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日後,京城最繁華的東市,一座嶄新的"大慶鹽行"開張營業。這是葉明與太子合辦的官鹽總鋪,也是專門負責鹽引發售和兌換。
與其他鹽鋪不同,這裡明碼標價,童叟無欺,且所有交易都有詳細記錄,杜絕了中間商從中漁利的可能。
開張當日,人山人海。葉明站在二樓雅間,透過紗窗觀察著樓下情形。忽然,他注意到幾個衣著華貴卻神色不善的年輕人混在人群中。
"來了。"葉明輕聲道。
身旁的李君澤順著他的目光看去,"那是...趙元朗?"
葉明點頭,"不止他,還有王家和鄭家的公子們。看來我們的鹽行讓他們坐不住了。"
果然,不一會兒,樓下就傳來喧嘩聲。
"這鹽裡有沙子!官鹽就這質量?"一個錦衣公子高聲嚷嚷,手中舉著一包鹽。
人群開始騷動。鹽行掌櫃不慌不忙,拱手道:"這位客官,小店每袋鹽都有獨一編號,請您出示購買憑證。"
那公子語塞,支吾道:"我...我忘了帶!"
掌櫃微笑,"無妨,小店每筆交易都有記錄。請問客官尊姓大名,何時購買的?"
公子臉色一變,突然將鹽袋摔在地上,"誰記得這些!你們賣劣質鹽還有理了?"
就在局勢即將失控時,葉明緩步下樓,身後跟著一隊禁軍。
"崔公子,好久不見。"葉明笑容可掬地看向鬨事者,"怎麼,崔家已經窮到需要靠誣陷他人來做生意了嗎?"
趙元朗臉色鐵青,"葉明!你休要血口噴人!"
葉明不慌不忙地從袖中取出一疊紙,"這是過去七日,崔家、王家、鄭家派人來小店購買食鹽的記錄。共計三百五十袋,全部是上等精鹽。"
他目光銳利地掃過幾位世家公子,"而這些鹽,據我調查,都被你們摻入沙子,準備用來誣陷我們鹽質不佳。"
人群中爆發出一陣嘩然。
"你...你胡說八道!"崔元朗氣急敗壞。
葉明拍了拍手,幾個鹽工押著一個小廝走上前來,"這位是崔府的下人張三,他可是親口承認,是奉崔公子之命往鹽裡摻沙的。"
鐵證如山,崔元朗等人麵如死灰。李君澤此時也從樓上走下,冷聲道:"擾亂鹽市,誣陷朝廷命官,你們好大的膽子!來人,全部拿下,送交大理寺!"
這場鬨劇很快傳遍京城。皇帝震怒,下令嚴查。崔家為了保全家族,不得不舍棄崔元朗這個嫡子,將其流放邊疆。其他幾家也付出了沉重代價。
一個月後,鹽引發售進入正軌,邊關軍費已籌措過半,國庫收入更是增加了三成有餘。
禦書房內,李雲軒滿意地看著手中的奏報,對站在下方的葉明和李君澤讚許道:"你們做得很好。鹽引一事,不僅解決了軍費問題,更讓朕看清了哪些人隻顧私利,不顧國家。"
李君澤恭敬道:"這都是葉表弟的功勞,兒臣不過是配合行事。"
葉明連忙躬身,"舅舅過譽,此乃太子殿下領導有方,我也不過是出些微薄之力。"
李雲軒大笑,"好了,你們不必互相推讓。不過..."
他神色忽然嚴肅,"崔家雖受挫,但樹大根深。據密報,他們已暗中聯絡其他世家,準備在鹽稅上做文章。你們要小心應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