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6章 馬上成功_唐詩宋詞漫話_线上阅读小说网 

第266章 馬上成功(1 / 1)

詩詞《馬上成功》

塵煙驟起競蹄風,

欲踏青雲上九重。

鐵骨徒追千裡駿,

金鞍忽悟一乘龍。

同趨岱嶽觀朝旭,

共挽天河洗劍鋒。

莫歎驊騮昂首過,

絕塵何必自分蹤!

賞析

這首《馬上成功》以“馬”為核心意象,卻跳出傳統詠馬詩的悲情窠臼,在七聯五十餘字間,鋪展出借勢而為、協同共贏的生存智慧,字裡行間既有對個體局限的清醒認知,更有對群體力量的崇高禮讚,堪稱古典哲思與詩性表達的完美融合。

首聯“塵煙驟起競蹄風,欲踏青雲上九重”以壯闊開篇,瞬間勾勒出一幅萬馬奔騰的競爭圖景。“塵煙驟起”四字,既寫馬蹄揚起的物理煙塵,更暗喻追逐目標時的喧囂與焦灼;“競蹄風”則將無形的競爭具象化為馬蹄踏風的聲浪,讓讀者仿佛置身於千軍萬馬的賽道之上。而“欲踏青雲上九重”的青雲,既是對高遠目標的直白宣告,也為後文的“頓悟”埋下伏筆——這份“上九重”的渴望,最初或許依賴蠻力,卻終將在智慧的指引下找到更通達的路徑。此處的“青雲”“九重”,既是空間上的高遠,更是境界上的超越,為全詩奠定了從“逐利”到“悟道”的精神基調。

頷聯“鐵骨徒追千裡駿,金鞍忽悟一乘龍”是全詩的轉折之筆,也是思想的點睛之處。“鐵骨”二字,刻畫出憑一己之力硬拚的執著與悲壯,那是不撞南牆不回頭的倔強,是“明知不可為而為之”的孤勇。但“徒追”二字道破本質——以血肉之軀追逐日行千裡的駿馬,終究是力量懸殊的徒勞,恰如誇父逐日般,在悲壯中藏著認知的局限。這種“徒然”,讓人想起《莊子·養生主》中“以有涯隨無涯,殆已”的警示,揭示出個體力量在宏大規律麵前的渺小。

而“金鞍忽悟一乘龍”的“忽悟”,則如電光石火般劃破僵局。從“追馬”到“乘龍”,不僅是行動方式的轉變,更是思維維度的躍升:前者是與強者對抗,後者是與強者同行;前者是用短板拚長板,後者是借長板補短板。“金鞍”的意象頗具深意,它不是駕馭的枷鎖,而是協作的紐帶——當人不再試圖征服駿馬,而是以尊重與信任為“鞍”,駿馬便從“對手”變為“夥伴”,甚至化身為更具力量的“龍”。這種“頓悟”,是對“蠻乾”的否定,對“巧為”的肯定,恰如《荀子·勸學》中“君子生非異也,善假於物也”的古老智慧,在千百年後依然閃爍著理性的光芒。

頸聯“同趨岱嶽觀朝旭,共挽天河洗劍鋒”將境界推向開闊,從個體的“借勢”升華為群體的“共贏”。“岱嶽”即泰山,自古為五嶽之首,是天地浩然之氣的象征;“朝旭”則是新生與希望的隱喻。“同趨岱嶽”四字,打破了“你輸我贏”的零和思維,展現出一群人向著同一目標並肩前行的畫麵——他們不再是賽道上的對手,而是山路上的同伴,在攀登中分享體力,在登頂後共賞朝陽。這份“同趨”的默契,比獨自站在山頂的孤獨更動人,因為它讓成功有了溫度。

“共挽天河洗劍鋒”則更富想象力。“天河”是天地間最純淨的水,“劍鋒”是曆經磨礪的鋒芒。眾人合力挽起天河之水,不是為了擦亮彼此的武器繼續爭鬥,而是為了洗淨鋒芒上的戾氣與塵埃——這既是對協作過程中摩擦的消解,也是對“成功”本質的重新定義:真正的成功,不是把對手踩在腳下,而是與夥伴一起,讓彼此的“鋒芒”在共贏中變得更純粹、更有價值。此處的“洗劍鋒”,洗去的是狹隘的勝負心,留下的是坦蕩的君子風,與《論語》中“君子和而不同”的處世之道遙相呼應,讓人在豪邁中感受到溫潤的人文關懷。

尾聯“莫歎驊騮昂首過,絕塵何必自分蹤”以勸慰作結,直指人心深處的競爭焦慮。“驊騮”是駿馬中的佼佼者,當它昂首挺胸從身邊飛馳而過時,常人難免生出嫉妒或自卑,想要轉身離去“自分蹤”。但詩人卻說“莫歎”“何必”,這輕輕的否定中藏著通透的智慧:真正的“絕塵”,不是獨自跑在最前麵,而是融入向前的洪流——當一群人朝著同一個方向疾馳,個體的“領先”與“落後”不過是暫時的表象,唯有“不分蹤”的同行,才能讓“絕塵”的速度更持久、更有意義。

這讓人想起曆史上的“管鮑之交”:鮑叔牙不嫉妒管仲的才華,主動讓賢;管仲不辜負鮑叔牙的信任,全力輔佐齊桓公成就霸業。他們沒有“自分蹤”,反而“同趨岱嶽”,最終在曆史的長河中留下“絕塵”的身影。正如詩中所暗示的,當我們放下“必須比彆人強”的執念,接納“和彆人一起強”的可能,成功便不再是孤勇者的獨角戲,而是一群人的合唱。

縱觀全詩,沒有悲戚的懷才不遇,沒有孤傲的孤芳自賞,隻有對“成功”的理性思考:它告訴我們,承認局限不是懦弱,而是智慧的開始;借助外力不是投機,而是格局的體現;與人為善不是妥協,而是長久的智慧。從“鐵骨追駿”的執著,到“金鞍乘龍”的頓悟,再到“同趨共挽”的開闊,最後到“不分蹤”的通透,詩人用短短八句詩,為我們描繪出一條從“用力”到“借力”,從“競爭”到“共贏”的成長之路。

在這個強調“內卷”與“競爭”的時代,這首《馬上成功》如同一劑清醒劑——它提醒我們,真正的成功從不是把彆人甩在身後,而是帶著更多人一起向前;真正的強大,也不是渾身是刺地對抗世界,而是溫柔而堅定地與世界同行。當我們讀懂了“乘龍”的智慧,明白了“共挽”的意義,便會發現:所謂“馬上成功”,從來不是“馬”的成功,也不是“人”的成功,而是“人與馬”、“人與人”彼此成就的圓滿。

喜歡唐詩宋詞漫話請大家收藏:()唐詩宋詞漫話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最新小说: 當滿級大佬拿了快穿劇本 崢嶸歲月:援疆一九六二 百歲老兵軍區喊冤,五大戰區集體震動 尋龍校尉 小撩精太黏人,被偏執校草親哭 一個出馬仙自述真實經曆 被傻白甜攻略後,我成了世界首富 最強宗門:我忽悠女帝當牛馬 影像中的審判 我用紅楓染流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