,深邃而又充滿著無儘的神秘色彩。
人類自身其實就如同一場由無數微小的原子以及不斷波動的能量所共同演繹而成的盛大演出。
我們身體內部無時無刻不在發生著的那些複雜的生化反應,根本沒有像核反應那般劇烈,它們同樣也是光的某種表現形式,但是根本不會影響到這個物質世界。
無論是我們神經係統中傳遞信息的電流,還是維持生命活動的生物電信號,從本質上來說,都可以被視為光的不同展現方式之一。
一直以來,我們總是習慣於依據自己所了解和掌握的科學知識去給這個世界上形形色色的物質下定義、做分類。
然而,從更深層次的角度來看待問題時便會發現,我們每一個個體實際上都是這浩瀚無垠、宏偉壯麗的宇宙之中光的一部分。
我們與周圍的一切相互交融、彼此影響,共同構成了這幅絢麗多彩、波瀾壯闊的光之畫卷。
果不其然,經過漫長的等待後,計算機終於完成了對那些神秘不明飛行物的詳儘分析。
令人震驚的是,分析結果清晰地顯示出,這些不明飛行物所散發的光芒呈現出一種極為奇特的形態——它們幾乎占據了整個可見光的頻段!
不僅如此,更讓人訝異的是,即便在可見光與非可見光交界之處,我們依然能夠探測到強烈的相關性特征。
這種顯著的強相關特性無疑暗示著一個重要事實:眾多飛行器的飛行原理背後都伴隨著大量的能量波動。
然而,這些能量波動卻並未與我們所處的可見光世界完全契合或重疊。
這一發現有力地印證了我之前的大膽猜測——許多飛行物的運行原理實際上已經遠遠超出了人類現有認知的範疇和界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