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帝那可是對養生和生命的奧秘好奇得不得了。這天,他又逮著了知識淵博的岐伯,拉著人家就開始問:“岐伯啊,我老琢磨著,這人從生下來到慢慢長大,再到最後老去,這身體裡的氣啊,到底是咋個變化法兒,又是咋走到生命儘頭的呢?你快給我嘮嘮,讓我也明白明白。”
岐伯一聽,笑著說:“黃帝呀,您問這個可問對人啦!咱就從人剛生下來慢慢說哈。您想啊,一個小娃娃剛長到十歲的時候,就好比一個剛開工的小工廠,五臟這才剛開始穩定下來,像模像樣地開始工作。這時候,身體裡的血氣也慢慢通暢起來咯。為啥說‘其氣在下’呢?您看那十歲的小屁孩,整天就跟個小猴子似的,上躥下跳,跑來跑去,一刻都停不下來。為啥呀?因為這時候他們身體的氣主要集中在下部,就像給兩條小腿裝了個小馬達,跑起來那叫一個歡實,所以這時候的娃娃都‘好走’。從中醫理論來講呢,這是因為十歲孩子的身體處於生長發育初期,下肢的活力相對較強,就像一顆剛種下的小樹苗,先把根紮穩,下部的力量足,才能支撐以後的成長。”
黃帝聽了,笑著點頭:“嘿,還真是這麼回事兒,我記得我家那小娃子小時候就調皮得很,到處亂跑。那二十歲又是啥情況呢?”
岐伯接著說:“到了二十歲,這身體就像小工廠開始升級啦!血氣開始旺盛起來,肌肉也跟著蹭蹭往上漲。就好比給這小工廠添了不少新設備,乾勁十足。這時候的年輕人啊,走路都帶風,乾啥都風風火火的,這就是‘好趨’。為啥會這樣呢?因為血氣充足了,就像給身體注入了一股強大的動力,人就變得活力四射,走路都不自覺地加快腳步,恨不得一下子就把事兒乾完。從中醫的角度看,二十歲時人體的氣血處於上升階段,肌肉得到充足的氣血滋養,開始快速生長,所以年輕人就有使不完的勁兒。”
黃帝又問:“那三十歲呢?這時候身體又有啥不一樣的變化?”
岐伯說道:“三十歲啊,五臟就像經曆了一番打磨,徹底穩定下來啦,變得特彆堅固。肌肉也變得結實得很,血脈裡的氣血就跟那裝滿水的大河一樣,滿滿當當的。這時候的人走路啊,那叫一個穩當,一步一個腳印,不慌不忙的,這就是‘好步’。為啥呢?因為五臟穩定,氣血充足,身體就像一台磨合好的精密機器,各個部件都配合得恰到好處。人到了這個階段,心態也更沉穩,知道乾啥都得慢慢來,不能像年輕人那麼毛躁。在中醫理論裡,三十歲是人體氣血和臟腑功能都達到一個相對鼎盛的時期,所以表現得沉穩有力。”
黃帝興致勃勃地問:“那四十歲呢?我感覺這時候很多人好像開始有變化了。”
岐伯點點頭說:“黃帝您說得沒錯。人到四十歲,五臟六腑加上十二經脈,都達到了一種盛大但又開始走向平穩的狀態。就好比工廠雖然還在正常運轉,但有些設備開始有點小磨損啦。這時候皮膚的腠理開始變疏鬆,臉上的光彩也慢慢沒了,頭發也開始冒出白花花的一片。人呢,不像以前那麼愛動,就喜歡找個地方坐著。為啥會這樣呢?因為氣血雖然還充足,但已經不像年輕時那麼有活力,身體開始走下坡路咯。腠理疏鬆就像房子的牆壁開始有點縫隙,風一吹就容易透進來,身體的抵抗力也跟著下降。從中醫角度講,這是因為隨著年齡增長,人體的陽氣開始慢慢減弱,氣血的運行也不像以前那麼順暢,所以人就更傾向於安靜的活動。”
黃帝又問:“五十歲呢?感覺這時候變化更大了。”
岐伯說:“五十歲啊,肝氣就開始走下坡路咯。肝就像一片葉子,開始變薄,分泌膽汁的能力也減弱了。您想啊,肝開竅於目,肝不好了,眼睛就跟著受影響,開始變得模糊不清。就好比一盞燈,油越來越少,光也就越來越暗。這時候,人的身體機能進一步下降,從中醫理論來講,肝在人體主疏泄,肝氣衰了就會影響到身體各個方麵的氣機運行,就像一條原本通暢的河流,開始出現了淤堵。
黃帝皺著眉頭,憂心忡忡地問:“那六十歲又會怎樣呢?聽起來情況好像越來越不妙了。”
岐伯神色凝重地點點頭,說道:“黃帝啊,人到六十歲,心氣開始衰弱。心主神明,心氣一弱,人就容易陷入憂愁悲傷的情緒裡,好像心裡總有一塊烏雲散不開。而且這時候氣血也變得懈怠起來,沒了年輕時的活力,身體就像一輛開了很久的老爺車,跑不動啦,所以就‘好臥’,喜歡躺著休息。為啥會這樣呢?您想啊,心就像身體的發動機,發動機動力不足了,整個人也就沒了精氣神兒。從中醫理論講,心為君主之官,心氣衰弱會影響全身的氣血運行和精神狀態,人就變得懶洋洋的,沒什麼活力,總覺得躺著才舒服。”
黃帝聽了,若有所思地說:“看來年齡越大,身體的問題就越多啊。那七十歲呢?”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岐伯接著說道:“七十歲的時候,脾氣虛了。脾在咱們身體裡,就像一個勤勞的後勤部長,負責把吃進去的食物轉化成營養,輸送到全身。脾氣虛了,就好比後勤部長沒了力氣,工作乾不好啦。營養輸送不順暢,皮膚就像失去了水分的花朵,開始變得乾枯。您看那些七十歲左右的老人,皮膚皺皺巴巴的,就是這個原因。在中醫理論裡,脾主運化,又主肌肉四肢、開竅於口、其華在唇,脾氣虛不僅影響皮膚,還會讓肌肉變得鬆弛,身體也越來越沒勁兒。”
黃帝又迫不及待地問:“八十歲呢?這時候身體又會有啥變化?”
岐伯說道:“八十歲啊,肺氣開始衰弱。肺在人體主氣司呼吸,還管理著一身的皮毛。肺氣一弱,就像一個漏氣的氣球,沒了勁兒。中醫裡講‘肺藏魄’,肺氣衰了,魄好像就有點待不住,要離開身體似的,所以老人這時候說話就容易出錯,前言不搭後語。為啥呢?因為肺氣不足,呼吸功能下降,身體的氣機紊亂,大腦得不到充足的氣血供應,就容易犯糊塗。就好比一個信號塔,信號不好了,傳出來的信息自然就亂套啦。”
黃帝滿臉憂慮地問:“那九十歲呢?難道情況更糟糕?”
岐伯無奈地歎口氣說:“黃帝啊,人到九十歲,腎氣就像燒乾了的鍋,焦了。腎為先天之本,五臟六腑的精氣都來源於腎。腎氣一焦,其他四臟和經脈也就跟著空虛啦。就好比大樹的根都枯了,樹枝樹葉還能好嗎?這時候身體各個方麵都嚴重衰退,生命的活力所剩無幾。從中醫理論來講,腎藏精,主生長發育與生殖,腎精虧虛,人體的各種生理功能都會受到嚴重影響,身體就像一座搖搖欲墜的大廈,隨時都可能崩塌。”
黃帝接著問:“那到了百歲呢?是不是……”
岐伯緩緩說道:“百歲的時候,五臟都虛弱到了極點,神氣也都離開了身體。這時候就隻剩下一具空蕩蕩的軀殼,生命也就走到了儘頭。就好比一場盛大的演出,演員都走光了,舞台也就空了。這就是人體從生到死,氣的盛衰變化過程。”
黃帝聽完,感慨萬千地說:“唉,原來人的生命曆程是這樣啊。可我又有個疑問,為啥有些人不能活到自然壽命就死了呢?這又是咋回事兒?”
岐伯神色嚴肅地說:“黃帝啊,那些不能終壽而死的人,原因有很多。首先他們的五臟就像豆腐渣工程,不夠堅固,就像房子的根基不牢。‘使道不長’,這個‘使道’呢,就好比人體氣血運行的通道,不夠通暢。而且體表的孔竅還向外張著,就像房子的窗戶沒關好,風呼呼地往裡灌。這樣一來,呼吸就容易急促,喘氣困難。
再加上他們的‘基牆’卑下,這‘基牆’就好比人的麵部骨骼結構,不堅固,脈道薄弱,血液也少,肌肉還不結實。這種體質的人啊,就像弱不禁風的小草,動不動就容易遭受風寒的侵襲。一旦受了風寒,血氣虛衰,脈道就不通暢了。這時候,身體裡的正氣和外來的邪氣就開始相互攻擊,亂成一團,互相拉扯,身體就像一個被攪亂的戰場各種病症也就隨之而來,最終在本該長壽的年紀就早早離世了。就好比一艘船,船體破破爛爛,船槳也不結實,還老是往裡頭漏水,在海上航行的時候,稍微遇到點風浪,就很容易沉沒。
黃帝聽了,眉頭緊鎖,憂心忡忡地說:“岐伯啊,照你這麼說,這不能終壽而死的情況還挺普遍的。那咱們有沒有什麼辦法能幫幫這些人,讓他們儘可能地活得久一些呢?”
岐伯思索片刻,緩緩說道:“黃帝啊,辦法自然是有的。既然知道了問題出在哪兒,咱們就對症下藥。對於五臟不堅的人,得從日常飲食和生活習慣入手,好好調養。比如說,多吃一些能補五臟的食物。像黑色的食物入腎,黑芝麻、黑豆之類的,沒事兒可以多吃點,給腎補補元氣,就像給那口快燒乾的鍋加點水。
對於脾氣虛的,就多吃點健脾的食物,像山藥、芡實,這倆就像給脾氣虛的人請了個專屬小助手,幫著脾更好地工作,把營養輸送到全身,讓肌肉變得結實點,皮膚也能恢複點光澤。
還有啊,要注意保暖,彆讓風寒輕易鑽了空子。天氣涼的時候,就多穿點衣服,彆為了風度不要溫度。這就好比給房子多加幾層窗戶紙,風就吹不進來啦。平時呢,也彆老坐著躺著,適當活動活動,讓氣血流通起來。就像一條河,得讓水流動起來,才不會發臭淤堵。
另外,心情也很重要。您想啊,一個人要是整天愁眉苦臉,那身體裡的氣也跟著不順暢。咱們得讓大家保持心情舒暢,沒事兒多樂一樂。這心情一好,身體裡的氣就像歡快奔跑的小馬駒,順暢得很。可以組織一些活動,讓大家聚在一起聊聊天,唱唱歌,跳跳舞,開開心心的,病自然就少啦。”
黃帝聽了,眼睛一亮,連連點頭:“岐伯啊,你說得太對了!這些方法聽起來簡單又實用。我這就安排下去,讓大家都知道這些養生之道。不過,這具體實施起來,還得有個詳細的計劃,你幫我參謀參謀唄。”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岐伯笑著說:“黃帝,這計劃嘛,首先可以在部落裡定期舉辦養生講座,讓懂醫術的人給大家講講這些知識,就像咱們今天這樣,通俗易懂地告訴大家每個年齡段身體會有啥變化,該怎麼保養。
然後呢,設立一個‘健康小衛士’的職位,專門負責提醒大家注意保暖、運動這些事兒。還可以組織一些‘健康生活小競賽’,比如看誰能堅持每天早睡早起,誰能把飲食搭配得更合理,獲勝的人可以得到一些獎勵,像一些養生的食材或者小禮品,這樣大家就更有積極性啦。
對於那些已經身體不太好的人,咱們可以安排專門的醫生去給他們做個詳細的檢查,根據每個人的具體情況,製定個性化的調養方案,就像量體裁衣一樣,這樣才能更有針對性地解決問題。”
黃帝高興地說:“岐伯,你這計劃太周全了!就按你說的辦。我相信,隻要大家都重視起來,咱們部落裡的人肯定能活得更健康、更長壽。”
於是,黃帝按照岐伯的建議,在部落裡大力推行這些養生措施。一時間,整個部落都熱鬨起來。每天清晨,都能看到一群人在空地上跟著師傅學打拳,有模有樣的。孩子們也被教導著養成早睡早起的好習慣,晚上不再到處亂跑,而是早早鑽進被窩睡覺。
婦女們則聚在一起討論著怎麼把飯菜做得既好吃又養生,今天你分享一個山藥的新做法,明天我傳授一個黑豆的吃法。老人們也不再整天唉聲歎氣,而是聚在一起曬太陽、聊天,講講過去的趣事,臉上洋溢著幸福的笑容。
部落裡的人身體狀況果然有了明顯的改善。那些原本體弱多病的人,在醫生的精心調養和自己的努力下,漸漸恢複了健康。感冒發燒的人越來越少,大家的精神頭也越來越好。整個部落充滿了生機與活力,大家都朝著健康長壽的目標快樂地前進著。
喜歡黃帝內經爆笑講解版請大家收藏:()黃帝內經爆笑講解版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