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行。"李君澤搖頭,"太危險。楊家肯定會在暗中使絆子。不如派個得力官員..."
葉明笑了:"正因為可能有人使絆子,才更該我去。普通官員哪應付得了楊家手段?再說..."
他壓低聲音,"我也正好借機考察北疆情況。大哥在邊關募兵,糧道安全至關重要。"
李君澤沉思良久,終於點頭:"也罷。但你得多帶護衛。我讓東宮衛隊挑幾個好手給你。"
"不必。"葉明擺手,"人多眼雜,反而不便。我帶府上幾個護院就行,都是父親親手調教的好手。"
正說著,門外傳來侍衛的聲音:"殿下,楊首輔求見。"
李君澤與葉明交換了一個警惕的眼神,揚聲道:"請楊大人進來。"
楊毅邁著方步進來,見到葉明也在,絲毫不顯意外:"老臣參見太子殿下。葉公子也在啊。"
葉明行禮:"見過楊大人。"
楊毅捋須微笑:"老臣此來,是為新耕法推廣一事。平穀、河曲二縣條件艱苦,老臣擔心地方官員怠慢,特意選派了兩名得力乾員協助。"
說著從袖中取出兩份文書,"這是他們的履曆,請殿下過目。"
李君澤接過一看,眉頭微皺:"楊大人的侄子楊文昌?"
"文昌雖是我侄,但確實精通農事,曾任司農寺主簿。"楊毅笑容不變,"另一位趙德勤也是老成持重之人。有他們協助,殿下可省心不少。"
葉明在一旁聽著,心中冷笑——什麼協助,分明是監視。但他麵上不顯,反而笑道:"楊大人考慮周全。有楊公子這樣的才俊協助,新耕法定能順利推廣。"
楊毅意味深長地看了葉明一眼:"葉公子年輕有為,將來必成大器。對了,聽聞令兄葉秋在邊關練兵,可有家書回來?邊關苦寒,將士們辛苦了。"
葉明心中一凜——楊毅突然提起大哥,絕非偶然。他不動聲色地回答:"多謝楊大人關心。兄長前日來信,隻說一切安好,未提其他。"
"是嗎?"楊毅點點頭,"那就好,那就好。老臣告退。"
送走楊毅,李君澤臉色陰沉:"這老狐狸!派自己侄子監視不說,還特意提起葉秋表弟,分明是警告。"
葉明卻若有所思:"他越是如此,越說明我們觸到了他的痛處。表哥,事不宜遲,我明日就啟程去平穀。"
"這麼急?"
"越快越好,趕在楊家人做手腳前把試驗田定下來。"葉明眼中閃過一絲銳利,"另外,太子不妨也選個試點,親自去看看。"
李君澤一愣:"我?"
"對。"葉明點頭,"太子親臨田間地頭,體察民情,傳出去必是一段佳話。而且..."他壓低聲音,"您親自督導的地方,楊家不敢太過分。"
李君澤眼睛一亮:"有道理。那我就選...河曲縣吧。離京城不遠,離你的平穀不遠,有事也好照應。"
兩人又商議了些細節,葉明便告辭回府準備行裝。
喜歡穿越之我在古代搞發明請大家收藏:()穿越之我在古代搞發明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