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眼間,便進入五月。
五月的天,正是春夏交接之時。
就在鐘寧的試點改革穩步推行之時,天空突然變暗,聚集了大片大片的烏雲,凝成爆發之勢,在某一個悶熱煩燥的夜晚,瓢潑而下。
這場大雨來得很突然,京城還好,但京城周邊這三座城,也就是西岩、西寧、定遠三城,全都遭受了不約而同的暴雨襲擊。
好在鐘寧之前在治理西寧之時,著重命人疏通了河道,和整座城市的地下排水裝置。
所以,當暴雨突降之時,雖然看似猛烈,但也並不是全無準備,唯有這雨下得太大,城郊河水有上漲之勢。
於是,鐘寧命所有衙役穿上雨披,率先奔赴前線,搬運沙石袋,圍在河堤周圍,以免水位上漲,河水倒灌城中。
城中百姓在見到這暴雨之下,衙役們居然一個個穿著雨披,去增堵河堤之時,不由得瞪大了眼睛。
隨後一副了然的樣子,畢竟這段時間以來,因為二皇子和昭華公主在此,整個西寧城每天都在日新月異。
整潔的街道,隨處可見的垃圾桶,規劃有序的商鋪,熱火朝天的工廠,以及啟蒙班中朗朗讀書聲。
這些事情,大家都看在眼裡。
而這些衙役每日裡的巡邏,也不再像往年那般,以欺壓商戶和百姓為樂,反而是定時巡邏,保障街道與城市安全。
有的衙役偶爾還要像往常在酒樓中白吃白喝,或者是欺男霸女,直接被昭華公主當眾杖責三十,直接扔進了軍營之中曆練。
而後又針對此類情況,官府出了布告:若再有公職人員有欺壓百姓,霸淩鄉裡之現象,百姓可上報衙門受理,如舉報屬實,另有獎金下發,按情節嚴重,至少500文。
重賞之下必有勇夫。
於是乎,監督公職人員是否作奸犯科,便成了老百姓茶餘飯後的另一個動力。
以前是害怕他們搗亂,現在是盼著他們搗亂。
畢竟他們搗亂一回,隻要抓住把柄,他們上報衙門就能領取獎金,上一次有個商戶就舉報了其中一個衙役在他們酒樓白吃白喝,還砸壞桌椅。
衙門核定屬實後,發下二兩銀子獎金,且將那衙役按西寧城治安管理條陳,直接送進大牢,監禁三個月。
三個月後,貶職回家,再不許入官府衙門半步。
且子孫三代不得參加科舉。
前麵還好說,可最後這一個,讓所有衙役都不敢再犯作亂,畢竟他們可以吃苦,可卻不能斷了子孫後代的後路。
在這一係列的整頓之下,整個西寧城的衙役和其他公職人員,都發生了相應變化。
不再像從前那般趾高氣昂,反而是用心在為民做事。
所以,今天暴雨之時,那些百姓們看到衙役冒著大雨也要前去增堵河堤,皆不由得心生感動。
沉默片刻,一些待在茶館處臨時躲雨的漢子主動站出來,“諸位,這河堤若是倒灌,淹的是咱們的家園,俺不能乾看著危險可能發生而不顧。”
說罷,那漢子便披上雨披,直接衝進雨裡。
有了第一個,便有了第二個,第三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