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7章你們銜接的挺好啊
明朝和唐朝的聯姻,不止是湘王朱柏和城陽公主,前段時間朱元璋也和李世民敲定,讓已經成年的安慶公主和李治聯姻。
安慶公主比李治大三歲,本來老朱還覺得委屈人家孩子,但李治這純純的年上控表示,女大三抱金磚,就喜歡歲數大的。
剛說完這話,李治就感覺自己的耳朵被揪了起來。
“你說什麼?!稚奴!你再給我說一遍!”
李治耳朵吃痛,哎呀呀地叫著,胳膊胡亂地掙紮,回頭看去,是他的未婚妻安慶公主朱槿。
“槿姐姐,槿姐姐,我錯啦,我錯啦!”李治口中不斷討饒。
“你錯了?我看伱知道的很!”朱槿拎著李治的耳朵,怒聲道:“小混蛋!你跟我過來!”
“哎呀彆,這麼多人看著呢……”李治還在討饒。
“這麼多人看著?哼,看著又如何?”朱槿絲毫不讓,“告訴你,你今天回去也得回去,不回去,也得回去,不然的話,我就告訴李家伯母!”
“好了好了我跟你回去就是……”
形勢比人強,李治隻能灰溜溜地丟下那個學習方言的想法,跟著朱槿往家裡走。
其實像是納妾啊什麼的,長孫皇後未必會太管束李治,頂多是嘴上說幾句而已。但去青樓那可是另一種概念了,在長孫皇後的眼中,李治仍然是個沒結婚的孩子,他要是敢去青樓,長孫皇後就敢給他掛在城門樓。
但李泰就不一樣了,他可是成年人,還結了婚,出去乾什麼自然有閻婉這個老婆管著,當媽的再去管不合適。
大唐的女人,突出一個悍勇,管不住男人還做啥唐朝女人?
“可憐的稚奴……”朱樉在一旁咂咂嘴,“他已經被戴上嚼頭,佩上馬鞍,已經完全被馴化了……”
“真窩囊,嘖嘖。”李泰已經忘了自己被閻婉管的死死的事兒了。
“意思青雀兄弟在家地位很高嘍?”朱棡在一旁看熱鬨不嫌事大。
李泰一下子臉就漲紅了,但為了不暴露自己是個氣管炎,他隻能強自掩飾:“看你們說的,我在家裡那家庭地位,那可是說一不二的。我讓你嫂子往東,她絕對不會往西,隻要我一瞪眼睛,她就得乖乖聽話!”
“牛!青雀,牛!”朱樉豎起兩個大拇指,學著李清的樣子誇獎道。
雖然曆史書裡的確有李泰,朱樉也曾經為了對症下藥通讀了史書,但具體的細節史書是不會記載的。所以李泰曆史上到底是不是一個氣管炎,明朝的人也不知道。
故而李泰這麼一說,他們也就這麼一信。
“好男兒當如是也!”朱棣目泛奇光,他隨他爹,對老婆徐妙雲那是又敬又愛還帶點小小的害怕,“大唐像你這樣支棱的男人,那可真是不多。”
“不多嗎?”李泰給自己都騙了,他撫著肚子,嗬嗬地笑道:“在整個大唐,我也算是頂尖的那一批男人了,對於訓妻,我自有一套心得。”
同時他在心裡嘀咕道,確實,隻要閻婉數到三,他就得乖乖跪好。
剛說完,他的手機裡就收到一條消息。
“騙哥們可以,彆把你自己也騙到了就行。哥們被你騙了真無所謂的,打個哈哈就過了。但希望你打完這段話後擦一下眼角,彆讓眼淚掉在手機屏幕上了就行。”
來信人是李承乾。
“你說的這些話,哥們信一下也是沒什麼的。還能讓你有個心理安慰,但這種話說出來騙騙兄弟就差不多得了,哥們信你一下也不會少塊肉,但是你彆搞得自己也當真了就行。哥們被你騙一下是真無所謂的,兄弟笑笑也就過去了。真不是哥們想要破你防,你擦擦眼淚好好想想,除了兄弟誰還會信你這些話?”
李泰:……
心裡好抓狂,好想和大哥乾一架,咋辦?
他這才想起來,剛剛和李承乾的通話還沒關掉。
一會兒必錄像,必給大哥顯擺顯擺秦淮風月!李泰在心裡咬牙切齒地想道。
秦淮河繁華的緊,兩岸燈火通明,伴隨著大明的科技攀升,秦淮河也成了舊城保護區。在南京城的基礎之上,擴建了外城,用於改造地皮,擴建工廠之類的。而內城則是如舊,南京城內的房價伴隨著南京的擴建而水漲船高。
原本在南京城二百兩銀子就能買到的兩進大宅子,現在得根據地段五萬兩起步,而且還有價無市。
南京城作為大明的首都,已經成為了事實上的全球中心。
現在的大明西京是洪武城原君士坦丁堡),東京是新鄉紐約),南京就是應天府,中都依舊是鳳陽。經過兩次工業革命興建起來的南京城,可謂是全球無數人民心中的聖地。
舊城區之外,高樓大廈鱗次櫛比。而老朱也對皇城進行了翻修,當真是氣勢無比輝煌。
相應的,在歐洲人的眼中,朱元璋也成為了舉世無雙的聖皇。
其實也很好理解,在現代人的眼光,可能覺得老朱平平無奇,並沒有什麼出彩的地方。然而如果同等代換一下,假如在奧斯曼滅了東羅馬後九十年後,有一個毫無背景毫無根基、家破人亡的希臘農民,趁勢而起,平滅盤踞君士坦丁堡九十多年的奧斯曼,重新光複巴爾乾半島和小亞細亞。在光複故土驅逐綠虜後,他再次出兵東征,收複羅馬丟失八百年的幼發拉底河和底格裡斯河流域。
在這之後出兵南下,滅掉埃及的馬穆魯克王朝,收複丟失八百年的埃及。接著又從埃及引兵西征,收複淪亡千年北非地區。隨後北上,滅神羅,滅法國,滅意大利諸城邦,滅西班牙,滅葡萄牙,完成了歐洲大陸自羅馬後的再一次統一……你想想國內公知會怎麼吹他?
老朱現在就是這個道理,在媚明白皮公知的眼中,他就是彌賽亞一樣的人物,比特麼耶穌都牛批。
如今的秦淮河畔可比當年要狠的多,不止是本土人,還有各種異域風情。隻不過審美不太一樣,明朝人不大看得上那種異域風情,更喜歡華夏的風格。
所以世界的審美也都逐漸趨向於明朝。
但唐人不一樣,唐朝人超喜歡胡姬的,李白曾經有詩曰:“落花踏儘遊何處,笑入胡姬酒肆中”,便是如此。
李泰現在左手摟著法蘭西大妞,右手摟著英格蘭玫瑰,好不快活。
“大哥,給你看看嗷,這就是大明風華!”李泰在身旁法蘭西大妞的伺候下,一口抽乾碗中美酒,放浪形骸地對著手機呐喊。
隨後他把消息欄換成李恪,開始和他顯擺:“老三,猜猜我在哪兒?聽說有人現在正在處理公務,我不說是誰!”
立政殿中,李承乾正在處理公務。
聽到手機中發出“卟”的一聲消息,他揉揉眼睛,順手點開了那條消息。