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色篇第四十九(四)_黃帝內經爆笑講解版_线上阅读小说网 
线上阅读小说网 > 綜合其他 > 黃帝內經爆笑講解版 > 五色篇第四十九(四)

五色篇第四十九(四)(1 / 1)

有一天,雷公滿臉好奇,像個打破砂鍋問到底的孩子,湊到黃帝跟前,問道:“黃帝大大呀,您說這通過觀察五官的顏色來判斷病情,到底是咋個回事兒呢?快給我講講唄!”

黃帝微微一笑,慢悠悠地說道:“雷公啊,這觀察五官顏色判斷病情可是老祖宗傳下來的一門絕學。你聽好了哈,要是看到五官的顏色發青或者發黑,那就說明這個人身體某個地方在鬨疼呢,就好像身體裡有個小惡魔在搗亂,疼得人直咧嘴。要是顏色發黃或者發紅,那就像身體裡著了小火苗,是有熱的表現,可能這人正覺得渾身燥熱,像個小火爐一樣。而要是顏色白白的,就好比冬天的霜雪,說明這人身體裡有寒,冷得直打哆嗦呢。這就是通過觀察五官顏色判斷病情的門道,簡單吧!”

雷公撓撓頭,還是有點不太明白,又問道:“黃帝大大,您說得好像有點道理,可我還是不太確定咋看。比如說這青黑、黃赤、白,具體咋區分呀?”

黃帝耐心地解釋道:“這青色呢,就像剛長出來的青青的小草,但要是出現在臉上,就不是啥好事兒啦,可能是身體有氣滯血瘀,氣血運行不暢,就像道路堵車了,所以會疼。黑色就像鍋底灰一樣,要是臉上出現這種顏色,那寒邪可能比較重,或者有瘀血,寒和瘀攪和在一起,讓身體疼痛難忍。黃色呢,就像秋天的稻子,要是黃得不正常,那可能是脾胃有熱,消化功能出問題啦。赤色就像紅蘋果,不過臉上紅得厲害,那就是身體裡有實熱或者虛熱在搗亂。白色就像白紙一樣,要是臉色白白的,沒有血色,那就是身體陽氣不足,有寒,能量不夠,人就會覺得冷。”

雷公恍然大悟地點點頭,說道:“哦,我好像有點明白了。黃帝大大,那您再給我講講,這病情加重或者減輕,又是咋從身體上看出來的呢?”

黃帝清了清嗓子,說道:“這病情的變化呀,內外都有表現呢。咱們先來說說脈象。你去摸病人的脈口,也就是手腕處的脈搏,如果感覺脈象又滑又小,還緊緊的,而且按下去能感覺到脈沉在裡麵,這就像小泥鰍在水底躲著,說明病情在加重,而且問題出在身體裡麵。要是摸人迎脈,就是脖子兩邊的脈搏,感覺氣很粗大,脈又緊又浮,就像小皮球在水麵上跳,那就說明病情在加重,而且問題出在身體外麵。”

雷公聽得入了迷,眼睛一眨不眨地盯著黃帝,問道:“黃帝大大,這脈象滑、小、緊、沉,還有浮,到底是啥感覺呀?我都想象不出來。”

黃帝笑著說:“這滑脈呀,就像小珠子在盤子裡滾動,又圓又流暢,感覺很順滑,就好像手指下麵有一群小泥鰍在遊動。小脈呢,就像細細的絲線,很微弱,感覺力氣不足。緊脈就像拉緊的繩子,按上去硬硬的,很有力量,好像隨時會斷掉一樣。沉脈呢,就是你輕輕按還摸不到,得用力往下按,才能感覺到脈搏的跳動,就像脈搏躲在很深的地方。浮脈正好相反,輕輕一按就能摸到,就像脈搏浮在皮膚表麵,很容易感覺到。”

雷公似懂非懂地點點頭,說道:“黃帝大大,我好像有點感覺了。那您接著說,還有啥脈象能看出病情變化呀?”

黃帝接著說道:“要是脈口的脈象浮滑,就像小珠子在水麵上滾動,那說明病情在一天天加重。要是人迎脈沉而且滑,就像小珠子在水底慢慢遊,那病情就在一天天減輕。要是脈口脈象滑而且沉,這就像小珠子在深深的水底遊動,說明病情在加重,而且是身體內部的問題。要是人迎脈滑盛而且浮,就像小珠子在水麵上歡快地跳,說明病情在加重,而且是身體外部的問題。”

雷公皺著眉頭問道:“黃帝大大,那要是脈象的浮沉,還有人迎脈和寸口脈的大小都差不多,這又說明啥呀?”

黃帝嚴肅地說:“這就不太妙啦,說明病情比較頑固,很難好起來。就好像兩個勢力相當的對手在打架,誰也贏不了誰,身體裡的正氣和邪氣僵持住了。”

雷公又問:“黃帝大大,那病情在五臟和六腑,又咋從脈象看出來好不好治呢?”

黃帝說道:“如果病情在五臟,脈象沉而且大,這就像大船在深水裡航行,雖然船大,但水也深,能承載得住,說明病情比較容易好起來。要是脈象小,就像小船在深水裡,很容易被淹沒,這就是不好的跡象,病情不太容易好。要是病情在六腑,脈象浮而且大,就像小船在水麵上,很輕快,說明病情容易好。因為六腑相對比較表淺,邪氣容易散去。”

雷公繼續問道:“黃帝大大,那人迎脈和寸口脈特彆堅硬,又分彆說明啥問題呀?”

黃帝說道:“要是人迎脈特彆堅硬,就好像有人在使勁兒拽著脖子上的繩子,這說明這個人可能受了寒邪的侵襲,寒邪把身體的氣給堵住了,氣不通就會硬邦邦的。要是寸口脈特彆堅硬,就好比手腕這兒有個大石頭頂著,那可能是吃多了,傷到脾胃了,食物在肚子裡消化不了,胃氣不通黃帝繼續說道:“胃氣不通,就容易出現腹脹、腹痛、打嗝這些症狀。你想想,肚子裡就像塞了個大包袱,能舒服才怪呢。”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雷公恍然大悟,說道:“哎呀,黃帝大大,您這麼一講,我感覺這麵診和脈象裡的學問真是太深奧了,不過好像也挺有意思的。可我還是有點擔心,我怕實際看病的時候,這些脈象和麵診特征不好分辨呀。”

黃帝笑著拍了拍雷公的肩膀,說:“雷公啊,這需要多實踐,多琢磨。就像學走路,一開始肯定走不穩,但走得多了,自然就熟練了。你平時多去看看病人,仔細感受脈象,觀察他們五官的顏色變化,慢慢就能掌握其中的竅門啦。”

雷公堅定地點點頭,說:“好的,黃帝大大,我一定會努力的。對了,黃帝大大,那有沒有哪種情況是看起來很嚴重,但實際上通過調理能很快好起來的呢?”

黃帝思索了一下,說道:“有啊,比如說有些人外感風寒,一開始人迎脈盛堅,看起來病得挺厲害,又是發燒又是渾身疼的。但隻要及時用正確的方法解表散寒,把寒邪趕出去,就像把入侵家裡的小怪獸趕跑,病情就能迅速好轉。就好比一扇門被風吹得砰砰響,隻要把風擋住,門就安靜了。這種情況隻要抓住時機,治療起來還是比較容易的。”

雷公好奇地問:“黃帝大大,那具體用什麼方法解表散寒呀?是不是得用中藥?”

黃帝回答道:“沒錯,中藥裡有很多能解表散寒的藥材,像麻黃、桂枝就很不錯。麻黃就像個開路先鋒,能打開毛孔,讓身體裡的寒邪隨著汗液排出去,就像打開窗戶,讓屋子裡的濁氣散出去。桂枝呢,能溫通經絡,幫助身體的陽氣恢複,就像給身體裡的小火爐添把柴,讓陽氣更旺盛,把寒邪徹底趕走。不過用藥的時候,得根據病人的具體情況調整劑量,不能亂來。”

雷公又問:“黃帝大大,除了中藥,還有彆的辦法解表散寒嗎?”

黃帝說道:“當然有啦,像喝熱薑湯,也是個不錯的辦法。生薑性溫,能散寒解表。喝上一碗熱乎乎的薑湯,全身都暖洋洋的,寒邪就被趕跑啦。就好比給身體穿上了一件溫暖的小棉襖。還有艾灸,在一些特定的穴位上艾灸,比如大椎穴、風門穴,通過艾灸的溫熱刺激,也能達到解表散寒的效果。艾灸就像給穴位點了一把小火,讓身體裡的陽氣活躍起來,把寒邪統統消滅掉。”

雷公聽得津津有味,說道:“哇,黃帝大大,中醫的辦法可真多呀。那要是因為傷食導致寸口脈盛堅,又該咋調理呢?”

黃帝說:“傷食的話,首先要控製飲食,彆再吃那些不好消化的東西啦,讓脾胃好好休息休息。可以吃一些清淡、易消化的食物,像米粥、麵條,就像給脾胃減輕負擔,讓它們能喘口氣。還可以用一些消食化積的中藥,比如山楂、神曲、麥芽。山楂就像個小鏟子,能把堆積在腸胃裡的食物殘渣清理掉;神曲能幫助消化各種食物,不管是肉吃多了還是糧食吃多了,它都能派上用場;麥芽則對米麵類食物的消化特彆有幫助,就像個小幫手,專門解決米麵食物不消化的問題。把它們搭配在一起,效果可好了。”

雷公又問:“黃帝大大,除了吃藥和控製飲食,還有彆的辦法調理傷食嗎?”

黃帝笑著說:“當然有啦,適當運動也很重要。飯後散散步,能促進腸胃蠕動,幫助消化。就像給腸胃做個按摩,讓它們動起來,把食物消化得更快。還可以按摩肚子,用手掌在肚子上順時針輕輕按摩,一圈一圈的,這樣也能促進腸胃的消化功能,讓肚子裡的食物快點被消化掉。”

雷公感歎道:“黃帝大大,您懂得可真多呀!感覺中醫就像一個神奇的百寶箱,什麼問題都能解決。”

黃帝謙虛地說:“中醫的學問博大精深,我也隻是知道其中一部分而已。這需要我們不斷學習、探索,才能更好地為人們治病救人。雷公啊,你要好好鑽研,以後把中醫傳承下去。”

雷公鄭重地點點頭,說:“黃帝大大,您放心吧,我一定會努力學習,把中醫發揚光大。對了,黃帝大大,那有沒有一種情況,是脈象和麵診看起來都不太嚴重,但實際上病情很棘手呢?”

黃帝思索片刻,說道:“有啊,有些慢性疾病就是這樣。比如一些人長期脾胃虛弱,從麵診上看,可能隻是臉色稍微有點發黃,不太明顯;脈象呢,可能也隻是稍微有點弱,不仔細感受還發現不了。但實際上,脾胃虛弱會影響身體的各個方麵,營養吸收不好,氣血生成不足,身體的抵抗力也會下降,各種疾病就容易找上門來。而且這種慢性疾病調理起來比較麻煩,需要長時間的堅持,就像一場持久戰。”

雷公好奇地問:“黃帝大大,那對於這種慢性脾胃虛弱,該咋調理呢?”

黃帝說道:“調理慢性脾胃虛弱啊,那可得慢慢來,心急可吃不了熱豆腐。首先在飲食上,要多吃些健脾益胃的食物。像山藥,這東西可是個寶,它就好比脾胃的貼心小棉襖,既能補脾胃,又容易消化。不管是蒸著吃、煮著吃,還是熬成山藥粥,都對脾胃特彆好。還有白扁豆,它能健脾化濕,把脾胃周圍那些濕漉漉、黏糊糊的濕氣都給清理掉,讓脾胃能暢快地工作。另外,芡實也不錯,它可以固腎澀精,補脾止瀉,就像給脾胃打了一針強心劑,增強脾胃的功能。”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雷公一邊聽一邊點頭,嘴裡念叨著:“山藥、白扁豆、芡實,記住啦。黃帝大大,除了飲食,還有彆的調理辦法嗎?”

黃帝笑著說:“當然有啦。按摩穴位也是個好法子。足三裡這個穴位,你可得記住了,它就在小腿外側,犢鼻下3寸,距脛骨前緣一橫指的地方。這個穴位對脾胃來說,就像一個超級大的充電寶,每天堅持按摩它,能起到很好的健脾和胃作用。你可以用大拇指按在穴位上,稍微用點力,以穴位有酸脹感為宜,每次按個幾分鐘,一天按個幾次。還有中脘穴,它在肚子上,就在肚臍往上4寸的位置,這個穴位能調理脾胃的各種毛病,用手掌在這個位置順時針按摩,也能促進脾胃的消化功能。”

雷公趕忙在自己身上比劃著找穴位,嘴裡嘟囔著:“足三裡、中脘穴……”找好穴位後,他又問:“黃帝大大,那中藥調理方麵呢?有沒有什麼好的方子?”

黃帝說道:“有個經典的方子叫四君子湯,由人參、白術、茯苓、甘草四味藥組成。人參可是補氣的大功臣,能大補元氣,增強脾胃的運化功能;白術呢,能健脾燥濕,幫助脾胃把濕氣排出去;茯苓利水滲濕,和白術一起,讓脾胃周圍的環境乾爽起來;甘草則能調和諸藥,讓這幾味藥配合得更加默契。這個方子對於脾胃虛弱,表現為麵色萎黃、食欲不振、腹脹便溏等症狀,效果很不錯。不過具體用藥,還得根據每個人的具體情況,讓大夫再調整調整。”

喜歡黃帝內經爆笑講解版請大家收藏:()黃帝內經爆笑講解版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最新小说: 資本家假千金,搬空家產嫁糙漢 拜師須菩提,征戰諸天 強製愛!在快穿世界和老板談戀愛 驚溟俠記 勢師 穿越七零,強撩科研大佬拐帶仨娃 戰國小大名 神醫下山:美女總裁非我不嫁 刺客與書生 逼我做妾?我掀了破落國公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