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化三年春,京師氣候和煦。
太上皇駕崩已滿三年,國朝孝期終畢,朝廷上下齊心籌備皇帝大婚。
成化帝朱見深年十五,已到了適婚之年。
禮部列舉祖製,詳陳往例:宣宗皇帝十四歲大婚,英宗皇帝十三歲納妃,陛下如今已十五歲,婚期正當其時。
內閣次輔於謙也上疏曰:“中宮未立,宮闈不正,禮不可緩,情不可違,願陛下擇良配,以安宗廟。“
當朝群臣皆知,皇帝心中早有所屬。
彼時尚為沂王,寄居越王府數年,朝夕與徐家女兒徐冉相伴。
兩小無猜,情意綿綿。
如今徐冉已及笄年華,越王徐聞與武成郡王徐華也早有意將其奉為中宮,光耀門楣。
成化帝朱見深早就這麼想了。
見水到渠成,二話不說冊封徐冉為皇後。
冊封詔下,文武百官無不稱頌。
朝廷四部協同籌備大典,禮部、內府、翰林院、欽天監,皆晝夜不休,恪守祖製,參照明製最隆重之婚儀。
大婚之期,定於三月初八。
京師百姓奔走相告,自永樂朝以來,久未有如此聲勢浩大的大婚。
街巷張燈結彩,坊間流傳歌謠:“龍鳳交泰新中宮,紫禁成禮萬民同。”
而此時的越王府中,熱鬨非凡。
徐家上下奔走如織,年近七旬的王妃朱月蓉親自點檢嫁妝。
越王徐聞雖年屆八旬,仍精神矍鑠,在堂前指點後輩,忙中帶笑。
府中管事徐福,年近五十的老人,走路都快飛了起來:
“誒喲我的老天,這衣箱怎麼又少一口?這是送宮裡的東西,可不能出錯!”
廚房張婆子整日不眠,張羅著宴席樣品:“中宮是咱家出來的,菜肴也不能寒磣了咱越王府的臉!”
打掃庭院的小丫頭桃枝,一邊擦拭禦賜的龍紋石獅子,一邊咯咯地笑:“以後咱家小姐就是皇後啦!”
小廝阿全手裡托著錦盒,一臉得意:“你們沒看見今兒禮部的人來了嗎?那頭冠都要用上九鳳十二珠,可不是一般妃子能戴的!”
夜裡,府中燈火通明,剪花鋪錦,處處歡聲笑語。
王府花廳外,萬貞兒靜靜看著遠處的準備大婚的儀仗車輦。
“陛下要大婚了......”
她仿佛看到那個曾經被自己抱在懷中啼哭的孩子,如今已高坐龍椅,迎娶皇後,真正成了天下之主。
萬貞兒眸中泛起淡淡水光,卻沒有落淚。
這些年,她始終沒有回宮。
朱見深即位之後,曾召過她。
但越王徐聞始終未允。
他怕萬貞兒毀了皇帝。
徐聞擔心朱見深受其影響,成為曆史上那個戀母的帝王,困於私情,亂了家國。
還好朱見深沒有這種苗頭。
如今成長起來了,審美一切正常。
此刻,鳳輿臨門,宮人入府,徐冉即將著禮服出發。
徐冉披著鳳冠霞帔,坐在妝鏡前,萬貞兒站在她身後,替她梳妝。
徐冉笑問:“萬姑姑,你見我今日好看嗎?”
“好看,貴氣中帶著靈氣,皇上見了準得笑不攏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