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帝一聽,眉頭一挑:“哦?那這位‘不速之客’要是賴在上脘或者下脘,咱們又該如何是好呢?”
老中醫微微一笑,故作神秘地說:“皇上,您這可是問到點子上了。咱們中醫啊,講究的是‘疏通’二字。要是這‘不速之客’在上脘,咱們就來個‘抑而下之’,想象一下,您手裡拿根銀針,輕輕那麼一刺,就像給食物大軍開了一扇後門,讓它們繞道而行,直接衝下去,這不就通順了嗎?至於下脘嘛,咱們就來個‘散而去之’,意思是用銀針輕輕撥動,讓那些堆積的氣啊、濕啊,像散了場的觀眾,各自回家去,不再湊熱鬨。”
黃帝聽了,哈哈大笑:“妙哉!妙哉!原來針灸還有這等妙用,真是讓人大開眼界。不過,愛卿,你這解釋雖然生動,但朕還是想聽聽,這背後的中醫理論,究竟是怎麼一回事?”
老中醫一聽,知道黃帝是真的來了興趣,於是清了清嗓子,開始了一段生動有趣的講解:
“皇上啊,咱們中醫講究的是陰陽平衡,五行相生相克。胃脘這個地兒,屬於脾胃係統,脾胃屬土,是後天之本,負責把吃進去的食物轉化為氣血,滋養全身。但是,土也需要水的滋潤,火的溫暖,才能保持生機。如果這水多了,就成了濕氣,火少了,就成了寒氣,土就容易板結,食物自然就不容易通過。”
“所以啊,這飲食不下的毛病,很多時候是因為脾胃功能失調,濕氣太重,或者寒氣太盛,導致胃脘這個中轉站變得擁堵不堪。咱們針灸呢,就是通過刺激特定的穴位,來調整氣血的運行,讓濕氣散去,寒氣退去,恢複脾胃的正常功能。就像給一台機器做做保養,加點潤滑油,讓它運轉得更順暢。”
“至於上脘和下脘嘛,它們就像是胃脘這個中轉站的兩個關卡。上脘靠近食管,要是這裡堵了,食物就下不去;下脘靠近小腸,要是這裡堵了,食物就積在那裡,消化不了。咱們針灸治療,就是要找準這兩個關鍵點,該疏通的疏通,該調和的調和,讓食物大軍能夠順利通過,恢複正常的飲食秩序。”
黃帝聽完,連連點頭:“原來如此,真是漲知識了!看來,咱們中醫的學問,真是博大精深,妙不可言啊!”
眾醫官一聽,也紛紛附和:“是啊,皇上說得對!中醫之道,博大精深,咱們還得繼續學習,才能更好地為百姓服務。”
黃帝眉頭緊鎖,一臉嚴肅地問岐伯大:“岐伯啊,你說說,為啥有人小腹會又痛又腫,關鍵是想撒尿還撒不出來?這感覺,簡直就是跟膀胱進行了一場曠日持久的‘憋尿大戰’嘛!”
岐伯一聽,捋了捋他那飄逸的長須,一臉淡定地說:“這事兒啊,說簡單也簡單,說複雜也複雜。簡單來說,就是有一股‘邪惡勢力’在三焦那兒搞破壞了。三焦啊,你可以想象成是身體裡的一個大通道,負責水液的運輸和排泄。這股邪惡勢力一搗亂,水液就走不動了,堵在小腹那裡,自然就痛腫起來,想尿也尿不出來了。”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黃帝一聽,眼睛一亮:“哦?那咱們怎麼收拾這股邪惡勢力呢?”
岐伯微微一笑,擺出一副“看好了,學著點”的架勢:“咱們得找太陽大絡幫忙。太陽大絡啊,就像是身體裡的超級英雄,專門對付這種水道堵塞的問題。咱們刺激刺激它,就能讓水液重新流動起來,小腹就不痛不腫了,小便也就順暢了。”
黃帝點了點頭,但似乎還有點疑惑:“那具體操作呢?總不能直接跟太陽大絡說:‘嘿,哥們兒,該你上場了!’吧?”
岐伯哈哈一笑:“當然不是啦!咱們得找到太陽大絡在身體上的‘據點’,那就是一些特定的穴位。比如說,你可以看看那些絡脈,特彆是跟厥陰小絡糾纏在一起,還帶點淤血的地方,那裡就是咱們動手的好地方。用針灸輕輕一刺,邪惡勢力就土崩瓦解了!”
黃帝聽得津津有味,突然又想到了一個問題:“那如果這腫痛還往上蔓延,跑到胃脘那塊兒去了呢?”
岐伯摸了摸下巴,思索片刻後說:“那咱們就得請出三裡穴這位‘老中醫’了。三裡穴啊,那可是胃經的超級明星,胃痛、胃脹、胃不舒服,找它準沒錯!它不僅能調理胃部的問題,還能疏通全身的氣血,幫助水液代謝,讓腫痛無處遁形。”
黃帝捋了捋長胡子,一臉認真地問道:“岐伯啊,我聽說通過觀察人的臉色和行為舉止,就能知道他的健康狀況,這是真的嗎?快給我講講,讓我也學學這神奇的醫術。”
岐伯一聽,哈哈一笑,心想黃帝這是要當“醫學好奇寶寶”啊。於是,他清了清嗓子,開始了他的“爆笑醫學課”。
“黃帝啊,您這問題問得好!咱們中醫講究的就是‘望聞問切’,而這‘望’啊,就是您說的‘睹其色,察其以’。您知道嗎?人的臉色啊,就像天氣預報,能反映出身體裡麵的情況呢!”岐伯說完,還故意做了個看天氣的動作,逗得黃帝哈哈大笑。
“那具體怎麼看呢?”黃帝的好奇心被徹底勾起來了。
“彆急,咱們一步步來。首先啊,您要瞪大眼睛,仔細瞅瞅病人的眼睛。您知道嗎?眼睛是心靈的窗戶,也是健康的鏡子。如果眼睛炯炯有神,那說明病人氣血充足,生命力旺盛;要是眼睛無神,發黃發暗,那可能就得小心了,說不定身體內部正在鬨‘革命’呢!”岐伯說完,還故意做了個“瞪大眼睛看”的誇張表情,黃帝笑得前仰後合。
“哈哈,岐伯啊,你這講解方式真是太逗了!那除了看眼睛,還要看哪裡呢?”黃帝笑夠了,繼續追問。
“接下來啊,咱們得看看病人的整體形態,聽聽他的聲音和動靜。這就像是聽一首交響樂,每個音符都代表著身體的不同部位。如果病人步履蹣跚,聲音沙啞,那可能是某個器官在‘罷工’呢!”岐伯說完,還模仿了一下病人走路和說話的樣子,把黃帝逗得捧腹大笑。
“岐伯啊,你這醫學課真是太有意思了!那接下來呢?是不是要把脈了?”黃帝已經完全被岐伯的幽默講解吸引了。
“對對對,接下來就到了咱們中醫的絕活——把脈了!您可知道,咱們中醫把脈啊,講究的是‘氣口候陰,人迎候陽’。氣口呢,就是咱們手腕上的寸口脈,它主要反映的是陰經的情況;而人迎呢,就在脖子旁邊,它主要反映的是陽經的情況。通過把這兩個地方的脈,咱們就能大致判斷出病人的陰陽平衡情況了。”岐伯說完,還特意指了指自己的手腕和脖子,示意黃帝看仔細。
“那脈象要是堅且盛且滑呢?是不是說明病人病得很重啊?”黃帝繼續追問。
“嘿,您還真聰明!沒錯,如果脈象堅且盛且滑,那就說明病人的病情正在加重,就像一輛失控的汽車,正在加速衝向危險。而如果脈象變軟了呢?那就說明病情正在好轉,就像汽車減速了,慢慢停了下來。”岐伯說完,還做了個汽車加速和減速的手勢,黃帝被逗得哈哈大笑。
喜歡黃帝內經爆笑講解版請大家收藏:()黃帝內經爆笑講解版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