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場慘烈的徐城大戰,的確是讓秦浩的心境又發生了某種變化,但還遠談不上蘇晉所認為的巨變,更不要說什麼涅盤重生了。
此時,他不過是被觸動了曾經的雄心壯誌。
雖然這場徐城大戰,懷吳軍民的確是付出了極其慘重的代價,但不可否認的是,他們也獲得了極大的勝利。
依據這幾天來的統計彙總,在擠出那些水分之後,秦浩已經大致估算出了戰果:
先說楚軍,此戰實際投入的兵力應在二十萬以上,而被消滅的,應該在十萬左右。
注意,這裡的十萬人可不包括放走的那些俘虜。
那些俘虜之中,至少也會有近兩萬人永遠不能再上戰場了!
再說齊軍,此戰實際投入的兵力應在十三至十五萬之間,而被消滅的,至少在六萬人以上,隻不過,卻是沒能抓到多少俘虜。
最後就是宋軍了!
宋軍具體投入了多少兵力,秦浩還沒有搞清,但保守估計,應在三十萬以上。
而戰果嘛,僅僅是俘虜,就抓了近十四萬!
至於殺死的,受傷跑不掉的,估計也有好幾萬,甚至可能多達五、六萬。
這就就是近二十萬人啊!
可謂是戰果豐厚。
這樣全加起來,此戰敵軍投入的總兵力達到了驚人的六十萬以上,其中的大半被己方消滅了。
而己方投入的兵力,前前後後,再加上徐城之內助戰的平民,總數也有四十萬,其中一流部隊隻有十六、七萬,而魏軍則是十五萬左右。
兵力對比上看,己方並不占優勢,若是再看兵員素質,裝備水平,己方的劣勢就更大了。
所以,此戰是個不折不扣的大勝利,還是個以弱勝強的大勝利,足以鼓舞的軍民士氣。
雖然此戰能夠獲勝的關鍵,是魏軍的適時參戰。
但不可否認的是,若是懷吳軍自己沒能堅持下來,那魏軍就是想助戰也無從談起。
望著周圍數十萬軍民,特彆是那占了大半的懷吳軍,秦浩也是心潮澎湃:
“眼下,徐成這裡已經聚集了二十幾萬大軍!”
“即使是去掉傷者,也還能湊出十幾萬人!”
“不如這樣就從這十幾萬人中,挑選出六萬人,先東西弓,收複周邊的失陷地區再說!”
“畢竟,現在徐城周邊已經沒多少楚楚軍與齊軍了!”
“然後再以這六萬人為骨乾,吸納周邊城池塢堡內的零散武裝,擴編出二十萬大軍!以便進行全麵反攻!”
“想來,那些失陷地區還在堅守的城池塢堡之中,應該也已經鍛煉出不少的可戰之兵了吧!”
“另外!再派一萬人,也去宋國轉一轉!”
“至於那些宋軍俘虜嘛!先勞動改造一番,然後再看看能不能從中編也練出一支新軍為我所用,好幫我攻略宋地!”
“嗯!這麼辦!正所謂來而不往非禮也!”
大祭仍在進行,卻已經不需要秦昊在做怎麼具體的事情了,隻需要如同泥塑木偶般站在一旁,充當人型道具就行。
於是,秦浩心中又開始盤算起來。
“若是真能在懷北再次恢複起來二十萬可戰之兵,不要說收複懷北全境,在宋國分一杯羹,就是從我那老丈人的懷北之地割一塊肉來,也不是不行!”
“至於懷南,想必姬衡與程雲起,在聽到徐城大捷的消息之後,也該采取大動作了吧!”
“懷南全境收複,也是指日可待!”
“而楚國的懷南之地,我也試一下去奪過來!”
“然後就是江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