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本質上來講,在部隊裡考軍校和在地方上考大學,並沒有什麼區彆。
一樣的擇優錄取規則下,是一樣的考試內容。
若非要找出點區彆,可能就是想在“時時備戰”的消防隊裡考學的話,你最好能有一個清閒些的崗位。
在家裡人的安排中,剛一下連隊的我,便成了“通訊員”——也即是119接警員。
雖說“報警”的電話總是無常,但至少在許多陰雨綿綿的日子裡,我還是可以比那些終年訓練的“戰鬥員”們,有了更多的時間用來係統的學習。
什麼是報應?
報應就是無數個被電話吵醒的深夜裡,聽著話筒裡傳來的那些“稚嫩”的聲音:“消防員叔叔嗎?我隻是睡不著覺,想和你聊聊天……”
這還好一些,最慘的是遇到那些報假警的。
當“有警必出”的我們,興師動眾地趕到了“事故”地點時,於烏漆麻黑或者天寒地凍的環境裡,尋找一圈無果之後,再想聯係報警人時,才“驚喜”地發現,“您撥打的電話已關機。”
雖說這種無聊的人,最後多數都能受到應有的懲治。
但戰友們因此而失去的“睡眠”,卻是永遠無法尋回。
每到此時,我都很想要回到過去,站在小時候那個曾數次使用“報假警”的方式,排遣寂寞的“自己”麵前,狠狠地給上幾個“大逼兜”!
雖然平時那些小規模的火災現場裡,我的職責不過是拿著對講機,跟在指揮員或者班長的身邊,進行一些上傳下達的工作。
但遇到“大場麵”時,我也會偶爾客串一下“水槍手”之類的戰鬥角色。
若放在普通的中隊裡,這種“大場麵”自然是少之又少。
許多義務兵甚至直到退役,都沒能有幸有過這樣的經曆。
可我是“特勤”的兵。
作為消防隊裡的“特種兵”,我們本身就是一支為了“大場麵”而生的隊伍。
相應的,自然還有了許多可以“上電視”的機會。
正是虛榮的年紀,誰又能拒絕得了“出名”呢?
遙想當初自己第一次上“新聞”時,還是因為一次“黑網吧整治活動”中,作為被不良商家“荼毒”的“被害者”,才擁有了特寫。
雖然結果,是被媽媽罰著跪了幾個小時的搓衣板。
但至今想起自己曾被無數人“看到”的經曆時,我還是非常“不以為恥,反以為榮”的。
如今因為從事了消防事業,完成了“被害者”到被人“歌頌”者的轉變後,我又怎麼能不去為了自己的新身份而感到驕傲呢?
能有“美名”的可能,誰還願意去“臭名昭著”!
後來又發生了一件事情,導致我不再甘心於僅在“新聞”裡去當個背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