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我們再次重新看一下這段對話。
前情是北望不成,施家受困。
而姚望舒在此時提起了“南生”。
老人說“讀書少所以名字俗。”
可“北望”“南生”彼此互文,看似說的是姚望舒這個“南生”起的俗氣,但實際上何嘗不是在說自己的“北望”起的不好呢?
再引申講,其實是在說自己將家族延續寄托於回歸中洲儒門的選擇並不好,所以“北望”起的不好。
同時也在詰問姚望舒,你的“南生”是否能比北望好些?
然後老人問“南生筆”是不是殺了重孫的賠禮。
這裡的意思就很清晰了,你姚望舒是不是因為殺了我重孫,所以決定許諾未來保下我施家,來換取我的支持。
所以“南生筆”才是賠禮。
可姚望舒否認了,她沒有把施北望的命背在月牧的身上,也不打算靠無根無憑的許諾來達成任何交易。
老人又問:“那這筆又是為什麼呢?”
問的其實是“那月牧為什麼要保施家南生呢?”
姚望舒答:“這是謝禮,謝施家老祖母與月牧同行。”
她的意思是,施家南生需要的不是獨夫的許諾,而是祖母的付出,南洲人會因為和中洲的敵意而針對施家,但南洲人也會因為記得一位準聖為南洲界付出了生命,而接受施家。
施家北望,要全家性命,存獨子獨孫。
施家南生,請祖母性命,享萬世太平。
謝禮和賠禮,這二者的關係其實是完全不同的,最簡單的道理就是當姚望舒否認“南生筆”是賠禮的時候,施家老祖母說了“有道理”。
如果隻是賠禮,其實施家老祖母根本不會相信所謂的“南生”,當她死後,望舒宮或者獨夫如果不履行承諾,或者根本無法履行承諾,那施家連哭訴的地方都沒有。
你月牧不過是和儒門一樣,淨想著空手套白狼而已。
施家的未來當然該由施家這位祖母親自搏出來,她如此才能安心,如此才能對得起那位聖人的指點。
所以當時一老一少兩個女人的這段簡短對話其實已經達成了共識。
所以筆的名字才重要!
因為“南生”代表著,施家老祖母此次付出是與南洲的交易,她為了南洲付出生命,換來的是施家南生。
而懷素不能依靠他跟施家祖母的同窗情誼,將這一切單拎出來,這等於讓施家祖母的付出成了笑柄,誰需要你幾十年幾百年後做一個施家落魄少年的白胡子爺爺!施家祖母要的是施家徹底成為南洲的世家!與南洲融為一體!
如此就可以理解姚望舒的淚水和激動了,她要保證那位老夫人傾儘一切的付出後,可以得到她想要的回報,這是她相見時的許諾。
老夫人一路其實幫助了她很多,隻是由於各種原因,她們隻能偷偷的溝通計劃,如今老夫人走了,姚紅兒其實很傷心,很想哭,但姚望舒努力的把眼淚含住了,因為一切還沒有結束。
“好筆,那我就收下了。”懷素默默的把筆揣入了袖中,這是沒有辦法的事,寫下聖字的筆,飽沾了玉蟾明月的血、望舒壺的靈氣以及“獨善自養”的道息化成的墨水,這件法寶他不可能放棄。
說實話給寫字不如他的人用,即便是聖人,他都覺得是暴殄天物。
如今天下能配得上也隻有兩三人,如果成竹那廝沒死,給他畫畫倒是可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