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帝撓著頭,一臉困惑地問岐伯:“岐伯啊,我有個問題想不通。你說那些先得病,後來又拉肚子的人,咱們治療的時候,為啥總說要治他們的‘本’呢?這‘本’到底是個啥玩意兒?是不是像找樹根一樣,得挖到最底下才行?”
岐伯一聽,心裡暗笑這黃帝真是接地氣,連醫學問題都能問得這麼生動有趣。於是,他捋了捋長胡子,故作高深地說:“哎呀,陛下啊,這‘本’嘛,可不是什麼樹根,但找起來還真有點像挖寶。咱們中醫講究的是辯證施治,這‘本’啊,就是病根子,是那個讓身體出問題的元凶。”
黃帝一聽,眼睛一亮:“哦?這麼說來,得先逮住這個‘病根子小偷’,才能治好病人的拉肚子了?快給我講講,這其中的門道。”
岐伯清了清嗓子,開始了他的爆笑中醫小課堂:“好嘞,陛下,咱們就拿先病後泄這事兒來說吧。你想啊,一個人要是先得了感冒,頭疼腦熱的,後來又拉肚子,這拉肚子啊,往往是身體在自救呢,想把體內的邪氣、毒素往外排。”
黃帝撓撓頭:“自救?拉肚子還能自救?這聽起來怎麼像是身體在唱‘排毒神曲’呢?”
岐伯笑得胡子直顫:“陛下比喻得妙啊!不過話說回來,這時候咱們要是光治拉肚子,不給身體找到並解決真正的問題——比如那個引起感冒的風寒邪氣,那就像是隻堵住了下水道的口,沒解決上遊的汙水問題,拉肚子還是會反複出現的。”
黃帝恍然大悟:“原來如此!那要怎麼才能找到並消滅這個‘病根子小偷’呢?”
岐伯神秘一笑:“這就得靠咱們中醫的望聞問切了。望,就是看病人的氣色、舌苔;聞,是聽聲音、聞氣味;問,是問病史、症狀;切,就是把脈。這四步走完,基本上就能鎖定那個‘小偷’的藏身之處了。”
黃帝聽得津津有味:“聽起來就像是偵探破案啊!那找到小偷後,咱們怎麼對付他呢?”
岐伯繼續講解:“對付方法可多了去了,比如風寒感冒,咱們可以用點辛溫解表的藥,像生薑、蔥白這些,給身體加把火,把寒氣逼出去。寒氣一走,身體自然就不需要通過拉肚子這種方式來自救了。”
黃帝拍手叫好:“妙哉!這就像是給身體請了個超級英雄,專門去打敗那些搗亂的病魔。”
岐伯點頭:“正是如此。不過,陛下,中醫治病啊,還得講究個‘因人而異’,每個人的體質不同,同樣的病,治療方法也可能大相徑庭。就像有的人吃辣椒不上火,有的人一吃就冒痘,這就是體質差異。”
黃帝若有所思:“嗯,這麼說來,中醫看病就像是定製服務,得根據每個人的情況量身定做治療方案。”
岐伯讚許地點點頭:“陛下聰明絕頂!所以啊,治先病後泄,關鍵還是在於找到那個‘本’,也就是病根子,然後對症下藥,這樣才能藥到病除,讓病人真正康複。”
黃帝撓著腦袋,一臉困惑地問岐伯:“岐伯啊,你說這有的人呢,先是肚子脹得跟氣球似的,然後又莫名其妙地心煩意亂,這是咋回事兒?治療這種毛病,有啥高招沒?”
岐伯一聽,心裡那個樂嗬啊,心想這黃帝大人也有犯難的時候。他捋了捋胡子,故作高深地說:“黃帝大人啊,這事兒簡單得很。先中滿而後煩心者,治其本嘛!”
黃帝一聽,眉頭更皺了:“治其本?這話咋說?你能不能彆老整這些高大上的詞兒,來點接地氣的行不?”
岐伯一看黃帝急了,連忙賠笑道:“好好好,那我就給您來個通俗易懂的版本。這事兒啊,咱們得從中醫的五行學說講起。您知道吧,咱們中醫講究的是陰陽平衡、五行相生相克。這五行啊,就是金、木、水、火、土,啥事兒都能往上套。”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黃帝眨巴眨巴眼睛:“五行?這跟肚子脹、心煩有啥關係?”
岐伯清了清嗓子,開始了他的爆笑講解:“您看哈,這肚子脹呢,咱們可以理解為脾胃的問題。脾胃在五行裡屬土,是後天之本嘛。這土要是板結了,不透氣了,您說那莊稼還能長好嗎?同樣的道理,脾胃要是堵了,氣不順暢了,肚子能不脹嗎?”
黃帝點了點頭:“嗯,有點兒道理。那心煩呢?”
岐伯接著說:“心煩這事兒啊,咱們得往心火上想。心在五行裡屬火,火要是燒得太旺了,您說那人不就得心煩意亂嘛。但是呢,這火為啥燒得旺?根源還在那土上。土要是太濕了,火就燒不起來;土要是太乾了,火就燒得太猛。所以啊,這肚子脹和心煩,看似是兩個問題,其實啊,都是脾胃這個‘本’出了問題。”
黃帝一聽,恍然大悟:“哦,原來是這樣啊!那治其本,就是治脾胃咯?”
岐伯笑眯眯地點點頭:“對頭!治其本,就是要調理好脾胃。脾胃好了,氣就順暢了,肚子也就不脹了;脾胃好了,心火也就平衡了,心煩意亂的症狀也就消失了。這就叫‘治病必求於本’。”
黃帝聽了,高興得直拍大腿:“哈哈,岐伯啊,你可真是我的醫學小助手啊!這解釋得太清楚了,我都能給老百姓科普了!”
岐伯一看黃帝這麼高興,也忍不住笑了起來:“黃帝大人啊,您這誇獎我可不敢當。不過呢,這事兒啊,還真得跟老百姓說說。現在的人啊,生活節奏快,壓力大,脾胃問題可不少見。要是都能明白‘治其本’的道理,少吃點垃圾食品,多吃點五穀雜糧,那這世界上的病啊,怕是要少一大半呢!”
喜歡黃帝內經爆笑講解版請大家收藏:()黃帝內經爆笑講解版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