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紙上更驚人的是其中提出的"標準化生產"理念——讓兵器部件可以互換,這將徹底改變傳統一件一製的打造方式。
"東家,這...這太超前了。"周瑾聲音發顫,"光是這水利鍛錘,若能實現,效率就能提升五倍不止!"
葉明改進的鍛錘利用水輪驅動,可以連續不斷地錘打鐵坯,不僅省去人力,還能保證每一擊力度均勻。這是他借鑒了中世紀歐洲水錘技術改良的。
"關鍵在這個。"葉明指向另一張圖紙,"階梯式高爐。傳統煉鐵爐溫度不夠,產出的鐵質太軟。這種設計可以讓爐溫更高,再加入我特製的助熔劑..."
他從抽屜裡取出一個小瓷瓶,倒出些白色粉末:"這是石灰石和螢石粉混合物,能降低鐵礦熔點,去除雜質。"
周瑾如獲至寶地捧著瓷瓶:"東家這是從哪學來這些?"
"西域匠人的秘方。"葉明隨口編道,隨即嚴肅起來,"明日你親自去清河封地,找工匠總管鐵塔,讓他按圖施工。記住,對外隻說是擴建農具作坊。"
"明白。"周瑾鄭重點頭,"不過東家,擴建規模如此之大,銀錢方麵..."
葉明早有準備,從書櫃暗格取出一疊銀票:"這是十萬兩,先動用商行流動資金。另外..."
他壓低聲音,"我已說動太子入股五萬兩,三日後到賬。"
周瑾倒吸一口涼氣。十五萬兩白銀,相當於朝廷一年軍費的三成!如此巨資投入私人工坊,若被朝中知曉...
"東家,朝廷那邊..."
"所以才要秘密進行。"葉明目光炯炯,"太子會以東宮修繕名義調撥銀兩,賬麵上看不出問題。至於工匠,母親答應從皇室禦用匠人中抽調一批可靠的。"
送走周瑾,葉明又埋頭完善計劃書。除了生產設備,他還詳細製定了工匠分級管理製度、質量檢驗標準和保密措施。
最核心的兵器製作將安排在深山中的秘密工坊,由葉秋派來的老兵把守。
天光微亮時,葉明終於擱筆。他活動了下僵硬的脖頸,推開窗戶深吸一口雨後清新的空氣。
這份計劃若順利實施,半年內葉家軍工產能將躍居全國前列,足以武裝起一支五萬人的精銳部隊。
"老三,一夜未眠?"葉淩雲的聲音突然從身後傳來。不知何時,父親已站在書房門口,手中端著碗熱氣騰騰的粥。
葉明連忙起身:"父親晨練這麼早?"
"人老了,睡得少。"葉淩雲將粥放在案幾上,目光掃過那疊厚厚的計劃書,"聽說你這幾日閉門不出,在忙什麼?"
葉明猶豫片刻,還是將計劃書呈上:"請父親過目。"
葉淩雲起初隻是隨意翻閱,但隨著閱讀深入,他的表情越來越嚴肅。當看到水利鍛錘和標準化生產的部分時,這位見多識廣的國公也不禁瞳孔微縮。
"這些...都是你想出來的?"葉淩雲的聲音有些發緊。
葉明早已準備好說辭:"部分是借鑒西域技術,部分是孩兒自己琢磨的。在邊關看到將士們的裝備太差,就想著能不能改進生產方式..."
葉淩雲放下計劃書,深深看了兒子一眼:"你知道這份計劃意味著什麼嗎?"
"意味著葉家可以暗中掌握一支裝備精良的軍隊。"葉明直視父親雙眼,"而表麵上,我們隻是在經營普通鐵器生意。"
"聰明,但也很危險。"葉淩雲捋須沉思,"王振不是傻子,工坊規模擴大遲早會被發現。"
"所以需要多重掩護。"葉明早有準備,"首先,明麵上我們隻生產農具和日用鐵器;其次,核心軍工坊設在隱秘山穀;最重要的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