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是肯定是來不及了,因為任琬在他發呆的時間已經開始掃視他桌子上的東西了。
從自己抽屜裡抽出一個筆記本遞給任琬。
“這裡,金陵的隨筆在後麵,前麵的都是我看書的讀後感。”
這是他第一次那麼後悔自己有隨筆的習慣。
“好。”任琬生怕寧夏安反悔,把自己的筆記本留下之後就回到了自己座位上。
在兩人交換完筆記本之後,旁邊傳來了嘖嘖嘖的聲音。
寧夏安順著這個聲音看去,隻見王浩一臉鄙夷的看著自己。
“安哥,你廢了。”
“我廢不廢不知道,你薯片反正是沒了。”
徐初瑤在吃完自己抓的第一把薯片之後又抓了一把,然後帶著打滿水的水壺心滿意足的離開了。
隻有王浩受傷的世界完成了。
上課四十五分鐘大家都在乾什麼?
學習好的其實不怎麼聽課,他們一般都在乾和學科有關的但是和上課無關的事情,等到老師說完一個知識點的時候回應一兩句,有試題需要敢死隊去應答的時候他們也會頂上去。
然後就是單科的神,他們這個班的選科就很神奇,偏文但是不是全文,基本上選這個的都是生物較好的。
311班上從來不缺乏在曆史課上寫數學生物的人,也不缺乏在數學課和生物課上看曆史書的人。
你說語文?
這個寧夏安還真沒看到過,課外書也算的話那他算一個。
其餘的不上不下的人他們是會認真聽課的,有時候他們之中有些人遇見了會寫的題目也會舉手回答。
剩下的就是純擺了。
當然以上隻適用於理科,文科得看他們提前記了沒。
就好比現在這節課是曆史,他們的曆史老師柴宏伯是一個年過半百的資深教師,每次上課都穿著格子衫和標準的休閒褲,一頭有些發白的短發打理的還算好。
在他講課的時候沒幾個人會聽,這不是誇張,而是實話,因為課本上的東西他們班上的人十有八九都提前看過了,隻有等他講到課本之外的曆史的時候大家才會放下手裡的筆抬頭聽一聽。
柴宏伯的曆史知識很淵博,他總是能講到一些寧夏安從書上看不到的知識。
例如盛唐之後的有一個治世叫和元和中興,是唐憲宗治理時期的成就。
不過這位憲宗到了晚年走上了求長生的路子,後來被宦官謀殺。
柴宏伯和他們說過,唐朝的皇帝治理似乎都有一個固定的圈套,那就是晚年不正,即使是被稱之為“天可汗”的唐太宗在晚年時仍然有犯下錯誤,後麵才幡然醒悟過來。
開元盛世的締造者唐玄宗和剛剛提到的唐憲宗兩人也是如此。
在講述完了之後柴宏伯還給他們總結了一些曆史教訓以及經驗,然後延伸升華成他們所要記住的筆記。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