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此倒好,左右不過多花些銀子罷了。
他費儘心思的抄書掙錢,不就是為了這事。至少,現在找到一條門路。
而且,看樣子還是比較靠譜的。
畢竟是舉人,還是準備參加會試的舉人。
這種人基本上已經算是預備役的官員了,多花些銀子,也算是為未來鋪路。
馮紫英見賈璘陷入了沉思,不禁笑道;“璘兄弟可是在為束修之事擔憂?”
馮紫英說著,看了一眼薛潘,薛潘立馬便要從兜裡拿出銀子來,賈璘見狀,連忙沉聲阻止道;“二位兄弟,此事不可……”
如果是他沒有買有賣出書稿之時,有人要接濟自己,他自無不可。
但此時自己有了進項。再靠人接濟錢財,實在說不過去。
再者與人相交,講究有來有往,馮紫英先是幫他找到了老師,薛潘如今又要出錢接濟。這欠下的人情可就大了。
賈璘如今不缺錢,也不願意接受這份人情。
二人見賈璘一再堅持,心中隻當是賈璘身為讀書人、好麵子。也不再強求。
三人說話見,仆從已經駕著車,來到了神京西城。此地距離寧榮街亦有十幾裡的路程,三人下馬車後,來到了一處府邸前。
停留片刻,馮紫英與那門衛輕語了一陣,隨即三人便在那人的帶領下,步入了庭院。
賈璘一邊走,心中一邊觀察著周圍的情況。發現此間雖看著是一座府邸,但其實用院子來形容更為貼切。
步入庭院,也不見著下人,隻有兩名仆婦在廚房中勞作。
很快,在那下人的引領下,幾人來到客廳稍坐,一杯茶的功夫。便見一名長須中年,頭戴儒巾,身著青色圓領袍,手拿折扇步入客廳來。
馮紫英三人見狀,站起身來,馮紫英拱手道;”晚輩馮紫英,見過李孝廉……“
”嗯!“
李舉人微微頷首,又將目光投向了賈璘和薛潘二人,眯著眼睛問道:”汝二人何人欲拜師?“
薛潘連連搖頭,賈璘見狀,站出來躬身道:”小子賈璘,見過先生!“
“汝便是那賈府旁支子弟賈璘?”
李舉人微微撫須,目光盯著賈璘看了一陣,似乎是想起什麼來道:”前日那首享譽神京的中秋詞,可是出自汝之手?“
中秋詞?
賈璘愣了幾許,隨即明白對方說的正是前日在醉仙樓,執筆寫下的水調歌頭。
想到馮紫英先前所言,此人頗好詩詞,於是便點了點頭道:“回稟先生,正是小子。“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