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刻,草原風起,北天昏沉,已是典型的大風前兆。
若是徐華仍在軍中,他定會第一時間關注氣候走勢、敵軍動向、斥候回報;
若是張輔尚掌帥印,他也絕不會在無備之下草率迎戰,必定堅守營寨,穩中求勝。
他們極有可能據守營壘,穩紮穩打,守住要道不出,利用火器與弓弩築起鋼鐵防線,等瓦剌攻勢露怯,再以騎兵反撲。
因為他們都知道,現在雖身處大明腹地,但地勢空曠無險,瓦剌騎兵機動極強。
與之硬碰硬,實乃不智。
守,是唯一正確的策略。
尤其在徐聞完成軍改之後,五軍營與三千營已不再是明初那種鬆散編製的烏合之眾。
經過數年實戰錘煉與嚴格操典訓練,大明步兵防守力極強。
尤其是對抗遊牧民族的騎射戰術,已有一整套應對方法。
哪怕麵對瓦剌主力,隻要不亂動、不出擊,固守不動,頂多被咬掉幾層皮,絕不會傷筋動骨。
然而如今,徐華和張輔都不在。
整個主力營的指揮權,落入了兩個從未帶兵的人的手中。
麵對敵軍靠近,朱祁鎮隻是覺得自己可以揚威天下,名載史冊了!
王振更冷笑不屑:“瓦剌?一群草包,上回不就被徐華那點人馬打得抱頭鼠竄?如今連武國公都沒出手,咱家就能擺平他們!”
於是,兩人一拍即合,迅速定下迎戰之策。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傳令!”
朱祁鎮下旨:“命恭順侯吳克忠率五千五軍營精銳出戰,攔截敵騎於野,勿使其近朕輜重半步!”
“領旨!”
傳令官應聲而去。
軍令一下,整個大營頓時沸騰。
大明主力第一次與瓦剌主力的正麵對抗,就在漫天風沙中驟然展開。
吳克忠雖勇,並非無腦之將。
他一眼就看出瓦剌騎兵遠比預想中要多,且列陣森嚴、進退有序,絕非散兵遊勇。
更令他警惕的,是前方不斷湧現的瓦剌騎兵,兵力至少在萬騎以上,並呈現出三麵包抄的戰術趨勢。
大明五軍營本是勁旅,吳克忠又非庸將,縱在倉促之際,仍然迅速列陣,布防有序。
但連日行軍,兵馬早已疲憊,輜重沉重,不少士卒連馬匹都顯得氣喘籲籲。
反觀瓦剌騎兵,雖也是長途奔襲,但自越境進入大明以來,所經村鎮已被連番掠奪。
不僅獲得了充足的補給,還搶奪了大批戰馬、兵器、乾糧、甚至換下來的明軍鎧甲。
更重要的是,他們精神亢奮。
一夜之間,普通士卒從赤貧寒門,手中多了金銀、綢緞、乾糧和女子,他們已經嘗到掠奪的甜頭。
“隻推平了幾個鄉堡就有這般收獲……”
一個瓦剌老兵舔了舔嘴唇:“那若能抓住那個明國小皇帝……”
他沒說完,身旁的騎士已經發出野獸般的咆哮聲,揮刀高呼:“殺啊!誰抓住大明皇帝,長生天都會庇佑你!”
殺意如潮!
但這一切,朱祁鎮與王振根本沒有意識到。
在他們眼裡,眼下不過是一次“可控的勝利機會”,一次足夠寫進實錄、鐫刻史冊的光輝戰例。
當吳克忠披掛上馬,率五千兵馬列陣出營之際,營中將士雖無一人言語,卻個個心頭沉重。
誰都明白,此戰勝算渺茫。
隻有王振站在皇帳外,滿臉得意地向遠方揮手:“好好殺幾個瓦剌賊子,讓他們知道大明天威不可辱!”
說話間,前軍雙方已經交戰。
喜歡成為禦史後,我怒噴建文帝請大家收藏:()成為禦史後,我怒噴建文帝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