師傳篇第二十九(四)_黃帝內經爆笑講解版_线上阅读小说网 
线上阅读小说网 > 綜合其他 > 黃帝內經爆笑講解版 > 師傳篇第二十九(四)

師傳篇第二十九(四)(1 / 1)

話說這天,黃帝和岐伯又湊一塊嘮嗑啦。黃帝一臉愁容,撓撓頭開始倒苦水:“岐伯啊,我說兄弟!你說這事兒怪不怪,胃這家夥就喜歡喝涼的,可腸呢,偏偏就愛喝熱乎的,這倆家夥喜好完全相反,這可咋整啊?”

“還有啊,你瞧瞧那些王公大人,天天大魚大肉的,驕橫任性,想乾啥就乾啥。咱要是去勸他們彆這麼胡來,那簡直就是逆了他們的意,搞不好還得惹一身麻煩;可要是順著他們,那他們這病不得越來越嚴重嘛!你快給我支支招,這到底該咋辦呀?還有,要是真給他們治病,是先從哪兒下手呢?”

岐伯一聽,樂了,拍了拍黃帝的肩膀說:“黃帝老哥,你彆急。這人啊,不管是誰,骨子裡都是怕死又想好好活著的。咱就跟他們好好嘮嘮,告訴他們這麼胡來會有啥嚴重後果,再給他們講講怎麼做對身體好。然後呢,給他們指條明路,告訴他們怎麼生活才舒坦。再跟他們說說生病以後有多遭罪。就算是那些不講道理的人,聽了咱這番話,咋會不乖乖聽話呢?”

就好比你跟一個天天熬夜打遊戲的人說,你再這麼熬下去,身體可就垮啦,頭發掉光光,精神萎靡不振,乾啥都沒力氣。然後再跟他說,要是每天早睡早起,那身體倍兒棒,吃嘛嘛香。給他講講規律作息的好處,再說說熬夜生病以後得天天喝苦苦的中藥,還得往醫院跑,多遭罪。這麼一說,他多少也得考慮考慮吧。這就是利用人的心理,讓他們自己意識到健康的重要性。

黃帝接著問:“那具體治病該咋操作呢?”

岐伯清了清嗓子,一本正經地說:“這治病啊,得看季節。春夏的時候呢,天氣暖和,咱就先治表麵的症狀,然後再去調理身體內部的根本問題。為啥呢?你想啊,春夏的時候,陽氣都跑到身體外麵來了,就像家裡的人都跑到院子裡玩耍啦,這時候身體內部相對就比較虛弱。要是有啥毛病,先把表麵那些讓人難受的症狀解決了,比如發燒、咳嗽這些,讓病人先舒服點。然後再慢慢調理身體內部,把身體的根基鞏固好。”

“到了秋冬呢,天氣轉涼,這時候就得先治根本,再管表麵症狀。秋冬季節,陽氣都回縮到身體裡麵去了,就像一家人都回到屋裡躲起來啦。這時候要是生病,大多是身體內部出了問題,所以得先把內部的問題解決好,把身體的氣血、臟腑調理順暢。然後再去處理那些表麵的症狀,這樣病才能好得徹底。”

這就好比蓋房子,春夏的時候,先把房子外麵的裝修弄好,讓人看著舒服;秋冬的時候呢,就得好好加固房子的地基,讓房子更穩固。治病也是這個道理,不同的季節有不同的治法。

黃帝又追問:“那對於胃和腸喜好相反這種麻煩事兒,到底咋解決呢?”

岐伯笑著說:“要解決這個問題啊,從生活的各個方麵都得注意。就說這穿衣吃飯吧,得根據天氣冷暖來調整。冷的時候,可彆穿得太單薄,凍得哆哆嗦嗦的,不然寒邪就容易鑽到身體裡去啦。熱的時候呢,也彆捂得太嚴實,搞得渾身是汗,這樣身體也受不了。”

“再說說這飲食,吃的喝的也得講究。太熱的東西可彆吃,彆把嘴巴和腸胃燙得受不了,就像被火烤一樣,這對身體可不好。太冷的東西也得少吃,彆讓腸胃像掉進冰窟窿裡似的,寒了腸胃。吃東西喝東西,溫度要適中,不冷不熱剛剛好。這樣身體裡的氣就能保持平衡穩定,不會出現啥歪門邪道的毛病啦。”

就像做飯一樣,火太大,菜容易糊;火太小,菜又做不熟。飲食也是這個道理,溫度合適,才能讓身體舒舒服服的。

咱前麵提到了“標本”,這在中醫裡可是個挺重要的概念。啥是“標”呢?簡單說,就是疾病表現出來的那些症狀,讓人一看就知道生病了的那些明顯跡象,比如發燒、咳嗽、肚子疼這些。那“本”呢,就是導致生病的根本原因,可能是身體內部的氣血失調啦,臟腑功能紊亂啦這些看不見摸不著,但卻是病根兒的東西。

比如說,一個人感冒了,發燒、流鼻涕、咳嗽,這些就是“標”。那為啥會感冒呢?可能是最近太累了,身體抵抗力下降,或者是不小心吹了冷風,這就是“本”。中醫治病講究標本兼治,但不同的時候側重點不一樣。春夏的時候,先解決“標”,讓病人先舒服點,就像先把眼前的麻煩事兒處理掉。等症狀緩解了,再去慢慢調理“本”,把身體的底子打好。秋冬的時候呢,就反過來,先抓住根本問題,把身體內部的問題解決好,再去處理那些表麵的症狀。

這就好比一棵大樹生病了,樹葉發黃、掉葉子這些是“標”,而樹根爛了或者土壤養分不足這些就是“本”。要是在春夏,先把發黃的葉子摘掉,讓樹看起來精神點,然後再去給樹根施肥、澆水,把根本問題解決好。在秋冬呢,就先好好修理樹根,把土壤整好,再去處理那些還沒掉完的病葉子。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胃喜歡寒飲,腸喜歡熱飲,這矛盾咋解決呢?其實啊,這是因為胃和腸的功能和特點不一樣。胃就像一個“大倉庫”,負責接收和初步處理食物。它比較“皮實”,適當來點涼的,能讓它工作得更帶勁。就像夏天吃個冰淇淋,胃會覺得挺爽。但要是涼的吃太多了,胃也會“發脾氣”,出現胃脹、胃疼這些問題。

腸呢,就像一個“精細加工廠”,要把胃送過來的食物進一步加工吸收。它比較“嬌弱”,喜歡溫暖的環境,這樣才能更好地工作。要是吃了太多涼東西,腸就會“抗議”,出現拉肚子、肚子疼這些情況。

所以啊,咱們在飲食上就得平衡一下。不能光順著胃,也不能隻照顧腸。吃涼的東西的時候,得控製量,彆一下子吃太多。吃熱的東西呢,也彆太燙,溫度適中就好。就像談戀愛,得照顧雙方的感受,不能隻順著一方,這樣才能和諧相處嘛。

再說說那些王公大人,他們生活條件好,天天吃香的喝辣的,想咋玩就咋玩,根本不把健康當回事兒。咱們想去勸他們注意身體,可太難啦。他們覺得自己有權有勢,啥都不怕,要是咱們去說他們,他們肯定不樂意,搞不好還會怪罪咱們。

但是呢,咱們也不能眼睜睜看著他們身體越來越差呀。這就得用點智慧啦。就像岐伯說的,跟他們好好溝通,從他們怕死又想長壽的心理入手。告訴他們,要是繼續這麼胡吃海喝、不注意休息,身體垮了,再多的錢和權都沒用啦。再給他們講講養生的好處,比如注意飲食、適當運動,能讓他們身體更健康,精神更好,還能多享受幾年好日子。

比如說,有個王公大人特彆愛吃油膩的東西,還天天喝酒,肚子大得像個皮球。咱們就可以跟他說:“大人啊,您看您這麼有身份地位,要是身體不好了,多可惜呀。您現在天天這麼吃,以後可能會得各種病,走路都費勁,啥樂子都享受不了啦。要是您能稍微控製點飲食,少吃點油膩的,少喝點酒,再適當活動活動,您這身體肯定越來越棒,到時候您想乾啥就乾啥,多自在呀。”這樣曉之以理,動之以情,說不定他們就會聽進去啦。

穿衣吃飯的寒溫問題,那可真是處處都得留意。先說穿衣,冬天的時候,就得穿得厚厚的,把自己裹得嚴嚴實實的,像個粽子一樣,這樣才能抵禦寒冷的天氣。可彆為了好看,穿得太少,不然寒邪就會像小偷一樣,偷偷鑽進身體裡,讓你生病。夏天呢,就穿得輕薄透氣點,讓身體能透透氣,彆捂出一身痱子。

再說說飲食的寒溫。熱的食物雖然能讓人暖和,但也彆吃太燙的。你想想,要是吃一口東西,燙得嘴巴和舌頭都受不了,那多難受呀。而且經常吃太燙的東西,還容易損傷口腔和食管的黏膜,時間長了,說不定還會引發大病呢。太冷的食物也得悠著點,像那些剛從冰箱裡拿出來的冷飲,吃多了會讓腸胃受不了,引起肚子疼、拉肚子這些問題。

就像開車一樣,得控製好速度,太快容易出事故,太慢又耽誤時間。飲食的寒溫也得把握好度,這樣身體才能正常運轉。

咱們來舉幾個例子,說說四季養生和“標本”治法到底是咋回事兒。

春天的時候,天氣慢慢暖和起來,很多人容易上火,出現嗓子疼、咳嗽這些症狀。這時候呢,咱們就先治標,給他開點清熱解毒的藥,緩解一下嗓子疼和咳嗽的症狀。然後再治本,建議他多吃點清淡的食物,像蔬菜、水果這些,少吃辛辣油膩的東西,調理一下身體內部的火氣。

夏天呢,天氣炎熱,很多人容易中暑,出現頭暈、惡心、乏力這些症狀。這時候先治標,給他喝點藿香正氣水,或者讓他在陰涼的地方休息一下,緩解中暑的症狀。然後治本,告訴他夏天要注意防暑降溫,彆在太陽下暴曬,多喝水,多吃點清熱解暑的食物,像西瓜、綠豆湯這些,調理一下身體的陰陽平衡。

秋天的時候,天氣轉涼,很多人容易出現咳嗽、氣喘這些呼吸道問題。這時候先治本,給他用一些滋補肺氣的藥,調理一下肺部的功能。然後治標,針對咳嗽、氣喘的症狀,開點止咳平喘的藥。

冬天呢,天氣寒冷,很多人容易出現手腳冰涼、腰膝酸軟這些腎陽虛的症狀。這時候先治本,給他用一些補腎陽的藥,調理一下腎臟的功能。然後治標,針對手腳冰涼的症狀,讓他多穿點衣服,注意保暖,還可以用熱水泡泡腳,促進血液循環。

你看,中醫的這些養生道理,放到現在也特彆實用。咱們現在生活條件好了,很多人卻不注意健康。天天熬夜玩手機,吃各種垃圾食品,身體越來越差。其實啊,咱們要是能按照中醫說的,根據季節調整生活方式,注意飲食的寒溫,保持良好的心態,那身體肯定會更健康。

比如說,現在很多年輕人喜歡吃外賣,那些外賣大多油膩、辛辣,吃多了對身體可不好。咱們要是能自己動手做飯,選擇新鮮、健康的食材,按照中醫的飲食原則來搭配,那既能滿足口腹之欲,又能讓身體更健康。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還有啊,現在很多人工作壓力大,經常加班,身體和心理都很疲憊。咱們可以學學中醫的養生方法,比如在工作之餘,做一些簡單的運動,像散步、瑜伽這些,放鬆一下身心。或者在晚上睡覺前,泡個腳,喝杯熱牛奶,讓自己能更好地入睡。

養生可不是一件小事,它包含了很多大道理和小細節。大道理就是要遵循自然規律,根據四季的變化來調整生活方式。小細節呢,就是在日常生活中,從穿衣吃飯這些小事做起。

比如說,早上起床後,喝一杯溫水,能促進腸胃蠕動,排出身體裡的毒素。吃飯的時候,要細嚼慢咽,這樣有助於消化。晚上睡覺的時候,要保證充足的睡眠,讓身體得到充分的休息。

這些小細節看似微不足道,但要是長期堅持下去,對身體的好處可大啦。就像蓋房子,一塊磚一塊瓦看起來不起眼,但慢慢地就能蓋起一座堅固的房子。養生也是這樣,一個小習慣一個小習慣地養成,就能讓身體越來越健康。

中醫的智慧就像一座寶藏,在生活的方方麵麵都能發揮作用。除了治病養生,在情緒調節、人際關係這些方麵也有很多值得我們學習的地方。

比如說,中醫講究情誌養生,認為情緒對身體的影響很大。要是經常生氣、焦慮,身體就容易出現各種問題。所以咱們要學會調節自己的情緒,保持樂觀、平和的心態。就像遇到不開心的事情,彆一直鑽牛角尖,出去走走,看看風景,心情可能就會好起來。

在人際關係方麵,中醫的“中庸之道”也很有用。咱們跟人相處的時候,不要太偏激,要學會理解和包容彆人。就像治病一樣,不能隻看到表麵的問題,要深入了解對方的想法和感受,這樣才能建立良好的人際關係。

養生可不是一時半會兒的事兒,它是一場需要長期堅持的“持久戰”。不能今天想起來了,就好好保養一下,明天又把健康拋到腦後。咱們得把養生當成一種生活方式,融入到日常生活的點點滴滴中。

就像每天刷牙洗臉一樣,養成習慣。每天按時吃飯,保證充足的睡眠,適當運動,這些都是養生的基本操作。隻有長期堅持,才能讓身體保持健康,享受美好的生活。

喜歡黃帝內經爆笑講解版請大家收藏:()黃帝內經爆笑講解版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最新小说: 死亡方程式 猛詭宿舍,納妾就變強 重生之e7我是烏龜王 廢柴嫡女的逆襲 年代炮灰,靠神豪係統科研強國 搶救大明朝 路人她隻想過平靜生活 活埋大清朝 鄉村命師 快穿之攻略男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