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錯,奉獻,一個高尚的詞語。
當一個人有了家庭之後,生活的意義又會達到一個新的高度。
沒錯,一個人可以孑然一身,可以享受,可以放縱自我,可以不顧一切。
但是兩個人不一樣,兩個人可以組成一個家庭。
而一個家庭所需要的付出,絕對不是單方麵的付出。
而是要全心全意的投入。
需要雙方毫無保留的付出,否則就會產生一定意義上的分歧。
但是不可能有兩個人是完全契合的,也不可能兩個人的意見是完全一致的。
家庭的關係,消費觀的差異,價值觀的差異,還有家庭因素等原因,都會產生潛在的分歧。
而這一切的一切,是需要兩個素不相識的人,由相遇到相守到相知,一步步不斷磨合而成的。
在這其中,一點點的暴風雨,一點點的風吹雨打,都可能將這一切的苗頭掐滅,讓兩人漸行漸遠。
兩個人的相遇,意味著一個新的家庭的誕生,但是這是一個剛剛誕生的家庭,它的抗風險能力可以說是不堪一擊。
一點點的挫折,一點點的瑣事,都可能將這一切困難化。
在這個過程中,需要兩個人足夠的相信彼此,同樣需要兩個人全心全意的對家庭付出。
隻有這樣,才能夠真正的實現,一定意義上的1+1大於二的趨勢。
但是事實上沒有一個家庭能夠達到這種程度,往往都是1+1小於二,甚至是1+1小於一。
更有甚者,甚至可以變為負數。
最常見的因素就是兩人的不理解,一個在努力的奮鬥,而另一個則是在不思進取。
就是一個人拖著兩個人前行,但是一個人的力量又怎麼能夠拖動兩個人同時前行?
一個人不可能拖著兩個人同時前行,如果在這種情況下在一拖二的情況下能夠保持停留在原地,就已經是非常理想化的結果了。
除此之外,還有很多潛在的因素都是毀滅這一切的源泉。
沒有人希望自己的努力得不到回報,也沒有人希望自己的奉獻毫無意義。
人性都是自私的,都是急切的,在短期之內看不到回報的結果,他們就會失去一切的耐心。
但是無論如何都沒有人去質疑這個觀點的正確性。
如果設身處地的想一下的話,當你在為你的家庭而奮鬥的時候,而另一個人則是在原地踏步,你應該是什麼樣的想法呢?
當你滿懷激情的為你的家庭全身心的付出的時候,而另一個人永遠都是視而不見的時候,你又是什麼樣的想法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