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中旬,私房菜館的準備工作接近尾聲,計劃準備在元旦節前開業。岑放有意讓秦建軍到這邊來掌廚,所以接下來的一個多月他都在店裡教導徐家兩兄弟,希望他們能早日出師。
接近年底了,宴席也多了起來,從國慶節到現在一個半月的時間,岑放的有家小飯館平均一個星期得接八十到一百二十桌的宴席。
岑放這段時間一直在忙著分店和小龍蝦養殖的事情,基本上店裡都是秦建軍在忙碌,再也看不出年初那個小孩的影子。小小年紀就有些超出成年人的穩重,在廚藝上的天賦甚至強過岑放,岑放很看好他,所以教起來也沒有保留。
12月中旬,岑放開始招聘分店的新員工。
私房菜講究的就是一個環境好,岑放完全是按照後世的那種老店的風格來裝修的,二樓全部是包間,木樓也不好改格局,岑放還將就原來的房間數量,四個包間都不大,還有一個陽台,岑放在這邊擺了一個茶座。
樓下隔出兩個大一點的包間以後,剩餘的都是卡座,都用屏風隔開了互相之間也不容易被打掃,廚房和衛生間都設在了後院。
新店這邊岑放招了三個阿姨,兩個負責在廚房洗碗,一個負責店裡的衛生。門口請了兩個帥哥當門童,服務員10個,全部是清一色的美女。穿了統一的製服之後,整個店的檔次一下子就上去了。廚房裡麵,岑放和秦建軍主廚,另外還招了兩個副手,都會做飯,但是之前沒有係統的學過菜係。
說起來岑放也沒有係統的學過,他一開始隻是跟著他爸學了一些農村宴席的菜式,後來出去打工又跟著餐廳裡的師傅學了一些菜式,後來自己有點存款之後因為自己愛做也愛吃,走到哪裡吃到覺得好吃的東西都想把做法學會,而且後世短視頻火爆之後很多博主會在網上分享很多美食的做法,岑放最喜歡刷這些視頻跟著上麵學習做一些他喜歡的菜式,所以岑放會的東西多,也很雜。
岑放之前就考慮到了新店的員工多,住宿是個問題,本來岑放是想再租個房子用來當員工宿舍的,但是找來找去都沒有合適的,最後買了新店隔壁的一塊宅基地,自己建了一個員工宿舍,這也是明明新店裝修好了岑放得拖到元旦節才開業的原因。
岑放從11月份就開始為新店宣傳,找了兼職的大學生去市裡發傳單,在老店發傳單。開業當天,岑放還請了好幾個他的老顧客過來。
岑放本來以為新店的定位是高消費人群,開業當天最多就是一些熟客,和一些吃新鮮的人,應該不會太擠。
結果他低估了現在人的消費能力,開業當天,不僅岑放請的幾個熟客都是拖家帶口的來的。還有很多接到傳單的都想來吃熱鬨的。店內桌子坐滿後,門口還排出去了很長的隊。還好都是中餐,出餐速度比較快,等位的最多等個半個小時就能有位置。
一直忙到晚上8點,才沒有客人再來,岑放在新店開業之前就定下了,10點鐘店裡就會打烊,9點之後就不接待新來的客人了。就是想著能夠輕鬆一點,結果才第一天,岑放和員工們就差點累趴下,不過開業第一天,很多人是衝著開業優惠來的,岑放發出去的傳單上印的是,開業一個星期之內憑此傳單到店,可以享受二十元優惠。
開業第二天,雖然沒有第一天那麼誇張,但是還是客流如織,一直到一個星期後,客人才慢慢減少,秦建軍見客人明顯比上個星期少了很多,不由得擔憂,
“師父,怎麼這幾天這麼冷清?”
“幾個包間都有客人,哪裡冷清了?”
“之前天天有人排隊,這幾天突然幾天冷清下來了,不知道的還以為咱們店出什麼問題了呢。”
“不會的,上周那是因為開業活動所以人才這麼多,而且現在咱們的生意也不算冷清啊,這幾天工作日卡座沒有人很正常,你看咱們包間都被定滿了,都排到下個月去了。”
聽岑放這麼說,秦建軍也放心下來了,岑放的新店這邊,廚房主要是秦建軍在做,岑放為了安撫他,給了他百分之五的分紅,這也是為什麼秦建軍對生意好壞擔憂的原因。
一月底,新店這邊的生意穩定了一下,包間每天都被訂滿,供不應求,岑放也沒有想著擴大規模,畢竟他這個走的是高端路線,越是不好定越是有更多的人趨之若鶩。
而且接近新年,很多大學的老師還有幾個鎮上工廠的領導都來訂了年夜飯。很多之前岑放的老顧客都沒有定到位置,岑放挨個的打電話去道歉,結果對方表示就是想吃他家的菜,最後經過協商給留了老店那邊的包間,岑放保證所有的菜都和這邊一樣,而且還給他打八折,最後老店那邊的包間也全部被定了出去。
臘月二十四,鎮上的工廠都放假了,原本還算熱鬨的鎮子,一下子冷清了不少,但是岑放的兩個飯館卻並沒有因為放假而受到影響。他這邊新店房子加上裝修還有員工宿舍前期投資就花了接近十萬塊錢,可以說把岑放的存款差不多清空了,但是還好的是,這兩個老店的生意很好,加上精品店這下半年的生意也非常的好,讓岑放的資金鏈不至於斷裂。
新店開業快一個月了,岑放清點了一下,這個月收入在六萬左右,是老店那邊的好幾倍,環境好了帶來的效果就是,明明同樣的菜,這邊就是比那邊買得貴,但是卻沒有人覺得不合理。
喜歡重生之大廚勇闖娛樂圈請大家收藏:重生之大廚勇闖娛樂圈天悅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