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家的退讓,讓葉明的鹽引期貨徹底站穩腳跟。然而,他深知世家大族絕不會就此罷休。
真正的博弈,才剛剛開始。
鹽運司衙門內,葉明翻看著最新的鹽稅賬冊,指尖在“鹽引期貨”一欄輕輕敲擊。
“東家,這個月通過期貨提前收上來的鹽稅,已經超過戶部全年鹽課的三成。”周瑾低聲道,“再這樣下去,恐怕連朝廷都會眼紅。”
葉明淡淡一笑:“眼紅?不,陛下巴不得我們多收點。”
“可王振那邊……”
“王振不敢動。”葉明合上賬冊,眸中閃過一絲冷意,“鹽引期貨的利潤,三成入了國庫,陛下嘗到了甜頭,怎會允許他斷這條財路?”
利益,才是最好的護身符。
太子李君澤在朝堂上力挺鹽政新法,皇帝更是默認葉明的操作。如今,就連戶部的老頑固們都開始暗中研究“期貨”之妙,畢竟誰也不想跟白花花的銀子過不去。
然而,樹大招風。
三日後,葉明收到密報——
“王振密會江淮五大鹽商,欲推‘官鹽專營’,取締民間鹽引交易。”
“官鹽專營?”周瑾臉色一變,“他們這是要徹底收回鹽權,讓朝廷壟斷鹽利!”
葉明冷笑:“王振這是急了。”
鹽引期貨的成功,讓葉家商會掌控了鹽業的定價權和流通命脈。若繼續放任,世家的鹽利將被徹底架空。
所以,王振要釜底抽薪——
直接讓朝廷接管鹽引,取締民間期貨!
“東家,若朝廷真下此令,我們的期貨體係豈不是……”
“他們做不到。”葉明眸光銳利,“鹽引期貨如今牽涉上千商號,利益盤根錯節,若強行取締,整個大慶鹽市都會崩盤。”
“那王振為何還要……”
“虛張聲勢罷了。”葉明嗤笑,“他真正的目的,是逼我讓步。”
要麼分利,要麼魚死網破。
翌日,葉明做了一件讓所有人意想不到的事——
他主動上書皇帝,奏請:
“鹽引期貨之利,臣願再讓兩成予國庫,唯求陛下準允商民自營,以活鹽市。”
此奏一出,朝堂震動。
原本王振一黨正打算借“官鹽專營”之議打壓葉明,可葉明卻搶先一步,主動讓利!
——兩成鹽利,每年至少百萬兩白銀!
李雲軒龍顏大悅,當庭準奏,還特意嘉獎葉明“忠心體國”。
王振的臉色,難看得像吞了隻蒼蠅。
經此一役,葉明並未停步。
他趁勢聯合江淮、嶺南、蜀中等地的大商號,組建“鹽業商盟”,以期貨體係為核心,將鹽商利益徹底捆綁。
商盟成員享有優先認購權、低息借貸、異地兌鹽等特權,而作為交換,他們必須共同維護期貨市場的穩定。
——自此,鹽引期貨不再是葉明一人的生意,而是整個商界的利益共同體!
王振若再想動鹽引,就得麵對天下商人的反撲。
葉明站在國公府的書房裡,手中捏著一份剛剛送到的密報,嘴角微微上揚。
窗外春光明媚,幾隻麻雀在院中的老槐樹上嘰嘰喳喳,仿佛也在為他的成功歡呼。
"三公子,太子殿下的車駕已到府門外了。"老管家福伯恭敬地站在門外稟報。
葉明收起密報,整了整衣冠,"快請。"
不過片刻,太子李君澤便大步流星地走了進來。與往日朝堂上那個沉穩持重的儲君不同,今日的他眉飛色舞,連腳步都輕快了幾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