話難聽,但真相就是這樣。
名校學生的勤工儉學是去當家教。
普通學校學生的勤工儉學是端盤子,是從事一些體力勞動,發傳單之類的。
李墨白既是校長也是商人。
他一方麵是感慨燕大學子賺錢的輕鬆性。
另外一方麵也對燕京的整體消費實力有了清醒的認知。
同樣的燕大學生,如果在邯山市的話,肯定就沒有這樣的價格了!
畢竟消費差距,人均收入擺在這裡。
有錢人主要集中在大城市。
這也是大城市消費力更強的一個原因。
一下午的時間。李墨白跟在方正圓身後詳細了解了燕大的助學政策,扶持學生創業政策。
對名校如何妥善處理學校跟學生之間互惠互利的合作關係,算是有了一個清醒的認知。
創業這玩意兒是在書上學不來的。
你就得深入的去學習。
看看人家是怎麼玩兒的!
其實大學生創業,基本上是九死一生,甚至於連這個概率都達不到。
因為李墨白曾經看過一個調查報告。
整個龍國創業成功率其實都不到千分之三。
即使在市場大環境最好的08年左右,在最容易創業成功的深川市。
整體的創業成功率也就2。
更不要談這些年輕大學生們的成功可能性了。
但即使成功率再小。
隻要學生有想法,想去乾,那作為學校該支持還是要支持!
幫著學生們承擔一點風險,一個項目虧個幾千上萬的,其實都不叫事兒。
這些敢於折騰的學生,算是同齡人中的佼佼者了。
畢竟。
一百個學生當中,可能就那麼一兩個,不甘於平凡,想要去折騰的。
大部分的學生。
還是希望穩健一點。
名校生也是想著,進體製,當醫生,律師,或者進外企,出國留學啥的。
極少數會有自己創業的想法。
這些敢折騰的學生,雖然在學校創業時可能會失敗。
但是這份失敗能讓他們走向社會之後的創業成功率大大提高。
這些功成名就後的學生們回饋起母校來,那是一點都不含糊的。
捐款都是按千萬,按億來算的。
人均捐個一棟樓什麼的。
因此從長遠角度來看,這筆買賣,學校其實一點都不虧。
就當是讓學生們在學校裡練練手了。
積攢點經驗。
能在學校裡練手,總比讓孩子們去社會上練手來的更加劃算。
對李墨白來說。
什麼時候山河學院能出一個優秀畢業生,在建校20周年或者30周年的典禮上,大筆一揮,為母校捐款一個億。
那李墨白這個校長就算沒白當。
就算是成功的校長。
山河學院,也算有點牛逼了。
努力吧。
爭取早日培養出這樣的學生來。
兄弟們,五一快樂啊。懇請關注一下我賬號。給個五星好評。送個免費禮物。感激不儘。謝謝了。)
喜歡最牛大專校長,乾翻七個工業國!請大家收藏:()最牛大專校長,乾翻七個工業國!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