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孔雲帶回了齊軍已經敗退到了百裡之外,再難重返徐城的消息,也正式宣告了這場徐城大戰的結束。
但是,大戰雖然結束了,但後續的雜事卻是還有不少。
在城南,景秀成所率領的被圍楚軍缷去了戰甲,隻保留了一萬件近戰兵器,然後就每人領了三天的口糧,抬著受傷的戰友,開始了西撤。
此時,他們還剩下三萬餘人,再加上後來懷吳軍交紿他們的俘虜,其的總數更是達到了六萬餘人,其中重傷而不能正常行走者就多達兩萬。
在他們西撤約十幾裡後,就碰到了昨天先是敗逃潰散,後又重新聚攏起來的那幾千殘兵。
此後,楚軍一路西撤,並一路繼續彙聚潰散之兵,最終於數天之後,在距徐城百裡之外,聚攏到了十萬人。
十萬人,可不是一個小數目,若是在徐城大戰之前,是一支令懷吳軍非常忌憚的強大力量,隻有聚集起數倍的兵力,才敢一戰。
可現在的這十萬人,卻是無比的忌憚懷吳軍。
他們是真的被懷吳軍那悍不畏死的戰意給嚇到了!
更不要說,此時他們當中傷員就占了大半,兵器也隻有三萬件,至於戰甲,更是連幾千套都湊不齊。
戰敗之時,丟盔棄甲,可不是說說而已。
所以此時,他們麵對懷烏軍戰意情全無,更不要說去進攻沿途的城池塢堡了。
那些城池不保中的懷吳軍不來騷擾他們,他們就已經是謝天謝地了。
在稍加休整之後,這支楚軍選擇了繼續西撤。
而在城北,同樣是三萬多宋軍俘虜,卻是乖乖的成了打掃戰場的苦力。
其實,被俘的宋軍,可不僅僅是這徐城之下的三萬人。
在隨後的幾天中,秦浩陸續得到戰報後,才知道,在徐城以北約六十裡處的宋軍糧倉大營及其八座糧倉副營之中,以及糧倉與徐城之間的區域之內,自己的懷吳軍也先後俘虜了足足有十萬多宋軍。
當時,他是無論如何也不敢相信這個數字。
因為他那時已經知道,己方投入糧倉爭奪戰及隨後的截擊戰、包圍戰的兵力,也不過才六、七萬人。
“真是想不通!自己的懷吳軍,究竟是怎麼辦到的?”
“還是說,宋軍實在是太菜!”
“可就是再菜!也不能菜成這樣吧!”
“瞧著他們攻城的時候,也挺凶悍的啊?”
“再說了!就算是十萬頭豬,也得抓上好幾天吧!”
“想不通!想不通!實在是想不通!”
秦浩也是不由得感慨連連。
可事實就是事實!
因為很快,這十萬多宋軍俘虜就被押送到了徐城之下,也參與到了戰場清理,城池的修複當中。
在城東,魏懷兩國的輕騎兵連夜追殺百餘裡之後就主動停了下來。
後來據監視的探馬回報,到了二十一日的下午,齊軍已經恢複了基本的秩序,形成的基本的隊列,看其規模,仍舊有五、六萬之眾。
不過,他們在休整了一天之後,也選擇了繼續撤退。
很快,秦浩就知道了原因:
自己的水軍,又立了一大功。
隻不過,這次立功的主角並不是艦隊,而是陸戰師。
兩個陸戰師,竟然走海路跑到了宋國腹地登陸,然後疾行近一百幾十裡,奇襲了鐘離城,並在那裡引發了奴隸大起義。
隨後,起義軍迅速向周邊地區擴散,徹底切斷了齊軍的陸上補紿線。
據說,現在那兩個陸戰師已經拉起了二十幾萬的起義軍,攻占了三十餘座城池,聲勢實在是太過驚人。
現在,宋軍已經無力鎮壓,隻能向齊軍求助。
而齊軍又不願再從本土調兵,就隻能從懷吳抽調兵力。
所以,薑墨率領的這支敗軍,應該就是被調到宋國去了。
此後幾天內的軍情上報,也很快就證實了秦浩的猜想。
五月二十三日,秦浩在徐城之外舉行了隆重的大祭,來悼念戰死者的英魂。
整場徐城大會戰,主要的戰鬥自五月初十開始,直至五月二十一結束。
十二天裡,懷吳軍民戰死者超過了十五萬人。
另外,去年年尾被圍之時開始,直五月初十會戰開啟之前,整個徐城內共有五萬軍民戰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