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太好了!”葉明大喜,“立刻起草公文,上報陛下,請旨設立‘滇南鉻鐵督辦’,由兵部和內務府共同管轄,直接對陛下負責。招募流民、雇傭當地山民,立刻著手修建礦場和通往官道的簡易馱馬道!所需鹽鐵布匹,由內務府優先調撥!”
他走到窗前,看著窗外灰蒙蒙的天空,卻覺得前所未有的敞亮。
物料封鎖的鐵幕,終於被撕開了一道口子。
這不僅僅是鉻鐵的來源,更是一個強烈的信號:皇權與新興技術力量結合,所能動員和開拓的資源,遠超世家想象!
他回到案前,鋪開紙筆,開始疾書。
一方麵是要向皇帝詳細彙報滇南喜訊和後續計劃,另一方麵,則是要將水力車床遇到的精度困境和新型量具的研發的重要性,再次強調。
他需要皇帝更深刻地理解,這場博弈,早已超越了簡單的武器製造,而是一場關於國家工業根基和未來力量的競賽。
技術的車輪,在碾過物料封鎖的荊棘後,又遇到了精度的高牆。
但與此同時,新的資源曙光已經顯現。
突破,似乎總在堅持與智慧的碰撞中,孕育而生。
滇南鉻鐵礦的發現,如同一劑強心針,暫時緩解了物料危機,但葉明深知,這隻是權宜之計。
真正的長久之道,在於建立一套能夠自我驅動、持續創新的體係。技術的突破需要製度的土壤,而兵械院舊有的“大鍋飯”模式和匠籍束縛,已然成為阻礙。
這一日,葉明並未直接前往任何工坊,而是將趙德柱、各坊主事、乃至格物組的宋應文,全部召集至議事堂。
他身後懸掛著一幅新繪製的兵械院組織架構圖,上麵多了幾個前所未有的新部門名稱。
“諸位,”葉明開門見山,聲音清晰而有力,“兵械院創立至今,所獲成就,皆賴諸位儘心竭力。然,欲要更進一步,乃至使我大慶軍工永葆領先,舊有之法,已顯不足。今日召諸位前來,是為推行新製。”
堂下眾人神色一凜,屏息凝神。
“其一,曰《績效考功與賞格新法》。”葉明拿起一份文書,“自本月起,各坊、各組,乃至每一位工匠、吏員,其俸祿將分為三部分:一為‘基礎俸’,保障基本生計;”
“二為‘績效賞’,與每月產出之合格零件數量、改進工藝之多寡、解決難題之重要性直接掛鉤!產出越多、質量越高、貢獻越大,所得賞銀越多!具體核算細則,稍後下發。”
此言一出,底下頓時響起一陣壓抑的騷動。
多勞多得?這徹底顛覆了以往乾多乾少一個樣的慣例!
“其三,”葉明加重了語氣,“設立‘卓越勳賞’。凡能改進現有工藝使效率提升一成以上者,或解決重大技術難題者,或發明全新有用之器物者,除一次性重金獎賞外,視貢獻大小,可由本院上報陛下,請賜‘勳位’,乃至脫去匠籍,擢升為官!”
“脫籍為官?!”這下,連最沉穩的老匠人都坐不住了,呼吸瞬間粗重起來,眼中爆發出難以置信的光芒!
匠籍世代相傳,地位低下,脫籍幾乎是遙不可及的夢想!而現在,這條路,似乎被葉大人用技術和貢獻,硬生生劈開了一道縫隙!
“大人…此言當真?”一位老師傅聲音顫抖地問。
“君無戲言,本院亦無虛話。”葉明斬釘截鐵,“細則章程,皆白紙黑字,即刻張榜公示!日後考評,由各坊主事初步核定,報由新成立的‘考功司’複核,趙署正與我最終審定,力求公正!”
激勵的胡蘿卜已經拋出,接下來是保障的盾牌。
“其二,曰《匠作專利暫行條例》。”葉明拿起另一份更薄的文書,這個概念對於當下而言,更為超前。“為防止辛辛苦苦之發明創造被輕易仿冒竊取,挫傷創新之心,本院特設此例。”
“凡本院匠師,其發明之新器物、新工藝,可至新設之‘專利司’登記備案,經核定確屬首創且有用者,頒發‘專利文書’。”
“在此後一定年限內,他人欲使用此發明,需向發明者支付一定‘專利使用費’,或經其同意。其所獲專利費用,本院抽一成用於維持專利司運轉,其餘九成,歸發明者本人所有!”
堂下再次嘩然!自己的發明,還能自己賺錢?這…這簡直是聞所未聞!雖然目前僅限於兵械院內部,但這無疑是對匠人智慧前所未有的尊重與保護!
宋應文聽得兩眼放光,他那些格物所得,似乎也看到了變現和價值認可的可能!
“當然,”葉明話鋒一轉,“所有發明,需首先報於本院,關乎軍國要務者,本院有權優先調用,但依舊會給予發明者相應獎賞與補償,具體細則,專利司會詳細規定。”
兩項新製公布,如同在平靜的湖麵投下兩塊巨石,激起的波瀾久久不能平息。
匠人們交頭接耳,臉上混雜著激動、難以置信和躍躍欲試。多勞多得,創新受賞,甚至能脫籍為官,自家發明還能賺錢?這每一項,都直擊他們的核心訴求!
趙德柱在一旁看著,心中震撼無比。
他比任何人都清楚,這兩項製度一旦真正推行開來,所能釋放的生產力和創造力將是何等恐怖!這已遠超單純的技術革新,這是從根本上改變遊戲規則!
喜歡穿越之我在古代搞發明請大家收藏:()穿越之我在古代搞發明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