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日後,新式馬鞍樣品在校場亮相。
葉明親自策馬試騎,高橋鞍配合雙邊鐵馬鐙,竟能在疾馳中回身射箭。
圍觀的邊軍將領眼睛都直了:"有此神器,北狄鐵騎何足懼哉!"
"報——"傳令兵飛奔而來,"太原王氏派人送來十車精鐵,說是......賠罪。"
葉明撫過馬鞍上精細的紋路:"告訴王家,再敢卡兵部的原料,下次送的就是棺材。"
眾人哄笑間,陳河悄悄遞來個小木盒:"大人,給您做的。"
盒中是副護膝,內襯縫了層薄鐵片,既保暖又防暗箭。
"手藝見長啊。"葉明當場戴上,"傳令,即日起邊軍將領每人配一副。"
臘月三十,葉明破例在兵部設宴。
院中架起大鍋煮著羊肉,新任官員們輪流值守,換崗的人總能喝上碗熱湯。
葉明拎著酒壇給每人斟了一杯:"這一年,辛苦諸位了。"
陳河突然跪下:"下官替邊關將士謝大人!今年冬衣厚實,凍傷的比往年少了大半!"
眾人紛紛舉杯,卻聽"咣當"一聲——李天寶醉倒在文書堆裡,手裡還攥著啃了一半的羊腿。
葉明搖頭輕笑,解下大氅給他蓋上。窗外爆竹聲聲,新年的雪靜靜落下,覆蓋了兵部門前那方"鐵律碑"。
碑上的字跡越發清晰:
軍國重器,不容私心。
正月十五,上元節的燈籠還未撤下,兵部衙門前的積雪已化了大半。
葉明站在廊下,指尖撚著剛冒芽的柳枝,聽著院內此起彼伏的算盤聲——新一年的軍費預算正在核算。
"少爺,戶部剛送來的文書。"李天寶小跑著遞上信函,袖口還沾著廚房的糯米粉,"說是今年撥給兵部的銀子要減三成。"
葉明眉頭一皺,拆開火漆。
文書上蓋著戶部新尚書張謙的印,理由寫得冠冕堂皇:"國庫吃緊,各衙均需節儉。"
"好一個均需節儉。"他冷笑,"去查查,工部今年修皇陵的預算增了多少。"
午膳時分,兵部膳房飄出甜香。
"都停一停!"李天寶端著大食盒闖進值房,"廚娘新做的芝麻湯圓,說是......"
話未說完,新任兵部主事趙寒突然打翻算盤:"李兄當心!"
一支袖箭"哆"地釘在食盒上,芝麻餡兒淌了滿地。
"刺客?!"
眾人拔劍四顧,卻見葉明淡定地從湯圓裡捏出枚蠟丸:"下次換個方式傳密信。"
捏碎蠟丸,裡麵竟是一份工部貪腐的賬目副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