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嘴上不悅、心裡反感,但潛意識裡,我似乎早在不覺間,接受了她的洗腦。
就這樣,在諸多渣男的行為裡,我又多了一個“媽寶男”的屬性。
所以我的存在,對每一個除了媽媽以外的女人來說,都是一個噩夢。
我不想這樣。
但“百善孝為先”的思想,卻出現在我看過的每一本古籍之中。早於媽媽的“教誨”,成了我骨子裡的“準則”。
就算青春期裡的我,總是那麼的叛逆。
但努力成為一個“好兒子”的夢想,卻從未改變分毫。
她越是罵我、貶低我、否定我,我就越是想要得到她的認可。
就像正是因為小狼從不輕易誇人,我才總是為她口中的“帥”字瘋狂。
我不確定是否“賤”就是人類的共性。我隻知道,我賤得很!
2005年春節,我第一次踏足燕趙某地。
大舅是個孝子。落腳之後的第一件事兒,便是將姥姥接到了他的身邊。
其實媽媽的那些兄弟姐妹們,都挺孝順的。
每個重大節日,他們總會歡聚一堂。
大部分時間裡,參與到“團圓”中的我,也是快樂的。
如果,不去與其它平輩人對比的話。
孩子多了,難免偏向。
媽媽從小就一身病,脾氣還特彆倔強,總是跟姥姥吵架。
特彆是不顧家人的反對,死活嫁給了“大鬼”後,姥姥更是經常將對媽媽的不滿,溢於言表。
再後來,又發生了那許多故事。使得生性要強的媽媽,總覺得有些抬不起頭來。
所以,她回避掉了大多數的“團圓”。
結果本就與姥姥接觸較少的我,更是多少與其有些疏遠。
這與我是個“外戚”無關。
同樣是叫“姥姥”,表哥和小姨家的姐姐,就因為是被姥姥看大的,反而獲得了更多的偏愛。
甚至比起我那兩個舅舅家的哥哥和姐姐來,都有過之而不及!
五個孩子裡,我歲數最小。
在姥姥家時,卻挨罵最多。
因為在這個老人眼裡,我最“淘氣”。
本來我還有著唯一的“優勢”——學習最好,卻也在青春期時,被我親手“淘”丟!
每個人都說我是天才,包括我自己也是這麼認為。
可是我的媽媽,卻總是不肯對我滿意。
這就導致我在那個“大家庭”中,愈發的無地自容。
我沒有自己的爸爸,已經讓我矮上半截。我的媽媽又總是當眾說我,這讓我更加抬不起頭來。
我很煩。
但我又很賤。
即便如此不堪,小時候的我,也很期盼每一個可以去姥姥家玩的日子。
因為哥哥姐姐們,對我都還不錯。
其實姥姥對我也很好,隻是比我的那些哥哥姐姐們,稍遜一籌而已。
我無所謂。
從小起,我就知道感恩。
“鬥米恩,升米仇”的故事,絕不會在我的身上發生。
而且大人們聚會時,媽媽因為要在麻將桌上“奮鬥”,經常會忘了我的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