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城急急火火套上禮服來到堂前接旨。聖旨對乾城高超的指揮藝術給於高度肯定,然而聖旨最後隻是賜予蕭乾城軍功田五千畝。然後說什麼金川伯教導有方,謹遵法度、治家甚嚴、念其祖孫三代櫛風沐雨為國效力特允許金川伯子孫世襲罔替。
乾城心中明顯不爽,其實以他的戰功早就該封侯,可是當今陛下與先皇一拖再拖,一再壓低自己的爵位。
本來年少時乾城一舉成為直隸解元登科有望。自己滿心憧憬入閣拜相成為一代治世之能臣,然而陛下聽信內閣首輔金仁恕的讒言禁止自己參加科考。滿腹經綸卻隻好區局一介縣令。
之後自己一路隱忍,外放為四品將軍。朝廷用了自己的謀略才得以徹底剪除西戎收服西域,然而先帝卻食言而肥,硬生生將自己壓低為伯爵。再之後自己成為一方邊帥,以劣勢兵力大破儒儒,這回更是以絕對劣勢兵力殲滅兩國聯軍。
從古至今以上種種戰功都足以封侯。更何況自己每戰皆為朝廷節約大量開支,並多次給陛下分贓。乾城心中越想越覺陛下待自己不公。他十指抓地,簡直要將地磚抓碎。
不過乾城深知自古以來無數名將皆因善戰且張揚最後為君主猜忌而覆滅。他此時決不能表現出對陛下半點的不滿。於是他強忍心頭不悅,低頭調整情緒,方才裝出一副大喜過往的樣子,接過聖旨,然後讓德音為各位傳旨官員散發金玉珍寶。
不過德音得知陛下聖旨的內容後,到是掩飾不住的喜形於色。對於她來說長子蕭青棟繼承金川伯遺產已成定局。不過美中不足就是青棟無法繼承伯爵爵位。
特彆是太宗皇帝在位時,嫌子爵、男爵太多,便廢止子、男爵位,並將公侯伯三等爵位拔擢為超越一品的殊榮。金川伯作為終身的伯爵,若是真的撒手人寰,自己的長子最多繼承一個世襲四品忠武將軍。
現在陛下準許金川伯世代相襲,青棟的子子孫孫都能承襲伯爵,德音自然毫不掩飾得意洋洋之情,心中暗讚不知朝中哪位大善人為陛下出了這麼好一個主意!自己真是要感謝他家祖宗十八代,手中的龍涎香都送給他也絕不皺眉。
德音看到乾城示意自己打點各位官員,她想也不想立即命碧玉去庫中支出一千兩黃金,散發給傳旨官員和陪同的玉州軍政官員。即便是今日隨行的馬弁、隨從、兵丁等人也每人得到二兩賞銀。
乾城見今日德音突然如此大方,不免瞠目結舌。他轉念又想到今日德音如此大方,到免得這些官員回去說三道四。
其實今日傳旨和陪同官員,確實都看到乾城謝恩時有些遲疑。不過乾城聽旨時臉衝地麵,所以眾人並沒有看清乾城的表情。
不過德音今日瘋狂撒金散銀,轉移了一眾文武官員的注意力,倒是無意中給乾城省去不少麻煩。恐怕這也是德音之所以旺夫旺到蕭家祖墳青煙洶洶的原因吧。
就在金川伯、屏山伯兩家謝恩領旨心花怒放之際,一份來自京師的信正被遠在河南的威清王拆開。
信中詳述蕭乾城回京後的種種情況,末了還敘述了蕭乾城的小舅子鄭德賢在京師包了一座戲樓,邀請京師所有名伶慰問一千名敢死隊幸存官兵。
這封信並無落款,不過満紙娟秀的楷書相當高雅。若是錦繡公主在場,便會一眼認出這是陳梅生的手跡。
自從上次乾城攔驚馬救下公主後,陳梅生早就已經妒火中燒。畢竟喜歡一個人的眼神和表情是掩飾不掉的。尤其是公主當街嘲諷陳梅生辦事糊塗,使得陳梅生徹底癲狂。
儘管乾城並沒有作出任何出格的舉動,但是陳梅生對公主永遠恨不起來,便將所有怒火傾瀉到乾城身上。如今他上躥下跳,聯合一切可以聯合的勢力來針對蕭乾城。
無奈本朝駙馬就是個吉祥物,毫無實權,他根本無力打擊蕭乾城,最多也就是成立一個牢騷委員會。最終他七拐八繞終於搭上了威清王。
威清王看到蕭乾城陪著父皇登上午門觀看獻俘大典,鼻子都快氣歪了。他憤怒地將手中的信揉成一團扔在地上。此時一位內侍奉上一杯清茶,一旁勸解道:“王爺息怒。”
熟料威清王毫不領情,抓起茶杯用力一擲將茶杯摔得粉碎。中堂內的一眾內侍和宮女嚇得麵如土色,不知所措。
隻有苗公公緩緩上前,撿起地上被揉成一團,又被濺濕的信紙。他展開信紙,看了一遍,隨後不動聲色道:“蕭乾城旬月之間滅一國,也難怪陛下對他如此看重。”
威清王聽過苗公公的話,更加焦躁。忽然他冷靜了下來,揮了揮手,堂中的人全部退了下去。威清王這才咬牙切齒道:“父皇對蕭乾城的眷顧與日俱增。父皇寵信他倒沒什麼,但是蕭乾城如此驍勇善戰,以後必然會成為我三弟(太子)股肱之臣。
本來我想培養曹文與之抗衡,怎想曹文如此不爭氣,最後還將本王連累。”
苗公公也跟著長歎一聲,勸慰道:“陛下還是很看重王爺的。若是河南水患得以妥善解決,王爺還是有機會晉升親王的。”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